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目前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医用耗材管理模式用于其中,并对其管理质量和成效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后,全员“耗占比”下降10%左右,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医疗耗材质量和减少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在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中实施医用耗材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对于提高医院医疗耗材管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用耗材 管理系统 医院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以下简称“CSSD信息系统”)是为医院消毒中心的整体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保障和服务的系统。本文通过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医院的CSSD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体呈现;同时,列举了《WS310.1-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 管理规范》、《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中对于CSSD信息系统的要求;提出了CSSD信息系统建设的四个原则,以需求为驱动、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满足互联互通的要求、以及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CSSD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基础数据要求、安全要求、接口要求、运行环境要求和用户体验要求。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质量追溯,互联互通,信息安全
  • 简介:摘 要:我国近些年来的社会医疗需求始终是旺盛的,而且是供不应求的。医院的管理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其医疗服务的实施。为了进一步缓解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大部分医院已引进或开发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但是系统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其能否切实辅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医院的管理和运行增添助力,则要归因于其设计是否合理。为此,文章从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角度出发,探讨了其管理的要素、设计需求,并就其具体的设计与应用做了延伸思考。

  • 标签: 医院 信息网络系统 设计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的目标监测的相关内容。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应用ICU目标监测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9年6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我院监测的患者2591例,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具体情况等等进行分析探究,着重评估侵入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所有2591例监测对象中共有210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8.10%,例次日感染率为32.52‰,调整日感染率为9.9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率37.73‰,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日感染率(CAUTI)5.47‰,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CRBSI)2.81‰。共检出21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所涉及的比例是最多的,占总比例的71.96%。结论 通过实践和调研统计可以看出,在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最高的,主要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比较多的侵入性操作,通过目标性检测能够显著有效地把握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和动态变化等等,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ICU 医院感染 目标监测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百姓的生存质量日渐改善,对医疗健康问题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度。而医院是人民健康生命的重要救助站,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变革和发展,不但增强了救治力量,健全了院内设施,也对医院档案管理作出了更严厉的规定。和常规的档案管理内容有所不同,医院档案中包含着大量患者的疾病信息,它是整个医院发展历程的主要记载者。所以,在科学地管理医院档案工作的过程中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高档案保管意识,实施标准化档案管理。

  • 标签: 医院 档案管理 工作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0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 防控能力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急诊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在我院工作以及对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管时,发现个别基层医师对高血压急诊存在处理不当的现象。认为基层医院虽然条件差,设备简陋,但只要对高血压的急诊高度重视,认真的分析掌握各种类型高血压的急症临床特点

  • 标签: {}高血压急诊,基层医院,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于基层医院中对于静脉留置针等的护理感悟。方法 回顾性探究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开展的96例静脉留置针病患,就留置针的挑选、穿刺以及固定等方面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每天反复穿刺等情况,可以减少病患的痛楚,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支持定时给药工作以及抢救工作等的进行,大大提升了护理品质。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楚,减小医疗压力以及提升护理品质,具有一定的基层医院应用价值。

  • 标签: 基层医院 留置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是医院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相关医院的医疗设备设施无法保障到位,相关医院的日常工作必然也会收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医院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相关医疗设备的控制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保障自身的相关医疗服务工作可以顺利高效的完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标签: 医院 医疗设备 内部控制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根据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改进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在未持续质量改进的情况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持续质量改进的情况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医院感染率。结果:在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文书书写方面,实验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在医院感染率方面,实验组总感染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护理骨干培养和选拔方法。方法:根据护士工作年限、日常表现和个人意愿选拔培养15名护理骨干,采取建立合理人才管理与考核机制,选拔、培养、再选拔、竞争上岗等护理骨干培养和选拔方式。调查模式实施前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骨干的自我评价。结果:实施后(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差异明显(P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 护理骨干 培养 选拔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我们在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的108名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入组的这些患者随机编入常规组和观察组,对于常规组的54名患者我们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对于观察组的54名患者,我们则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最后我们对于两组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54名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有2人,感染发生率为3.7%;常规组的患者中有7人出现感染,发生率为12.96%,观察组的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加强护理管理,对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加强护理管理,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医院感染预防 护理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DRG作为以病人诊断为基础,将费用与治疗进行联系的医疗管理模式。当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因此支付方式也成为了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当加快医院付费方式的改革,最终平衡医疗运营以及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关系,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 标签: DRG 付费方式 改革 医院 机遇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体检科护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护理质量和体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取体检前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培训和提高、注重强化巡视工作、对体检人员的满意度回访调查等措施。之后,对该院体检科护理人员实施以上措施前后,其专业水平提升情况和体检人员对其的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提高体检科护理质量的一系列的措施之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平均分数为(94.6±1.8)分,措施没有实施之前,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平均分数为(82.9±3.9)分,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17,P

  • 标签: 护理 体检 护理质量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2020年5月1日于医院就诊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未实施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知识掌握评分及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医护人员院感相关知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在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治疗儿童8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新生儿40例。对照组的新生儿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实施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加强护理管理模式下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消化系统感染发生率及其他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P

  • 标签: 护理管理 预防 新生儿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综合医院聘用护士离职原因和管理对策。方法:以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5月离职的40名聘用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离职原因,并提出相应地管理对策。结果:聘用护士工资等福利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工作发展空间小、个人及家庭等因素是聘用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结论:综合医院应对聘用护士多加重视,注重分析离职原因,采用改善聘用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减少工作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密切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等措施,降低聘用护士的离职率,以稳定聘用护士队伍。

  • 标签: 聘用护士 离职 原因调查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