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男生临床实习前后不同的心理体验,为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分别在实习前后对9名男生进行两次深入访谈,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对于从事护理专业的意向倾向于消极,对护理专业的价值认同感低,存在很大的岗位流失率倾向。结论护理教育者应从入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临床教育这一连续过程中做好男生的教育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认同感。

  • 标签: 教育 护理 男性 临床实习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burden,SPB)的应对体验及现状,分析其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访谈法,对16名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录音,并采用Giorgi的质性资料分析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分析发现,晚期癌症患者SPB的应对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积极应对和以情感为中心的消极应对。结论SPB强烈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存在较大的压力,倾向于隐瞒症状和需求以减轻他人负担,应对现状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注意鼓励引导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尽量减轻SPB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癌症 自我感受负担 应对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持续照顾时间不同的男性照顾者在照顾乳腺癌患者过程中的照顾体验,为制定生活质量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收集20名乳腺癌患者男性照顾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进行分析。结果持续照顾时间不同的男性照顾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情感和认知反应、生理反应、家庭角色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心理反应和经济负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支持利用度差、情感难以表达。结论乳腺癌患者男性照顾者这一特殊人群需要得到关注,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其不同持续照顾时间和性别特征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男性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水平。

  • 标签: 男性 照顾者 乳腺癌 质性研究
  • 简介:护理效率是护理单元中投入的护理人力、资源,所产出的护理活动及措施的数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评估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用比较直接的临床数据来评估成本,二是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测量效率。

  • 标签: 护理单元 DEA法 计量经济学模型 效率评估 临床数据 护理人力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扣眼穿刺和绳梯穿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进行血透患者50例,其中前臂内瘘48例、上臂内瘘2例。随机分为扣眼穿刺组25例和绳梯穿刺组25例,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均为弹力绷带压迫。随访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内瘘止血时间、闭塞、感染和动脉瘤等情况。结果扣眼穿刺组患者6个月后内瘘止血时间较6个月前减少下降,而绳梯穿刺组前后止血时间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6个月后内瘘横径显著增大,而扣眼穿刺组前后横径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内瘘发生闭塞6例,形成动脉瘤9例,显著高于扣眼穿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瘘发生感染分别为2例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技术能有效减少血透患者内瘘止血时间,降低内瘘闭塞、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绳梯穿刺
  • 简介:目的探索"五常"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的原理,制定明确要求及相关措施,对耳鼻喉科病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比较实施"五常"前后2年时间耳鼻喉科的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施"五常"后,病区仪器设备完好率、过期无茵物品及药品数量、医护人员及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护理缺陷人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实施"五常"能美化病区环境,规范物品管理,提高护士自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 标签: 五常法 耳鼻喉科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拉合伤口对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拉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为脓肿切排引流术后、外伤感染、术后感染裂开等伤口,拉合组换药处理后对伤口进行拉合,对照组换药处理后行二次缝合。并对两组平均愈合时间、疼痛感、伤口愈合满意程度及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愈合时间及伤口愈合满意拉合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感及医疗费用拉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拉合伤口对于一些初期由于感染无法缝合的伤口,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伤口愈合 外科伤口感染 拉合伤口
  • 简介:目的探讨对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方法运用秩和比对我科2006~2010年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排序分档综合评价。结果考核前2006年护理质量最差,考核后2010年质量最好。结论运用秩和比综合评价绩效考核成绩能体现护理质量实际情况,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推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 标签: 秩和比法 综合评价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五常”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五常”理论加强规范管理,并比较应用前、后1年某驻军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成功率、物品完好率、患者家属满意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及患者住院环境得到改善,团队协作精神、抢救成功率、物品完好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得到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是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易、见效快,可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医护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五常法” 重症医学科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起始课对激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方法将2009级97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49g)和对照组(48g),试验组先采用章起始课的方法演示典型病例的救护过程,再进行单项操作演示、理论讲授、提问和讨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理论、单项操作演示、提问和讨论的方法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结果试验组在总体教学效果、操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情感态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起始课策略教学可激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生 动机 起始课
  • 简介:在许多医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非计划性拔管仅次于用药错误而占据第2位[1]。我院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是勤观察、勤固定、勤交班、勤宣教,护士均知晓且能遵照执行。根本原因分析是(rootcauseanalysis,RCS)是一种回溯性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该方法将重点放在整个系统及过程的改善方面,而非仅限于个人执行上的检讨[2、3]。近年来,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非计划性拔管 鼻肠管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二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广泛性焦虑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和一般性心理护理联合治疗性心理护理"二分"(试验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HAMA评分,出院时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试验组出院时各因子分均低于住院时(P〈0.05);在出院时,试验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二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广泛性焦虑 心理护理 HAMA SCL-90
  • 简介:目的探索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低于常模(小于总分70%)的]02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并对其辅导前后的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内在价值和认知策略进行比较。结果团体辅导后102g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自我管理、内在价值、认知策略等方面较辅导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团体辅导可有效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团体辅导 中职护理 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意向及有关问题取向,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网络方式调查152名本科生和182名大专生对学习态度与效果、学习方式与方法及学习理念与精神3方面的学习意向与问题取向。结果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态度与效果、学习方式与方法方面的学习意向与问题取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理念与方法4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个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心态和主观意向,采取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制订有效管理制度等对策,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学生 护理 学习 问题解决 问卷调查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其结果会影响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甚至影响病人的临床疗效。果糖二磷酸钠是临床常用药物,其静脉输注时引起的疼痛非常剧烈。我们根据长期的临床护理经验,发明了循环往复快速摩擦

  • 标签: 快速摩擦法 静脉输注 果糖二磷酸钠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学习策略使用能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3个年级共346g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学习策略总分(67.32+8.54)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22.54+2.27)分;学习策略总分、元认知策略、创新策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结论护理本科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关,故应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 标签: 学生 护理 问卷调查 学习策略 学业自我效能感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某大学护理专业30名本科生分成4组,每组由2名导师组织针对脑卒中护理的PBL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包括导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学生对PBL课程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导师表现的评价。结果导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总分显著提高(P=0.027);学生认为PBL课程中"主持人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语言沟通能力",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对导师的评价中,"准备与态度""交流与反馈"的评分较高,"过程控制"的评分较低。结论PBL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导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PBL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

  • 标签: 基于问题的学习 教育 护理 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