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肌衰弱、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予以四肢被动活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直至患者出科或出院。干预结束后采用肌评定法(MRC-score)评估肌及Barthel指数,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肌无力(ICU-AW)、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压疮发生情况,记录其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出院时对照组肌评估2~5级依次是7例、17例、25例、8例,显著低于观察组4例、6例、33例、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Barthel指数(84.50±8.70)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92.30±1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CU-AW发生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VAP、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ICU机械通气患者肌,避免ICU内获得性肌衰弱及压疮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早期 被动训练 主动训练 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 肌力衰弱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自我领导与学习投入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领导力量表和学习投入度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自我领导总分为(136.55±16.05)分,学习投入总分为(72.15±10.68)分,实习护生学习投入与自我领导总分呈密切正相关(r=0.682,P<0.01)。结论实习护生自我领导与学习投入总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领导与学习投入总分呈密切正相关。建议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借助自主学习理论、反思学习法或搭建各种“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帮助实习护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及临床实习计划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实习护生的自我领导及学习投入度。

  • 标签: 实习护生 自我领导力 学习投入
  • 简介: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注意和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7例就诊的ADHD学龄儿给予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如安思定+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比较治疗前后父母评定量表评分、生物反馈指标及感觉综合能力发展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儿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在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四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在本体觉、前庭觉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3个月后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ADHD学龄儿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患儿注意及信息从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ADHD患儿注意不集中和多动行为。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结构式 心理行为干预 综合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在胎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行剖宫产术的胎产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毕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镇痛护理,观察组给予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镇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舒适度、胃肠道恢复情况、泌乳及哺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T1)、6h(T2)、24h(T3)两组患者切口疼痛、宫缩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的Ramsay镇静评分量表(RS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及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乳时间及0~24,24~48h哺乳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穴位贴敷镇痛方案干预胎子宫收缩痛产妇,可有效减轻其术后切口及宫缩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母乳量,效果与镇痛泵持平,可替代镇痛泵,减少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安全性。

  • 标签: 二胎产妇 产后子宫收缩痛 剖宫产 耳穴埋豆 穴位贴敷 镇痛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