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视”应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ICU探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择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本院ICU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共计164例,根据探访形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74)。对照组行常规探视模式,研究组行“探视”。记录两组应用前后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满意度。结果:两组空气细菌结果均在合格状态,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云探视” 新冠肺炎 ICU 探视管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探视护理应用于老年病房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从2021年9月开始至2021年11月为止,将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规定时间内1名家属进入病区探视模式,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在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探视进行护理工作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所感受到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评估分值72分,心理健康良好占比68%,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病房的患者通过探视的方式进行干预,能够让患者减少被感染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速度,并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将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云探视 老年病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医院患儿住院陪护探视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陪护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对6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陪护需求、探视原因及探视方式等。结果:住院患儿家属对陪护探视需求明显高于我院实际控制的陪护探视率。结论:从实际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当提高陪护探视率,同时加强管理和引导,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身体尽快康复,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塑造良好医院形象,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陪护 探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冠疫情后时代急诊监护室长期的探视管理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急诊EICU自2020年3月1-31日收治的2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监护室长期探视管理策略对其进行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对急诊监护室探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急诊监护室收治的22名患者中,死亡1人,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的21位患者中,发放试卷21份,收回21份,有效回访率100%,满意度90分以上17人,80分以上4人;管理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管理前,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疫情后时代,对急诊监护室患者采用探视模式管理,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提升其对探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新冠疫情 急诊监护室 探视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 探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探视陪护管控护理人员真实的心理压力状态,为当今疫情下医院负责探视陪护管控护理人员建立有效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象研究法,选取我院每天至住院部大厅执勤负责探视陪护管控一线护理人员16名,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提炼出两个主题: 探视陪护管控护理人员主要心里压力来源为对工作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及对责任的未知感; 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情绪、生理、行为及认知表现。通过探讨分析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科学认知及合理的应对有助于缓解护士的心里压力。

  • 标签: 新冠肺炎 探视陪护管控 心理危机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精神病医院普通精神科封闭式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家属探视管理.方法 精神科住院部在2020年1月22日—9月3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严格探视制度;通过及时电话告知家属暂时禁止当面探视,采取电话和微信视频探视模式;对来我院想探视病人的家属进行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行健康扫码进入院部,严格执行院部制定的禁止探视制度,确保患者安全.结果 普通精神科住院日均在床住院患者180人左右,家属视频探视累计约165人/次,电话探视累计约126人/次,接收家属给病人带来物品约230人/次,未发生一例家属投诉,同时累计开展在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180例次,检查率为100%,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结论 精神科封闭式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家属探视管理成效明显,具有可操作性.

  • 标签: 新型冠状肺炎 精神病院封闭式病房 家属探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疫情期间视频探视联合音乐疗法对心脏术后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CICU病房住院3天以上的心脏术后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号单双数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定期与家属视频探视联合音乐疗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ICU综合征的概率及住院天数。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ICU综合征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音乐疗法 ICU综合征 视频探视
  • 简介:(七)叶小雪巡视到刘炎的床前时,她正躺在床上,一手输液,一手拿着手机与李子宁通话。自那次叶小雪电话催款引出李子宁一场虚惊,刘炎手边便多了这么一部手机。叶小雪悄悄转身,想退出去,刘炎急忙关机,在她身后叫道:“小雪,你别走。”叶小雪转过身,笑着说:“刘姐,你和李大哥感情真好,我真羡慕你们。”刘炎只是凄楚地一笑。“凌医生同意我回家了吗?”她急切地问。叶小雪摇摇头:“这个房间腾出

  • 标签: 小雪 李子 小说 护士 女孩儿 酸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重症病房加强与患者家属探视时的有效沟通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6月入住精神科重症病房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4-6月入住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家属探视时采用传统沟通,患者家属询问时给予解答;观察组先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采取在家属探视前主动沟通、探视时加强有效沟通并及时信息反馈。对两组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在护士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生活照顾、需求满足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精神科重症病房家属探视时护、患和家属三方的有效沟通,减少了护理投诉,有效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精神科重症病房 探视 有效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多维度闭环管理模式对后房型有眼晶体患者进行个案护理总结,逐步完善院前检查,院中护理,院后随访闭环管理,进一步整合护理流程,夯实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多途径咨询及答疑平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优质护理内涵,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

