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术后的应用。方法:首先确定选择对象,将其选择范围确定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然后确定样本选择时间,时间在 2017年 1月至次年 5月,研究分组:将使用常规方式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组别样本数:每组均为 36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 VAS评分较优,对照组相比之下较差 ,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明显。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在就医时,通过开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可使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个性化康复护理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
  • 简介:【摘要】爱观念是医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爱观念的含义、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就临床带教中如何培养爱观念进行了分析,撰写了自身的带教体会,以期提高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能力,增强临床带教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 标签:
  • 简介:摘要爱观念是医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爱观念的含义、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就临床带教中如何培养爱观念进行了分析,撰写了自身的带教体会,以期提高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能力,增强临床带教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烧伤患者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烧伤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灼伤整形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6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患者入院前功能锻炼情况将60例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n=28)和非功能锻炼组(n=3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现状调查,收集患者的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功能锻炼组28例患者中,入院前坚持每日锻炼次数大于6次的仅8例(28.6%),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功能锻炼信息主要来自医护、电视或网络、亲朋好友及其他。功能锻炼组患者社会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SSRS总评分分别为(11.6±4.0)、(25.3±6.2)、(7.9±2.1)、(46.5±10.0)分,与非功能锻炼组(9.6±2.3)、(22.1±4.5)、(22.1±4.5)、(39.2±10.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3.29、4.17、3.32,P值均小于0.05)。对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付费方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其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χ2=0.032、2.672、0.342、0.893,P=0.021、0.017、0.031、0.004),而与其居住地、付费方式无关(χ2=1.973、0.931,P=1.377、4.091)。对影响患者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P值均小于0.05),而患者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对患者功能锻炼没有影响(P值均大于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促使患者更好地进行烧伤后功能锻炼。

  • 标签: 烧伤 瘢痕 Logistic模型 功能锻炼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烧伤患者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烧伤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灼伤整形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6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患者入院前功能锻炼情况将60例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n=28)和非功能锻炼组(n=3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现状调查,收集患者的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功能锻炼组28例患者中,入院前坚持每日锻炼次数大于6次的仅8例(28.6%),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功能锻炼信息主要来自医护、电视或网络、亲朋好友及其他。功能锻炼组患者社会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SSRS总评分分别为(11.6±4.0)、(25.3±6.2)、(7.9±2.1)、(46.5±10.0)分,与非功能锻炼组(9.6±2.3)、(22.1±4.5)、(22.1±4.5)、(39.2±10.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3.29、4.17、3.32,P值均小于0.05)。对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付费方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其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χ2=0.032、2.672、0.342、0.893,P=0.021、0.017、0.031、0.004),而与其居住地、付费方式无关(χ2=1.973、0.931,P=1.377、4.091)。对影响患者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P值均小于0.05),而患者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对患者功能锻炼没有影响(P值均大于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促使患者更好地进行烧伤后功能锻炼。

  • 标签: 烧伤 瘢痕 Logistic模型 功能锻炼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烧伤患者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烧伤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6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灼伤整形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 6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患者入院前功能锻炼情况将 60例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 (n=28)和非功能锻炼组 (n=3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现状调查,收集患者的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 S)评分,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个维度。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χ2检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共发放 60份,回收有效问卷 60份,回收率 100%。功能锻炼组 28例患者中,入院前坚持每日锻炼次数大于 6次的仅 8例 (28. 6%),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功能锻炼信息主要来自医护、电视或网络、亲朋好友及其他。功能锻炼组患者社会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SSR S总评分分别为 (11. 6±4. 0)、 (25. 3±6. 2)、 (7. 9±2. 1)、 (46. 5±10. 0)分,与非功能锻炼组 (9. 6±2. 3)、 (22. 1±4. 5)、 (22. 1±4. 5)、 (39. 2±10. 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 48、 3. 29、 4. 17、 3. 32, P值均小于 0. 05)。对 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付费方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其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 (χ2=0. 032、 2. 672、 0. 342、 0. 893, P=0. 021、 0. 017、 0. 031、 0. 004),而与其居住地、付费方式无关 (χ2=1. 973、 0. 931, P=1. 377、 4. 091)。对影响患者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 (P值均小于 0. 05),而患者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对患者功能锻炼没有影响 (P值均大于 0. 05)。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促使患者更好地进行烧伤后功能锻炼。

  • 标签: 烧伤 瘢痕 Logistic模型 功能锻炼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中,应用 集束化护理对患者病痛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 60 例在本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期刊住院接受治疗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 n=30 例 ),对其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 n=30 例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式一段时间后,通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 P<0.05);实验 组护理满意度显著 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疼痛,还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多发性骨髓瘤;疼痛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PCD方案(硼替佐米皮下注射 +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 5例使用 PCD方案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 5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本次治疗患者 4例,因药物毒副作用暂停治疗患者 1例;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有外周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乏力。结论:对使用 PCD方案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PCD方案 护理干预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D方案(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例使用PCD方案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5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本次治疗患者4例,因药物毒副作用暂停治疗患者1例;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有外周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乏力。结论对使用PCD方案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PCD方案 护理干预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患者病痛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刊住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n=30例),对其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n=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式一段时间后,通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疼痛,还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多发性骨髓瘤;疼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多发性骨髓瘤疼痛进行临床分析,减轻患者的疼痛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62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集束化护理,分析围术期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 NRS 评分为( 2.53±0.36 ) 分,对照组为( 5.12±0.57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患者的满意度为 96.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9%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此也表示满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68.7±4.0)分,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54.9±5.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观察组满意 20例,较满意 13例,护理满意度 94.3%;对照组满意 10例,较满意 15例,护理满意度 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观察组生理功能( 72.5±4.2)分、心理健康( 63.4±4.9)分、情感角色( 70.1±5.1)分、社会功能( 69.8±5.5)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门循证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68.7±4.0)分,护理后观察组 VAS疼痛评分( 54.9±5.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观察组满意 20例,较满意 13例,护理满意度 94.3%;对照组满意 10例,较满意 15例,护理满意度 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观察组生理功能( 72.5±4.2)分、心理健康( 63.4±4.9)分、情感角色( 70.1±5.1)分、社会功能( 69.8±5.5)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门循证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多发性骨髓瘤疼痛进行临床分析,减轻患者的疼痛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62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集束化护理,分析围术期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 NRS 评分为( 2.53±0.36 ) 分,对照组为( 5.12±0.57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患者的满意度为 96.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9%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此也表示满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程中不良情绪的应用。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19例和对照组48例。入选患者均收集一般临床资料,给予规范化疗方案及对症支持治疗。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45%vs.87.47%,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52%vs.19.15%,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且降低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的患病率,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程中不良情绪的应用。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67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 19例和对照组 48例。入选患者均收集一般临床资料,给予规范化疗方案及对症支持治疗。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临床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98.45% vs. 87.47%, 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10.52% vs. 19.15%, 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且降低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的患病率,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

  • 标签: [ ] 心理护理 老年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程中不良情绪的应用。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19例和对照组48例。入选患者均收集一般临床资料,给予规范化疗方案及对症支持治疗。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45%vs.87.47%,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52%vs.19.15%,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且降低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的患病率,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 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