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医院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手术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媒介.我国约有1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1],切断经手术器械传播途径非常必要,现将手术器械微生污染及消毒现状综合如下.

  • 标签: 医院 消毒 手术器械 微生物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儿科听诊器被微生污染情况,探讨有效的消毒措施。方法对儿科使用过的90个听诊器消毒前进行微生监测,将90个听诊器平均分成3组,分别用2%消佳净、0.5%碘伏、75%酒精消毒后进行微生监测。结果随机抽样的90个听诊器于消毒前被微生污染阳性率达86.67%,并分离出9种微生,消毒后污染的阳性率降至13.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科听诊器污染严重,用2%消佳净、0.5%碘伏、75%酒精消毒听诊器是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听诊器 微生物 监测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腹泻诊断中采取粪便微生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因腹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共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集患儿新鲜粪便作为研究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微生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 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腹泻诊断中施以粪便微生检验能够检查出导致患儿腹泻微生的种类以及感染类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腹泻 粪便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种类 感染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原微生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受病原微生检验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荧光RT-PCR检测和常规的RT-PCR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检验结果。结果: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50%,常规的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2.92%,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经我院微生学检验的 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 1041份)和对照组( 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血培养样本( X2=4.388 , P=0.036 )、粪便样本( X2=4.471 , P=0.034 )、呼吸道样本( X2=5.420 , P=0.020 )对微生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 X2=18.536 , P=0.001 )。结论 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我院微生学检验的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1041份)和对照组(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血培养样本(X2=4.388,P=0.036)、粪便样本(X2=4.471,P=0.034)、呼吸道样本(X2=5.420,P=0.020)对微生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X2=18.536,P=0.001)。结论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的上万份样本进行相关因素的检测,探讨影响微生培养质量的具体原因,了解病原菌的耐药程度。结果:本次研究认为影响临床微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包含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员因素,具体培养的准确率达到82.08%,符合质量规范的相关要求。在所有样本的类型当中,痰液样本受到的影响最少准确率最高,病原菌耐药程度按照类型来进行划分。结论:开展综合质量监测,做好规范性存储,提高采集的精准程度,可以减少外部和内部环境,对于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未来需要着重提升操作人员的规范化技术水平,以改善科室管理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培养 病原菌耐药 科室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尿失禁患者中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0年05月-2021年05月间90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盆底肌康复治疗)和研究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恢复指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周,研究组I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II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多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增强临床疗效,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群训练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生儿肠道微生态与整体健康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肠道微生态系统在新生儿期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发育均有着深远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肠道微生态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并能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然而,许多外部因素可能干扰新生儿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可能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并探索新生儿健康促进的可行途径。

  • 标签: 新生儿 肠道微生态 健康 免疫系统 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比两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GQOL-74中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生物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训练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你一定听说过生物钟,它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整个人类都是按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等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作周期性变化。

  • 标签: 生物钟 生理指标 周期性变化 生物节律 周期变化 形态结构
  • 简介: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小年龄组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思密达对照组(50例)和思密达+培菲康实验组(58例),观察用药72h后腹泻好转情况(显效、有效、无效),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其中显效率为40.00%,而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6.20%,其中显效率为58.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正规地应用微生态制剂对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确切。

  • 标签: 肺炎 腹泻 微生态制剂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微生态失调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试验抽调我院原发性干燥综合征62例患者;选取时段在2022年1月-6月;甲组给予常规护理(31例),乙组接受口腔优质护理(31例),比较2组护理成效。结果:乙组干预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明显低于甲组,其香农指数及辛普森指数均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口腔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微生态失调状况。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口腔微生态失调 护理
  • 简介:目的利用微信开展产褥期保健的延伸服务,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满意度。方法在产妇出院时征得本人同意后,邀请加入微信咨询。通过医务人员在里推送相关保健知识及专业人员利用微信平台的对话、图片、视频功能及时解答产妇咨询问题。结果经过9个月的运行,密切了医患关系,为病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提升了满意度;及时发现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现象,给予正确指导及处理,保障了母婴健康;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保健咨询的延伸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微信群 产褥期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信在特勤疗养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 7-8月来我中心疗养的特勤疗养人员 44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疗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疗养护理的基础上成立微信,对两组疗养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疗养护理满意度为 92.24%,观察组疗养护理满意度为 98.58%,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特勤疗养护理中运用微信传递、收集信息,明显改善了特勤疗养员的疗养体验,提升了特勤疗养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微信群 特勤疗养护理 运用实践
  • 简介:摘要: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康复需求也各有不同,但是一般来说运动功能的康复诉求是最为常见的。核心肌的训练要求神经系统全程参与,通过对运动器官的刺激促进脑瘫患儿的良好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增强,已有研究表明对于对于患儿的运动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脑瘫儿童进行核心肌训练的方法,探讨患儿在训练前后核心稳定性和控制能力的变化情况,为脑瘫患儿的康复运动提供一种可参考的训练方式。

  • 标签: 核心肌群 脑瘫儿童 康复治疗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