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训练和心理治疗综合干预儿童学习障碍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0.01-2021.12收治的儿童学习障碍患儿(n=300例)进行分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150例):采用认知训练与心理治疗模式,对照组(n=150例):选择常规干预模式,对比两组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评分低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认知训练和心理治疗综合干预在儿童学习障碍中,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增强学习自信心,综合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认知训练 心理治疗 综合干预 儿童学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50例,均为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以随机数字法抽取25名患者,联合叙事护理+团体心理治疗,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余2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治疗措施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叙事护理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中联合运用心理治疗与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2020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治疗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精神病性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度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治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癌护理过程中,结合支持心理治疗方式,以及认知疗法获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这段时间中,在我院进行肝癌治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为60例,运用随机方式分组,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进行护理时,运用常规护理,并结合综合治疗。实验组进行护理时,运用支持心理治疗,并结合认知疗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从TBIL、ALT来讲,指标获得了明显降低,从ALB来讲,得到了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均变得更优,数据体现出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明显,P

  • 标签: 心理治疗 肝癌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抽选本院在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共计89例,按照计算机乱序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n=44,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n=45,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为后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25.03±5.58)分显著低于实验A组(35.33±6.36)分,P<0.05;实验B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28.86±7.37)分显著低于实验A组(37.07±8.99)分,P<0.05;实验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8%)显著高于实验A组(86.36%),P<0.05,充分提示中医治疗在临床运用上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就本次研究所得的具体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在慢性胃炎治疗中,需要采用心理护理来展开具体的护理工作,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维持患者就医期间的身心健康,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方式比之于仅实施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应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确诊冠心病行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选取64例纳入研究(时间:2020.5-2021.5),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心理护理)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SAS、(抑郁情绪)SDS、(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SAS、SDS、PSQI评分在护理后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护理冠心病行介入治疗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理应激 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就患者间的心理状态与睡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有效排解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同时也能为患者的睡眠质量带来显著改善。

  • 标签: 心理护理 放松训练 老年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100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以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满意度、心理应激、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可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心理应激,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放松训练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 心理应激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肿瘤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在数字分组法下将50例患者记录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另外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从负面情绪(SAS、SDS)和生活质量两个方向来进行评估,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护理前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生活质量较差,此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AS、SDS评分较高,生活质量评分较低,组间比较的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负面情绪缓解,生活质量提升,SAS、SDS、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升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在牙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名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牙疼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3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参照组牙疼患者(68.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我院进行治疗的牙疼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应用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的护理方法,有助于牙疼症状的减轻,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干预 牙疼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探究心理护理在乙肝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9月份至2021年9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15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患者情绪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60例行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从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研究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是在11天左右,常规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是在13天左右,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常规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是26.67%,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是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病人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心理护理干预的模式,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病人开展护理干预操作,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让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情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心理护理的满意程度和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方法: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50例,以颜色球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6%,实验组是96%,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害羞、自卑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实验组的不良情绪改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切实避免护患纠纷,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口腔正畸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情绪改善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依赖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接诊的70例酒依赖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接纳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特定为对照实验,将接纳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特定为观查组。剖析患者的有效性和复发率。结论:与基本方式干预下的对照实验对比,观查组患者有效性更高一些,复发率更低(P<0.05)。结果:在医治酒依赖患者的情况下,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有效性,合理减少患者的复发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酒依赖患者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受者定期随访期间的身心状态并探讨调节方法,为临床干预和居家休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在我院对本院2020.3-2020.7月在肾移植门诊就诊受者的一般特征、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注意力等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肾移植受者316例,其中心理异常者占27.85%,身体异常者占10.44%,睡眠质量变差者占60.44%,注意力无法集中者占36.08%。不同性别受者身体状态和睡眠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移植 身心状态 定期随访
  • 简介:【摘要】抑郁症作为一种典型的心理障碍,具有发病的阶段特征,且患者在发病后严重的威胁到了自身与他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目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物理治疗手段。因此本文从目前流行的抑郁症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入手,对心理护理的相关概念、起源应用以及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上的方法入手,探讨了心理护理方式在目前抑郁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发现抑郁症患者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治愈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中度抑郁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呼吸内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呼吸内镜治疗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应用心理综合护理(观察组,n=20),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20),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心理波动指标(HAMA焦虑量表、HAMD抑郁量表)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呼吸内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心理护理 呼吸内镜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呼吸不畅是儿童常见的病例症状,要进行儿童的肺康复应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者从医学的实践出发,对儿童肺康复治疗方法的合理应用展开论述。

  • 标签: 肺康复 儿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心理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之前相差较小,治疗后实验组指标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心理康复治疗在失语症患者中,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有所提升,患者了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后失语症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