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旨在提高中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53例中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基本资料、首发症状及体征、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以及单纯抗凝与抗凝加溶栓的疗效对比。结果肺血栓栓塞常见的首发症状和体征分别为呼吸困难(90.6%)和呼吸急促(71.7%),主要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基础疾病分别为下肢静脉血栓(37.7%)和慢性阻塞性肺病(45.3%),但其临床表现和除CTPA外的检查结果均缺乏特异性。单纯抗凝与抗凝加溶栓在治疗后一周各监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抗凝组(P<0.05),两周后组间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一周两组间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诊断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多项检查指标综合判断。ECG和SpO2操作便捷、快速、无创,提示当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急促而又与本身的心肺疾病不相称且同时伴有ECG和SpO2改变时,结合其它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肺血栓栓塞应作为首先要确诊或排除的疾病之一。溶栓加抗凝与单纯抗凝对中肺血栓栓塞均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溶栓能明显提高中患者的早期治疗有效率,而对于基础疾病较多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中肺血栓栓塞患者,早期抗凝治疗则更安全可靠。

  • 标签: 中危肺血栓栓塞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预测低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用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评价的价值。方法针对50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包括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测后将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孕妇进行持续随访,观察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和未出血的产妇差异;入选的5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500例产妇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值和未出血的产妇存在一定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预测低产妇产后出血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存在异常的产妇,预测价值较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凝血 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 预测 低危产妇产后出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对护理部确认的80例风险事件进行风险程度的评定及原因分析。结果意外伤害、给药错误、病情观察不及时、静脉留置针问题是儿科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25.0%、15.7%、12.6%、10.6%;以高风险事件居多,占59.4%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2.5%。结论针对儿科临床护理患儿,如要降低护理风险,必须全面分析其原因,按照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使风险发生率得以降低。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风险监控同时重视护龄在2年以下护士的防范教育和培训,加强高危环境的监管和风险监控。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要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症相关危险因素与综合护理对妊症孕妇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了年龄、受教育程度、体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分析了相关危险因素后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危险因素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我院在2015年开始加强药学管理,在实施前后各1年时间内随机选取360例患者(实施前1年为对照组,后1年为观察组),针对药学服务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施药学管理后的取药时间、药物盘点时间及账目符合率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学管理能够改善服务效率并规范管理模式,显著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管理 药学服务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中催乳素水平的异常增高,一般认为血催乳素浓度高于30μg/L(30ng/ml)或880~1000mU/L时应视为催乳素血症。本文旨在探讨催乳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催乳素血症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彩超对其进行检查,分析比较其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中,不完全流产患者21例,彩超诊断符合20例,其准确率为95.24%;滋养细胞病患者15例,彩超诊断符合13例,诊断准确率为86.67%;异位妊娠19例,彩超诊断符合16例,诊断准确率为84.21%;宫腔内凝血者5例,诊断符合4例,诊断准确率为80.00%,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差异不明显,其诊断的准确率极高。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彩超诊断操作简单、无重复性,且准确率极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超诊断 妇产科 急腹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症相关危险因素与综合护理对妊症孕妇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了年龄、受教育程度、体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分析了相关危险因素后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危险因素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症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妊症产妇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和胎儿结局。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更优,不良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妊症患者,給予综合护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子痫发生率,能够有效提升母婴生活质量。

  • 标签: 妊高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子痫发作、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上均有明显优势,观察组发生宫缩乏力、子痫发作、新生儿窒息、手术生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结论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分娩结局,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综合征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胆红素的血症患儿200例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出生并伴有间接胆红素的血症婴儿200例。结果75例新生儿是溶血性的疾病,40例患儿是继发感染所致间接胆红素的血症,40例为外源性母乳性的黄疸;25例是围生因素。结论溶血性的疾病、继发感染、外源性母乳性属于主要原因,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新生儿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病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妊症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64例,第二组30例,第三组10例,在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进行麻醉。第一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第二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第三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三组患者麻醉后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从麻醉起效速度与阻滞效果来看,第一组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平均动脉与低血压发生率来看,其余两组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的发生观测,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妊症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有效,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合适推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采用早期鬼策抗结核治疗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模式,实验组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参数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及治疗时长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52%)相比,实验临床治疗糖尿病伴肺结核总有效率(88%)较高,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给予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规则抗结核 老年 糖尿病伴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在更年期功血患者中的护理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诊断为更年期功血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优化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4w后的护理前后掌握疾病知识调查评分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节优化护理后的4w时,患者掌握疾病知识调查评分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患者综合状态的改善,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优化护理 更年期功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妊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妊症患者62例,分成两组行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9.0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妊症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妊高症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妊症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子痫、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妊症产妇中,可以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子痫的发生机率,促进新生儿健康,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对策在妊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到2018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妊症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身体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同时实验组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妊症产妇血压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用于妊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4例妊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7例。A组给予全面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B组为29.73%,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剖宫产率为8.11%,B组为27.03%,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新生儿的Apgar(阿氏)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妊症患者行临床护理可改善其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 妊高症 并发症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妊症的产妇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收治的78例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有妊症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妊症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妊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妊症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妊症的产妇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优质护理妊高症产妇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