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98例慢性化脓中耳炎术后患者按出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0例。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现场咨询,建立QQ群等延续性健康教育。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继发性鼓膜穿孔发生率及复诊率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率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继发性鼓膜穿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院后第2周、第3周复诊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复诊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用延续护理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术后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复诊率,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延续性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遵医依从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8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延续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依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依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行"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 遵医依从性
  • 简介:[目的]了解永久肠造口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并探讨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方法]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符合条件的116例永久肠造口病人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其得分为23.55分±8.82分,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677,P=0.000;r=0.852,P=0.000)。[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感受负担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反刍沉思的相关。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沉思问卷,对101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心理弹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结果本组101例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01±12.3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每周透析次数和透析龄的分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与心理弹性、目的反刍沉思得分呈正相关(P〈0.01),与侵入反刍沉思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及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存在密切的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疏导,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发展,为透析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血液透析 创伤后成长 心理弹性 反刍性沉思
  • 简介: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各项护理技能临床重要的认识,为护理技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浙江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个科室的35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所列出的233项护理技能中,重要均值〉4分者共181项(77.7%),其中基础护理技能102项(43.8%),专科护理技能49项(21.0%),基本重症急救护理技能18项(7.7%),中医护理技能12项(5.2%);重要均值在3~4分者共43项(18.5%),分别为基础护理技能27项(11.6%),专科护理技能7项(3.0%)及中医护理技能9项(3.9%);重要均值〈3分者共9项(3.9%),均属于基础护理技能的范畴。结论护理教育者在进行课程设置及安排临床实习时,应根据护理技能的临床重要适当调整技能教学的内容和学时,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接轨。

  • 标签: 教育 护理 护理技能 护士 重要性 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疲乏与自觉健康控制状况及其相关。方法使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nalfatiguesymptominventory-shortform,MFSI-SF)和自觉健康控制量表(multidimensionalhealthlocusofcontrolscale,MHLC)对150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了解COPD患者疲乏状况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状况。结果COPD患者疲乏状况得分为(78.82±1.50)分,处于中高水平,得分最高的两个维度分别为:身体疲乏和活动;自觉健康控制总分为(61.76±5.02)分,处于中低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各因子评分由高至低分别为:外部命运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内部控制;相关分析结果:COPD患者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内部控制得分与疲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疲乏处于中高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内部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负相关,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与COPD患者疲乏呈正相关。应采取减轻COPD患者疲乏的措施,并提高患者内部健康控制,降低外部命运控制,以发挥COPD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自觉的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疲乏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疲乏 自觉健康控制
  • 简介:目的调查湖州市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契约、前瞻人格的相关.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护士心理契约量表和前瞻人格量表对湖州市3所市级医院的3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为(3.34±0.51)分,心理契约得分为(3.62±0.35)分,前瞻人格得分为(3.33±0.59)分;职称、用工性质、工作年限、组织支持和前瞻人格是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组织支持和工作支持,并重视护士前瞻人格的培养,共同改善和提高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 标签: 护士 职业认同感 心理契约 前瞻性人格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感染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老年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30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制定对策。[结果]在30例老年住院病人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是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与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等有关。[结论]老年病人医院感染与感染部位、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等密切相关,应针对引起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老年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老年病人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522例脑卒中患者按居住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程序。试验组患者由社区护士定期上门随访及电话随访。于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出院时两组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气道高反应与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的相关。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变应鼻炎、变应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两组患儿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常规实施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变应鼻炎合并哮喘组有气道不良反应者较变应鼻炎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道高反应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高反应与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全身不良反应有相关

  • 标签: 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气道反应性 不良反应 儿童
  • 简介:目的调查中专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思维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与其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思维测量表调查215名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结果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思维得分为(259.45±33.16)分,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参加课外活动频率、阅读频率与其评判思维能力有关。结论应逐步提高护理教育的层次,学校应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组织多种形式课外活动和阅读活动,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

  • 标签: 护理 教育 评判性思维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为护理教育者实施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护理大专生进行深度访谈,将所得资料使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4个主题:追求安全感的需要、受尊重需要、追求家庭健康的需要、自我实现需求。结论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心理动机,护理院校应加强新入校护理大专生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提升其对职业价值感的认知。

  • 标签: 专业选择动机 护理大专生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门诊护士处理患者投诉的心理体验,为提升护士投诉处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从门诊5个护理单元中选择15名护士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对处理患者投诉时的心理体验。结果主题包括部分患者不能准确表达投诉问题;部分门诊护士处理投诉时效率不高,处理态度欠积极;部分护士运用沟通技巧欠缺;不能明确投诉问题或不善于寻求帮助等。结论投诉处理是门诊护士日常工作之一,护士应主动提升投诉处理能力,积极有效地应对投诉,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护士 患者投诉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开展系统家长健康教育,期望提高家长参与率和依从,从而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我科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家长健康教育。6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脑瘫儿童综合功能测评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脑瘫儿童综合功能测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家长实施系统的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测评评分,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脑性瘫痪
  • 简介:从静脉用量总剂量、输液速度、浓度方面总结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给药精准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药物知识的学习、规范药物配制换算、加强工作责任心及健康教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措施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用药的精准,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科 静脉用药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选择输液港植入信息认知与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4-6月植入输液港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肿瘤患者输液港植入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途径、置港前后的担心与顾虑、信息需求满足程度、后续使用和维护的体验和感受。结论护士应重视肿瘤患者植入输液港信息认知状况,提供输液港专业信息及渠道,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相应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确保有效的医护患沟通。

  • 标签: 肿瘤患者 植入性输液港 信息认知 质性研究
  • 简介:结核脑膜炎是小儿肺外结核中最严重的类型。在西藏地区,除了特殊的自然环境、民族习惯及宗教信仰外,小儿肺结核病史、结核接触史、卡介苗接种率低、小儿免疫力低下、缺少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等是小儿结核脑膜炎患病影响因素,结合该地区小儿结核脑膜炎患病的上述影响因素,在制定和采取针对小儿结核脑膜炎预防措施时可作为参考依据。

  • 标签: 西藏地区 影响因素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分析护士赴沙培训学习的性价比,并对今后赴沙护士的学习重点和培养方向提出建议。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提出选派优秀护士赴沙进行工作、培训的思路方法。结果沙特和中国在排名前10位的死亡原因中有8种相同。政策鼓励下,赴沙中国护士已达3000多名。录取考试语言要求低,通过率高,护士在工作中积累护理经验,进一步提升语言能力,回国后可迅速成为医院的骨干力量。结论选派优秀护士赴沙特医院进修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培养高级涉外护理人才的方法。

  • 标签: 护士进修 沙特阿拉伯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内科置管的268例PICC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68例PICC置管患者中出现非计划拔管22例,占8.21%。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与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PICC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管理对策,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内科 PICC 非计划性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