  • 标签: 多维度综合健康宣教 ICL植入患者 自我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用平台的延续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2月-2024年1月本科接诊乳腺癌病人(n=56)。试验组采取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关于依从性:试验组达到96.43%,但对照组却仅78.57%,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达到(98.15±0.93)分,但对照组却仅(88.32±2.61)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优(P<0.05)。结论:乳腺癌用平台的延续护理,病人的依从性更高,护理质量更好。

  • 标签: 云平台 价值 乳腺癌 延续护理
  • 作者: 乔云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卒中患者中,进行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根据住院床号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以及相应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患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经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无论是1个月还是5个月时,干预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检验和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除进行常规治疗以及基础护理之外,使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急救工作中,加强技术在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应急反应速率,以及推进现有信息技术与医院急救工作的高效融合,同时为医院医疗人员的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因此,日常加强技术在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应当成为每一个医疗人员重视的话题。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着重分析和探索技术在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希望给予业内人士一定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云技术 院前急救 信息化建设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的6月~2019年的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0例2型糖尿病病患者。按照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简单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全程高效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疾病知晓率、血糖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有效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保障患者对疾病和自身的认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率,减少慢性并发症和低血糖的发生,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 血糖控制率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随访平台在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前建立互联网随访。比较两组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恢复程度、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工作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恢复程度、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完成健康教育工作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随访平台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恢复程度、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

  • 标签: 云随访 乳腺癌 手术 出院患者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在我院眼科正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阶段选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本院经确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深入研讨后将其合理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阶段选用基础护理的30例患者被称作对照组,临床治疗阶段在基础护理之上继续强化护理措施的另外30例患者被称作观察组,随即将治疗且得到护理后的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进行记录与比对。结果:经相关数据比对后发现观察组中的患者各项临床水平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将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选用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能改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 效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急诊分诊(triage)是通过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快速综合评估,确定病情轻重缓急,从而安排治疗及处理的优先顺序,保证急诊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急诊科医疗工作的起点,也是急诊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专业技术。分诊系统是急诊分诊工作的核心,关系到急诊分诊工作的质量,而分诊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全和病人对医院急诊服务的评价,因此急诊分诊系统在急诊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急诊具有病人流量大、停留时间短、情况危急等特点,然而,目前我国急诊分诊因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而相对滞后,分诊专业技术还停留在医生和护士的经验判断上,分诊信息仍需大量手工录入,挂号及缴费流程繁杂;这些缺陷与快速增长的工作量不相匹配,不便于急诊工作的科学管理与科学研究。基于以上原因,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急诊分诊系统势在必行。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信息化系统 分诊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访宣教平台在直肠前切除综合征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直肠前切除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随访宣教平台)和对照组(常规延续性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LARS)评分[(22.94±2.87)分<(25.35±3.61)分,t=3.26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78.55±4.37)分>(71.72±5.22)分,t=6.265]以及护理满意度(94.87%>76.92%,χ2=5.186)、依从性(97.44%>79.49%,χ2=4.522)和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94.87%>74.36%,χ2=6.30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直肠前切除综合征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应用随访宣教平台,能够为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提供支持,便于健康指导工作的开展。

  • 标签: 云随访宣教平台 直肠前切除综合征 延续性护理
  • 简介:为了提升我院护理品位,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让病人在轻松、安静、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中,在得体的语言、端庄的举止、娴熟的技术和温馨的微笑中逐渐恢复健康,运用现有的护理管理技术,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引进星级宾馆服务理念,在临床科室首推“星级服务”护理管理模式,从护理理念、护理形象、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对护士进行考核与评价,努力打造医院护理队伍的品牌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整体护理 护理模式 服务意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