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表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3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以手术病检结果为对照,评价CT与MRI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盆腔炎:CT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少数有多囊性病灶;MRI显示界限不清的囊性肿块,T1W1上被膜最内层可见环状高信号带,T2W1囊性病灶背侧可见低信号。异位妊娠:CT显示为密度不均匀的混合型肿块,以实性包块为主;MRI显示为囊实性的混杂信号。卵子宫内膜异位症:CT显示以多囊性病变为主,囊内密度不均,单囊病变密度较高;MIR显示囊内信号不一,囊壁厚度不均。巢肿瘤蒂扭转:CT显示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多数边界光滑,实性肿块为条索状或片状;MRI显示囊性部分信号较薄弱,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卵巢黄体破裂:CT与MRI均显示附件囊性病变,多数囊内密度不均匀;MRI囊内积液腹腔积液者可见T2W1高信号。CT与MRI对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妇科急腹症的CT与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可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MIR的诊断价值优于CT。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切迹疝的CT早期表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小脑切迹疝75例CT表现和临床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小脑切迹疝CT表现鞍上池、脚间池、环池、四叠池缩小变形或闭塞分别占52/75、52/75、47/75、20/75。中脑变形移位33/75,脑室系统扩张(侧、三脑室)7/7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6/75。临床分前疝、后疝、全疝、环疝,各占24/75、31/75、16/75、4/75。行脑定位抽吸术治疗27例,外科手术34例。结论:小脑切迹疝CT表现具有特征性,脑疝早期可无典型脑疝临床表现,而CT检查可早期诊断,且优于其他检查。

  • 标签: 脑疝 小脑幕切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卵巢肿瘤为女性常见肿瘤之一,因不易早期发现,对女性健康威胁很大。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技术,在卵巢肿瘤术前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提高早期诊断效率。本文就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中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价值
  • 简介:MRI由于无电离辐射,在肺结节筛查中具有CT不可比拟的无损伤优势。本文简要介绍MRI各常用序列[快速自旋回波(TSE)、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STIR)、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梯度回波(GRE)]在肺结节检出中的价值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肺结节 磁共振成像 检出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内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宫腔镜检查病理结果对照,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误诊分析。结果:281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并经宫腔镜病理确诊的患者中,符合223例,占79.4%;误诊58例,误诊率为20.6%。其中内膜增生34例、宫腔粘连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腺纤维瘤1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可重复性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需与内膜增生、宫腔粘连、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鉴别。

  • 标签: 内膜息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诊断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对泪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对42例泪腺肿瘤进行检查,42例经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随访证实。结果:42例中,泪腺炎性假瘤11例,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为“同进同出型”;泪腺淋巴瘤4例,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为“快进快出型”;泪腺混合瘤19例,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为“快进慢出型”;泪腺恶性上皮肿瘤8例,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为“快进快出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在泪腺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超声造影 泪腺肿瘤
  • 简介:宫角妊娠临床上较少见,但因胚胎着床部位血供丰富,一旦破裂出血较多,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18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超声在临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收集18例2005年—2014年在本院住院且术前经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43岁,平均34岁。14例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5~73d。

  • 标签: 超声 宫角妊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下肢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结果:25例中,良性11例,其中脂肪瘤5例,骨化性肌炎1例,假性动脉瘤1例,血管瘤4例;恶性14例,其中滑膜肉瘤6例,转移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脂肪肉瘤2例。良性组肿块最大径平均(8.36±3.50)cm,恶性组(11.9±4.61)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均匀中等或中等偏高信号为主,1例伴瘤周水肿;恶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4例伴瘤周水肿(P>0.05)。良性组6例未强化,恶性组均不同程度强化;良性组5例STIR呈低信号,恶性组2例STIR呈低信号;良性组无周围组织侵犯,恶性组8例伴周围组织侵犯,以上征象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边界、范围、大小、内部成分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青少年甲状腺癌在许多方面与成人相似,但其临床表现、恶性风险长期预后存在着特殊性。多数青少年甲状腺癌属于分化良好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且生存时间比成人长。甲状腺超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指导以及术后随访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作为青少年甲状腺癌筛查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

  • 标签: 青少年甲状腺癌 超声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DWI对急性脑梗死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梗死组、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根据脑梗死数量分为单发性梗死组、多发性梗死组;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幕上梗死组、幕下梗死组、幕上幕下梗死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预后.结果:大面积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的疗效、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发性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单发性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单发性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幕上幕下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预后与DWI的脑梗死面积、数量部位有关,DWI表现可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预后.

