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微钙化模型光栅成像,探讨不同组织厚度和微钙化大小条件下光栅成像微钙化显示情况。方法:选择磷酸钙模拟乳腺微钙化,新鲜瘦猪肉模拟乳腺组织,制作乳腺微钙化模型。分别对3组不同猪肉厚度(2、4和5cm)和5组不同颗粒大小(16、22、26、30和40目)微钙化模型(每组10粒钙化)成像。比较不同猪肉厚度和钙化大小条件下吸收成像与暗场成像对比度差异。结果:在所有不同厚度模型组,暗场成像对比度均优于吸收成像,两种成像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随着猪肉厚度增加,吸收成像对比度明显下降,暗场成像对比度轻度下降。在所有不同钙化大小模型组,暗场成像对比度也均优于吸收成像,两种成像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随着钙化减小,吸收成像对比度明显降低,暗场成像对比度略有降低。结论:基于光栅暗场成像可提高微钙化对比度,改善微钙化可视化,有望提高微钙化检出率。光栅成像在乳腺癌微钙化检出和诊断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光栅成像 X线 乳腺 微钙化 模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实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是否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和负性情绪有较好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了患有脊髓损伤病患共64人,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测试组有32名病患,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病患进行护理;另一组是参照组有32名病患,采用临床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病患在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测试组病患抑郁 自评量表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评分数值与参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且P<0.05,;另外脊髓损伤病患并发症发生率,测试组6.25%相比参照组43.75%,也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和负性情绪有较好改善效果,不仅降低了病患负性情绪还减少了病患病后出现并发症几率,所以应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大力推广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改善 脊髓损伤 负性情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本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282例,按随机平均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41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慢性病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糖代谢指标即餐后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对,P

  • 标签: 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前期 糖代谢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特点,为社区传染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自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一年以来收治 678 例传染病患者,对其进行分类建卡、统计、问卷以及简单提问,分析社区中传染病特点。结果:病毒性肺炎占 68.14% ,流行性感冒占 18.14% ,同时儿童是社区传染病中高位人群。结论:社区传染病应该针对不同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时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预防免疫接种,进行教育传播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

  • 标签: 社区传染病 特点 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收治66例存在一定误差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原因主要分为四类,其种类与占比分别是患者原因(51.5%)、标本采集原因(25.8%)、标本送检原因(12.1%)、标本检验原因(10.6%),总提升率为97.0%。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因素众多,占比比例较大是患者自身因素,需提高血液检验标本正确性,在血液检验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注重检验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定来操作,保障血液检验标本实际质量,减少检验期间产生误差。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科临床医学人才,应创新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医疗和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结合具体岗位需求自主开发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可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 标签: 全科理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113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防范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结果防范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龙口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种类、原因及其高发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龙口社区 300 名老年人个人一般情况及易发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全部 300 名社区老年人中,有 168 名老年人在冬季为疾病高发期。结论:老年人患病常受季节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在老年人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对社区老年人有针对性地治疗,并全面开展卫生宣教活动,减少老年人季节性发病。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常见疾病
  • 简介:目的:根据肾癌CT表现,探讨CT对肾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和/或活检病理证实肾癌病人CT资料,观察其CT征象.结果:典型肾癌CT表现为大小不等肾脏肿块,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占多数,为32例,占91.66%;略高密度4例,占8.34%.增强后肿瘤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其CT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诊断正确率为94.44%.结论:CT可为肾癌早期诊断、制定手术等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肾癌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肾盂癌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并与CT结果比较。方法:对45例经超声、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盂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与CT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病例中,超声正确诊断肾盂癌25例,准确率为55.56%(25/45);CT正确诊断肾盂癌34例,结核病1例,肾癌1例,准确率为80.00%(36/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肾盂癌重要、初筛手段。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其检出率有所限制。超声与CT联合检测可提高肾盂癌早期诊断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盂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6 月收治 122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 CT 诊断准确率为 98.36% ,与手术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图像质量分析结果显示,多层螺旋 CT 优质率为 89.34% 。结论:多层螺旋 CT 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可进行连续扫描,准确率高,图像质量清晰度高等特点,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阑尾炎 手术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下咽癌是指原发于喉以外喉咽或下咽区域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其发病部位隐蔽,临床发现时多属中晚期。随着影像学普及,CT已经成为下咽癌常用检查方法。笔者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或局部活检证实下咽癌CT表现,以增强对该病认识。

  • 标签: 下咽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Crohn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Crohn病患者MSCT表现。结果:22例中病变多发13例,单发9例。CT上均有肠壁增厚,其中8例呈分层强化。13例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0例出现肠系膜改变,可见“木梳征”。并发症:不全性肠梗阻3例,消化道穿孔2例,腹腔脓肿1例,肠间内瘘1例。结论:Crohn病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并发症,对Crohn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CROH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胎盘植入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20例MRI表现,其中13例为孕晚期产前胎盘植入,7例为产后胎盘植入。结果:13例产前胎盘植入中,5例为粘连型,8例植入型,无穿透型。7例产后胎盘植入中,3例为植入型,4例为粘连型。产前及产后胎盘植入各具有一定影像表现。结论:胎盘植入具有一定MRI征象,但对于粘连型胎盘植入诊断仍具有一定困难,通过对直接及间接征象综合分析,能提高MRI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脊柱骨折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脊柱外伤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7例,年龄21~72岁.结果:CT能够准确地发现脊柱骨折部位,三柱损伤情况,椎管狭窄程度,椎体骨折类型.本组病例中,颈椎骨折发生率最低,胸腰椎骨折发生率最高.结论:在脊柱外伤中CT作为重要首选检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柱外伤 发生率 CT诊断 治疗 回顾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诊断对降低诊断失误率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诊 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选取 40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 CT 血管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 3mm 方法进行数据重建,观察组采用 1mm 方法进行数据重建,探究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检查出钙化斑块个数、小钙化斑块个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 检查结果较优(P < 0.05)。结论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使用不同厚度数据重建对诊断结果有 影响,采用 1mm 方法进行数据重建可以降低诊断失误率,提高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 CT 血管造影诊断 诊断失误率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腰疝CT表现,加深对该病影像学表现认识。方法:对经手术证实5例腰疝行CT及病理解剖学分析。结果:5例腰疝中3例为腰上三角疝,2例为腰下三角疝。CT示腹腔内肠管、肾、肾筋膜及腹膜后组织经腰上三角或腰下三角向腰背皮下及皮下软组织内疝出。5例均可见完整疝囊、疝囊颈及疝内容物。结论:腰疝CT表现有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 标签: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乳腺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是诊断亚临床型乳腺癌主要依据。乳腺X线摄影片中钙化形态和分布特征对良性和恶性乳腺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单纯恶性钙化病变(导管原位癌或导管内癌)检出和诊断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无法替代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化疗作为癌症治疗辅助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但任何脏器恶性肿瘤化疗均会对患者心脏产生一定程度毒性。在治疗过程中对化疗诱导心脏毒性(CTX)进行早期评估,并实行干预性治疗是提高癌症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决定性因素。斑点追踪技术(STE)是近年来兴起定量评估心脏功能技术,且已有大量临床资料和文献证实其对评估早期心脏损害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现对STE评估化疗诱导早期CTX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斑点追踪 超声心动图 化疗 心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