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纤支镜介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在纤支镜介入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提供延伸服务、建立激励机制并不断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2013年2~12月)和实施后(2014年2~12月)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纤支镜介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纤支镜介入科 优质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构建延续护理App,探讨App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延续护理App项目小组,构建App功能模块,在肿瘤延续护理中试运行,并对182名下载了App的患者或家属使用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使用App1个月期间,延续护理团队对每位使用App的患者均发送了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完成率为100.00%,但医患之间的交流较少,除96人(52.75%)通过App完成了复诊预约登记,其他模块使用率不足50%.患者本人对App的使用较积极,168名(92.31%)患者本人下载了App,只有14名(7.69%)患者家属下载了App.使用App完成延续护理服务的患者在复诊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未使用App的患者(P<0.01).结论App运用于延续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复诊依从性,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延续护理服务,促进医患、护患、患患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延续护理信息化发展.

  • 标签: 移动互联网 延续护理 应用程序 信息化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改善感染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0名感染护理人员和30名其他科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一般资料调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测评,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感染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感染护理人员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其他护理人员(P<0.05)。感染护理人员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会及其他、负性事件值和LES总分均显著高于其他护理人员(P<0.05),感染护理人员正性事件值显著低于其他护理人员(P<0.05)。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与负性事件值和LE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感染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不良生活事件,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感染科护士/心理学 生活事件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脱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16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发生早期关节脱位患者的发生关节脱位类型和原因及发生时间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有7例(4.1%)发生早期关节脱位,均为I类脱位,男2例,女5例,年龄65~89岁,发生时间为术后4~5周。发生原因为床上排尿时过度屈髋、睡眠中翻身屈髋内收内旋、搬运过程中用力过度致后脱位、下地行走活动弯腰过度屈髋、排便时过度屈髋屈膝。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关节均为I类脱位,发生时间为术后4~5周,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比例大;主要原因是运动不当或活动范围过大。护理重点是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正规的康复训练计划,加强心理支持,重视安全护理。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6例(72眼)近视病人行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检查、复查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术后3个月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72眼),其中术后2例(2眼)发生角膜水肿,4周角膜水肿消退,病人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是SMILE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全飞秒 切口全 取出术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社工专项模式与驻点模式对烧伤患儿家属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儿家属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为专项模式组20例和驻点模式组65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医患关系总体认知评分、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信息支持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专业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社工驻点模式比专项模式更能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提高烧伤患儿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务社会 专项模式 驻点模式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阳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方法: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持续组(n=40),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常规出院指导,给予持续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出院后持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持续性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5%与常规组72.5%相比明显较高,P<0.05。持续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Barthel指数评分(81.5±2.1)分、(92.8±1.8)分、(96.8±2.1)分与常规组(74.2±1.9)分、(84.6±1.7)分、(91.5±2.4)分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并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简介:探讨食管发音在喉切除术后病人言语康复中的效果,对53例江西省内喉切除术后病人实施食管发音练习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无喉者发出基音,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喉癌 食管发音 无喉者 言语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7月开始在急诊推行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比较应用前(2015年1月~6月)和应用后(2015年7~12月)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水平和护理风险管理质量。结果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应用于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后,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意识和护理安全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急救不完善率均显著低于管理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应用于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急诊护理人员护理风险认知水平,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管理
  • 作者: 王秀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人本位整体护理模式与病本位功能制护理模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62例骨科住院的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病本位功能制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2h、6h及24h,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HSS及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与对照组的19.3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病本位功能制护理比较,人本位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TKA围手术期能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膝关节功能以及独立运动功能,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膀胱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治疗性干预,于术后第6周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及配偶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膀胱切回肠代膀胱术后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病人 配偶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创新服务模式在门诊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开始我院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护理服务规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施一站式服务,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成立评选活动小组,评选主动服务之星等多个方面努力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结果: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提高了门诊患者满意度。结论: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为门诊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树立医院服务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品质。

  • 标签: 创新服务模式 门诊服务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护理临床操作实践的影响。方法通过样本计算,以2013年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对照组,以2014年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实践带教,在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理论成绩、软技能水平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软技能水平中,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认知技能和组织管理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架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自我管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支架式教学模式 护生 护理临床操作实践
  • 简介:快速流程护理模式是指为了减少手术应激和术后并发症,在围术期根据病人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的一系列术前、术后综合管理措施。其优点是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手术应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我应用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对50例妇科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妇科 快速流程 护理
  • 简介: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降低儿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即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P阶段),并按照计划和措施认真执行(D阶段),定期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C阶段),并根据结果进行总结评价(A阶段)。实施PDCA循环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从2014年的27例降至2015年的5例。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科学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正确应用可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做好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的依从性情况,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的依从性,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和成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 护理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并了解其实践效果,为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参加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42名学员,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第1阶段为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习2个月;第2阶段学员选取1个专题或个案回原单位完成临床实践研究,时间9个月,两个阶段学习结束后均进行考核,第1个阶段结束后调查学员对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的反馈情况。结果42名学员对理论课程安排满意度为91.6%;实习安排满意度为92.9%。42名学员实习的两个阶段考核成绩均在85分以上。在学习期间,学员获得4项市级科研立项,3项市级专利,发表论文9篇。结论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系统规范的分阶段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得到学员的认可,此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在今后专科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专科护士 老年护理 培训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方法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心理状况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医院住院的首次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12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化疗护理常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每日2次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每次时间30-40min。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SAS和SDS得分情况均较入组时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UPPH总分和各纬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集解决模式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况,提升自我效能,增加化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肺癌 化疗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护理 自我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