  • 标签: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神经功能缺损 死亡率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对直肠类癌的诊断辅助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该院诊治并获得明确病理结果的直肠隆起性病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结肠镜、TRUS和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sonography,MPS)检查。总结直肠类癌的经直肠超声影像学特征,并比较结肠镜、TRUS、MPS对直肠类癌的诊断准确率。应用TRUS对上述类癌患者行TEM术前定位、术后并发症筛查和随访。结果:直肠类癌的TRUS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黏膜下层的类圆形、低回声、富血供结节,边清,内部回声均匀;TRUS对直肠类癌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96.9%),与MPS(9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结肠镜(81.5%)(P〈0.05)。TRUS对直肠类癌TEM的术前定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和随访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TRUS对直肠类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媲美MPS,可作为辅助TEM手术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小探头超声内镜 直肠类癌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能否通过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鉴别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与甲状腺腺瘤(thyroidadenoma,TA)。方法:对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5例FTC患者的56个结节和78例TA患者的88个结节的临床特征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TC与TA间各参数的差别。结果:FTC组术前血清球蛋白水平高于TA组(P<0.05),诊断的最佳阈值为98.38ng/mL。FTC常结节更大,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多呈实性,周围多无晕环或晕环厚薄不均,内部可见钙化(P<0.05);而TA结节相对较小,内部回声多均匀,囊实性多见,周围多表现为无或存在厚薄均匀的细晕,内部多无钙化灶(P<0.05)。结节最大径的最佳诊断阈值为30.50mm。在年龄、性别、术前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etraiodothyronine,FT4)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antibody,TgAb)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antibody,TPOAb)水平、回声水平、位置、形态、边界、血流分布、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发现无囊性变、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大于3cm的实性结节,周边无或有厚薄不均的晕环,内部可见钙化,伴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升高,应警惕FTC的可能。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声像图与X线特征,比较超声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45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的超声和X线特征,根据乳腺影像与数据报告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进行分类。结果:共151个病灶,超声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型9.3%,结节或肿块型65.6%,局部声影型4.0%,阴性21.2%。136例行X线检查,钙化型31.6%,肿块影23.5%,非对称性致密影14.7%,局部结构扭曲22.8%,7.4%阴性。超声、X线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3.6%、40.4%。结论:硬化性腺病缺乏典型的声像图X线表现,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有待提高。

  • 标签: 乳腺疾病 硬化性腺病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对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3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腺淋巴瘤17例共22个病灶,腮腺多形性腺瘤16例共17个病灶,均完成双源CT平扫增强扫描。结合病理,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腮腺腺淋巴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在发病部位、生长轴线、肿瘤内低密度或囊变坏死、平扫增强扫描CT值、肿瘤内或周边血管影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肿瘤形态、大小、左右叶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源CT除能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的数目、部位、形态周围结构情况,尤其对肿瘤内低密度组织成分或囊变坏死、增强血管影等显示有较好优势,对两者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 标签: 腮腺肿瘤 腺淋巴瘤 腺瘤 多形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不典型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急性阑尾炎的MSCT原始数据,行薄层重建,并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行MPRCPR,以观察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结果:MPRCPR均能清晰、直观显示急性炎症阑尾周围情况,CPR还能显示炎症阑尾全貌;其中12例均表现为阑尾增粗、积液,5例可见阑尾周围炎,5例可见阑尾粪石嵌顿。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能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 标签: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MSCT测量脾大分度的简捷准确方法.方法:应用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的体积,并与以往的肋单元计数法、脾门厚度测量法等进行比较.结果:测得正常脾脏体积为78.4~401.2cm3,平均为202.26cm3.脾脏体积与性别因素有关.结论: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体积更准确、简捷.

  • 标签: 脾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诊断对降低诊断失误率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诊 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选取 40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 CT 血管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 3mm 的方法进行数据重建,观察组采用 1mm 的方法进行数据重建,探究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检查出的钙化斑块个数、小钙化斑块个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检查结果较优(P < 0.05)。结论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使用不同厚度的数据重建对诊断结果有 影响,采用 1mm 的方法进行数据重建可以降低诊断失误率,提高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 CT 血管造影诊断 诊断失误率 价值
  • 简介:目的:总结卵巢表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SSPBT)的超声MRI特点,探讨超声和MRI诊断SSPB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SPBT患者的病史,总结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MRI特征,以术中所见术后病理为标准,比较超声与MRI诊断SSPBT的价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0.3±5.3)岁(25~44岁),7例(87.5%)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2例(25.0%)血清CA19-9升高,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双侧肿块8例,其中5例为双侧SSPBT;2例一侧为SSPBT,对侧为卵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1例一侧为SSPBT,对侧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SSPBT患者卵巢表面赘生物多呈菜花样、乳头状、粟粒样等表现。术前B超均提示单侧或双侧肿块,其中5枚SSPBT(38.5%,5/13)在肿块内或肿块旁见卵巢或卵巢样组织,1枚提示卵巢边界不清,2枚漏诊,2枚误诊为输卵管来源肿瘤。肿瘤最大径线平均值为(96.1±22.7)mm,多表现为中低、中等或混合回声,6枚提示星点状或条索状血流信号。术前MRI提示肿块以囊实性为主,多见分隔和乳头。囊性成分T1WI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成分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结论:SSPBT发病年龄轻,双侧多发,超声诊断早期SSPBT可能比MRI更有优势。

  • 标签: 浆液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乳头 超声 磁共振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MRI在乳腺不典型增生(AH)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均为不同程度的乳腺AH.术前均行X线摄影、MRI平扫DCE-MRI;对照病理结果比较2种影像检查方法图像特点诊断价值.结果:31例共32个病灶,轻度AH8个,中度17个,重度7个.乳腺X线摄影MRI检出准确性均为50%.结论:乳腺AH在X线摄影MRI上均有一定影像特点.

  • 标签: 乳腺不典型增生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比较SWI、CT平扫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颅脑外伤患者57例,很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比较3组SWI、MRI平扫和CT平扫检出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比较颅脑外伤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不同病变部位SWI、MRI平扫和CT平扫检出的累及区域数和出血性病灶数目.结果:SWI检出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中,SWI检出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出血性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DAI患者中,SWI检出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额叶白质、颞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胼胝体中,SWI检出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不同病变部位中,SWI检出累及出血性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结论:SWI能有效检出颅脑外伤中不同损伤程度和不同病变部位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

  • 标签: 磁敏感成像序列 颅脑外伤 CT平扫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