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统计学数据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化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数据研究基础,参考均等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0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研究方案,优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研究方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和躯体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优质护理 放化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 生活质量
  • 简介: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腔的一项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适量腹水的抽出,以减轻患者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传统采用腹腔穿刺针反复穿刺腹水,穿刺损伤大,增加患者痛苦。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本科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为19例腹水患者进行腹腔液34例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腹水 腹腔穿刺 静脉留置针
  • 简介:综述了小檗碱加盐酸环丙沙星、山莨菪碱加生理盐水、氯霉素、莫匹罗星软膏、甲硝唑、胶原一氧氟沙星凝胶、贝复剂、磺胺蛋清糊、西瓜霜喷剂加庆大霉素、苯妥英钠、清得佳凝胶、碘酊混合液、复方压疮散等治疗压疮的方法,以寻找出简便、有效、安全且价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复方压疮散 西药治疗 盐酸环丙沙星 莫匹罗星软膏 氧氟沙星凝胶 磺胺蛋清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乳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近三年期间到我院问诊且被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将其平均划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单接受穿刺液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治疗结束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结果:A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差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肿囊患者进行穿刺液治疗,能够有助于医师更好地观察到患者的病灶情况,因此治疗效果更优。

  • 标签: 乳腺囊肿 穿刺抽液超声引导
  • 简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创伤性小、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等特点,能有效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机械损伤、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现象。但由于置管时穿刺针头较粗,局部血管损伤大,导致置管数天后局部穿刺点仍有渗血现象,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将弹力绷带应用于PICC后的局部压迫止血,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弹力绷带 PICC 局部止血
  • 简介: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及复发率高,笔者采用蜂胶局部外用治疗口腔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方法口腔溃疡创面用3%双氧水清洗,消毒棉签擦干后,再用蘸有蜂胶的棉签压在溃疡创面处10~15min,使其与创面充分接触,嘱患者1h内禁食禁饮,每天涂药3次,直至痊愈。2讨论(1)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畴,

  • 标签: 局部外用治疗 口腔溃疡 蜂胶 效好 溃疡创面 消毒棉签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局部修甲治疗嵌趾甲的效果。方法将嵌趾甲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消毒后在神经阻滞麻醉下局部修甲,7天换药1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常规消毒后在神经阻滞麻醉下拔全甲,7天换药1次。观察患趾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9.46天和30.16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1.08次和4.03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局部修甲治疗嵌趾甲,操作简单,创面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标签: 嵌甲/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应用局部加温技术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的研究对象50例,分别在研究对象的左臂和右臂位置,通过皮内注射方式给予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5U,经未经过其他任何特殊处理的左臂定为对照组,嘱咐研究对象每天早晚,采用温水对右前臂进行浸泡处理,持续时间10min左右,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对比72小时皮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72小时皮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如果实施局部加温处理,将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需对该问题给予特殊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结核菌素试验 局部加温 强阳性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同步化疗方案对喉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护理措施。方法:将局部晚期喉癌患者62例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化疗联合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放疗组,30例),放疗组给予常规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放疗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1.25%,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年,对照组为2.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治疗并接受系统的护理能改善喉肿瘤患者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一定水平提高生存率。

  • 标签: 喉肿瘤 放化疗 安全性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执业医生:段国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9-07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9期
  • 机构:【摘  要】目的:探讨英普瑞温热低热模式对于抽脂后的术后修复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抽脂患者10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英普瑞温热低热模式组、常规化基础干预模式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术后指标、满意度。结果:英普瑞温热低热模式组患者的平整度明显减轻时间短于常规化基础干预模式组(P<0.05),肿胀度明显减轻时间短于常规化基础干预模式组(P<0.05)。英普瑞温热低热模式组患者的满意度88.00%(44/50)高于常规化基础干预模式组68.00%(34/50)(χ =5.828,P<0.05)。结论:英普瑞温热低热模式对于抽脂后的术后修复作用巨大。
  • 简介:目的观察搓揉结合反复回处理PICC血栓性堵管的效果。方法对39例PICC体外段见血凝块的完全血栓性堵管患者应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法处理。结果34例导管完全通畅,4例部分通畅,1例拔管。结论PICC发生血栓性堵管可采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方法。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性堵管 搓揉结合反复回抽
  • 简介:眼睑黄色瘤亦称黄斑瘤,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男性亦可发病。肿物位于上、下眼睑内侧皮肤,上睑居多,双侧对称如蝴蝶状,色黄质软,微隆起,与周围正常皮肤的界线清楚。眼睑黄色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易复发,且有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1999年8月至2005年6月,本院采用平阳霉素在瘤体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眼睑黄色瘤 平阳霉素 护理体会 局部注射治疗 瘤体内注射治疗 正常皮肤
  • 简介:感染是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期,我们收治了1例在家日常维护不当引起局部感染的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82岁,查出肺癌6个月,经右臂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导管36d,第2次带管出院回家,在家洗澡,水不慎进入穿刺针眼处,没有引起重视。

  • 标签: PICC置管 临床护理 局部感染 PICC导管 肘正中静脉 日常维护
  • 简介:目的探讨眼科老年患者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的有效胜,提高老年患者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方法对251例行局部浸润麻醉的眼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组251例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未出现任何护理方面的差错及意外。通过术后访谈发现,对术中护理表示很满意或满意为216例占86%;16例表示不满意占6%;19例因出院而失访占8%。结论眼科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时,诸多需求与其他患者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术中护理,可使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 标签: 老年患者 眼科 局部浸润麻醉 护理 手术
  • 简介:【摘要】当被毒蛇咬伤后,毒液由伤口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流遍全身,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中毒疾病。由于有毒蛇的种类不同,其主要的毒性作用也不相同,临床表现亦有不同,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毒蛇的种类、伤口深浅、被咬的时间长短、毒液的吸收量等有关。被毒蛇咬伤后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麻痹、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出血及凝血障碍、局部肿胀等表现及并发症,严重者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被咬伤后患者需立即就医,处理伤口,并给予足量的抗毒血清,可降低死亡率。但注射血清但对于局部患肢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本次对毒蛇咬伤后局部肿胀进行的护理进展进方面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营养支持及护理对食管癌化疗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8例患者,均患食管癌,治疗方式选择化疗,护理中,研究组实施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营养状况、生活质量,P>0.05。结论:应用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食管癌化疗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食管癌 放化疗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液气胸在胸部损伤中较为常见,病情往往危重,病人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纵隔扑动和移位,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引起循环障碍,而胸腔闭式引流常能有效抢救液气胸的病人,能及时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解除压迫,使肺及时复张,是恢复肺功能的主要措施。但传统的闭式引流方法使皮肤切口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疼痛较明显、引流管较粗、病人耐受性较差,且不利于胸腔注药治疗Ⅲ。为此,我科采用微创技术取代传统方法治疗液气胸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液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微创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自发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