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心肺运动试验对肺动脉高压(IPAH)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IP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年,其中20例患者发生了临床恶化事件。与未发生临床事件(non-CW)人群相比,发生恶化事件组(CW)的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AT)、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氧脉搏(PeakO2pulse)显著降低,无氧阈时二氧化碳当量(VE/VCO2atAT)明显升高。结论PeakVO2、VE/VCO2atAT、静息CI对预测IPAH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心肺运动试验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及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用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其种植方式分组为对照组常规种植,观察组即刻种植,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修复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修复时选择即刻种植的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性高,患者修复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检验金标与酶联免疫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0例肺外结核患者、6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四组对象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免疫检验金标和酶联免疫检验和分析。结果免疫检验金标对肺外结核患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1.67%、71.67%、8.33%、3.33%;酶联免疫对以上患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67%、63.33%、5.00%、3.33%;免疫检验金标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P>0.05),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验金标对痰涂片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2.11%、72.73%均高于酶联免疫的84.21%、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金标与酶联免疫对于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明显,前者准确率稍高,采用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

  • 标签: 免疫检验金标法 酶联免疫法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2015年1月22日-2017年1月22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分别给予一次、多次根管治疗术,探究治疗总有效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的差异性。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7例,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例,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较优,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一次法 多次法 根管治疗术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100例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全年共收治68例,采用传统管理方案,2016年全年收治32例,对高压氧舱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2016年起实施新的管理方案,对2015年、2016年高压氧舱治疗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对比。结果2015年全年共发生高压氧舱治疗相关风险事件14例,发生率为20.6%;2016年全年发生风险事件2例,发生率为6.25%;2016年显著低于2015年(P<0.05)。结论在分析高压氧舱治疗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安全隐患 高压氧舱患者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慢性肾炎血尿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常常迁延难愈,严重时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西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中医认为其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不同医家治疗此病也是各抒己见、百花争鸣,中医药在消减血尿、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治疗中,笔者通过辨证论治配合中医特色疗法,行之有效。

  • 标签: 慢性肾炎 血尿 中医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到2014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98例脾切除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重视营养支持,严格肠道管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疼痛管理,重视健康指导,合理检查用药。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支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支出明显下降(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加快病床周转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脾切除 门静脉高压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电理疗+运动疗法+高压氧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治疗工作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研究组的患儿家属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分(92.09±2.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1±3.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合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儿肢体运动能力及大脑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脑瘫 运动疗法 高压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86例(均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有无PAH,将患者分为PAH组和nPA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86例MHD患者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有36例,发生率为41.86%;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PAH组较nPAH组患者透析龄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及甲状旁腺激素激素(iPTH)水平差异不大(p>0.05);与nPAH组比较,PAH组患者心脏超声提示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主肺动脉内径以及瓣膜钙化比例均增高,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AH在MHD患者中发生率较高;2、透龄长、慢性容量负荷过重、贫血以及左心舒缩功能障碍可能是MHD患者并发PAH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及早发现和干预。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活血化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妇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测定血清中输血前四项的光激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免疫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探讨两者结果的相关性。方法以雅培ECL为参考方法,采用LICA和雅培ECL两种试剂盒分别测定180例患者血清标本,分析两种仪器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种方法检测输血前四项的结果比较,其中HBsAg、抗-TP、抗-HIV、抗-HCV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7.2%、100.0%、10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高,有很好的相关性,LICA光激化学发光适合临床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 标签: 光激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 输血前四项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在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高压氧,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及预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脑损伤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高压力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一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ALHF)患者,高压力无创通气组(40例)及低压力无创通气组(40例)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高压无创通气组HR、MAP、RR、PaCO2、PaO2、pH值、NT—proBNP变化与低压无创通气组比较(P<0.05).高压组有效率95%;与低压组对比(P<0.05)。结论高压力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所在科室的1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4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彩色B超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及Qsv/Qpv值、研究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脾脏厚度及脾静脉内径的关系以及研究组不同门静脉内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及Qsv/Qpv值更高,P<0.05。结论彩色B超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进行检查,可明显发现患者的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及Qsv/Qpv值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彩色B超 肝硬化门脉高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高压氧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38例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高压氧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前后分别应用ALS功能评分量表及ALS患者自我评估问卷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ALS功能评分量表和ALS患者自我评估问卷相比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高压氧 肌萎缩侧索硬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45例,另选自愿参与研究的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脾静脉主干内径与门静脉主干内径。结果门静脉主干内径比较,对照组为(0.65±0.38)cm,观察组为(1.25±0.21)cm;脾静脉主干内径比较,对照组为(1.02±0.26)cm,观察组为(1.49±0.53)cm,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9例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1.4cm上下及脾静脉内径1.0cm上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B超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还可以分析出其脾静脉和脾脏的病变情况,值得在临床借鉴、广泛应用。

  • 标签: 腹部超声技术 肝硬化 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高压氧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4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纯实时光动力治疗;治疗组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高压氧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仅出现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高压氧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 光动力疗法 高压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名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9名,包含患肢下肢16条、静脉性溃疡18处;治疗组患者9名,包含患肢下肢17条、静脉性溃疡19处。对照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换药治疗创面,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水胶体敷料换药治疗创面,并对两组创面的愈合率、换药次数和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溃疡深度及大小均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并在同进行全身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能够促进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不增加患者治疗费用,是比单纯应用水胶体敷料换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更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静脉性溃疡 高压氧 水胶体敷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86例,对照组患者43例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辛伐他汀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