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产科护理人员实行减压对策的效果。方法:选择对口医院产科护理人员30名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实验组实行减压政策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心理状态评分,医生、患者对其满意度以及自身出错率。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医生、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科护理人员 减压对策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从明确分工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实施程序化管理;落实岗前及日常培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感染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强化日常管理;等7个方面,总结了手术室加强工勤人员管理的主要做法。

  • 标签: 手术室 工勤人员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运用在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的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理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干预后,医务人员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职业暴露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内对军队空勤人员的健康管理与疗养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就近5年空勤人员的健康管理状况来看,整体呈现出许多问题。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军队空勤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水平,在保健疗养工作中引进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是势在必行的。

  • 标签: 空勤人员 军队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针刺伤是当今医护人员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血源性疾病感染暴露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现就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现状、发生原因、危害性及相关防护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预防针刺伤及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院内感染控制进行研究,并探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两组研究对象,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的工作人员加强手卫生管理与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各1000例,均来自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疾病治疗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及价值。结果 研究组出现院内感染情况较低,而参照组感染率较高,同时对组间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结膜炎、皮肤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组护理方式更令患者满意,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强化实施手卫生管理措施,可提升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度,从而减少患者在院感染的风险,增强住院安全性,其影响力非常大,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建议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卫生 控制院内感染 管理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采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对我院消毒供应室28例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组(强化自我防护措施),同期另选取28例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的保护措施),比较两组防护结果。结果:研究组职业危害相关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T=4.526,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探讨培训对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科室中的12名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巩固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讲座、现场示范、查房以及临床实践等,在培训后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在规范化培训后,相比较于培训前,护理人员介入治疗和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较培训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践活动得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实践对提升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介入治疗效果,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介入护理 专业能力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腺体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独立发生的、与周围组织不同的病变,表现为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腺体结构异常的团块,当团块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将压迫患者的血管、气管以及食道管,最终引发全身性疾病。飞行人员身处高空的工作环境,其危险系数要高于地面工作,身心压力较大,加之高空放射线带来的辐射,因此对于飞行人员的身心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飞行人员一旦患上甲状腺结节,将造成其抗负荷能力下降和引发各种身体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正常飞行的进行。本文章通过分析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的防治、护理提供可参考性依据。

  • 标签: 甲状腺 因素分析 护理要点
  • 简介:  【摘 要】据报道,做好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各种预防措施,能明显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安全。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配中心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本静配中心自2019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管理,将其作为观察组。将未实施细节管理前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对首批临床输液平均送达科室时间进行对比,输液配送管理经过优化后首批输液送达时间为28.8±3.1,缩短时间为6.9±2.2。配置流程优化首批输液送达时间为57.4±5.6,所短时间为29.5±5.2。结论:通过采用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用细节管理方案,其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有效提升了输液配送效能,减轻了护理工作人员的负担,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 输液效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病危害及防控方法。方法: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5月-2021年5月于本院发生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事件共30例,分析其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物性因素(5.00%)、化学性因素(30.00%)、物理性因素(45.00%)、社会生理因素(20.00%)。结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及社会生理因素,应健全防护制度,落实监督机制,确保护理人员生命安全。

  • 标签: 综合医院 护理人员 职业病 危害因素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采血风险,并制定相应风险管理对策。方法:便利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018年2月~2018年12月499例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通过实施干预后,将2019年2月~2019年12月509例体检人员纳入观察组。结果:在低血糖、晕针/晕血、标本信息错误及针刺伤等方面,观察组(0.6%)明显低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30,P=0.000);两组体检者人员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47,P=0.000)。结论:探究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采血风险,针对存在风险制定相应对策,能够降低采血中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体检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管理中心 护理人员 采血风险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方法 对本市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各医院上报的50例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结果 回顾性分析在50例职业暴露事件中,其中放射线致内分泌紊乱占比30%居首位,其次为药剂致皮肤过敏占比26%,锐器伤、病源微生物致感染占比20%,听力下降、紫外线致角膜炎共占比24%。结论 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所受到的感染因素存在不同,应根据自己所接触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防护对策,以确保自身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科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强化急诊护理人员的防护观念,减少职业暴露对身体的危害,为急诊护理人员提供合理的防护和干预手段。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将100名急诊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名人员。干预组及时对护士进行职业暴露防护方法的专业培训,并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护士的职业暴露知识及后处理情况。结果:干预组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防护方法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行为
  • 简介:摘要:介入导管室在医院诊疗、急救、检测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各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存在,给导管室工作增添了一定负担。本文将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辅助服务工作。

  • 标签: 介入导管室 护理 不安全因素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医护人员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实际工作效率。方法:选择医院77例医护人员为研究代表,采取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对医护人员睡眠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在精神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居住环境、轮班制工作P值均<0.05。结论 : 对医护人员睡眠质量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改善医护人员睡眠质量,以此保证实际工作效率。

  • 标签: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分析 工作效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强化基层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常规院感防控干预;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同对照组相同)作为观察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对比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手卫生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可以提高其对于院感防控知识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度,且能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院感防控 综合干预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的方法,提高消毒供应室岗位专业技能。方法:因人而异,实施定岗,制定培训计划,以WS310.1-2016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为载体采用集中讲课,专题讨论,课余自学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采用视频教学、现场演示,分解步骤,重点点评、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循序渐进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以及采用图谱形式更形象直观进行同质化培训,利用考核督促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结果:通过培训,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能熟练掌握各岗位相关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胜任各岗工作,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结论:对于基层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实施岗位培训有效提升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专业技能;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包装质量,以及无菌物品质量等质控指标有了改善;医院感染率下降。保证病人安全,提高科室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的方法 工作质量提高 保证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