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对护理部确认的80例风险事件进行风险程度的评定及原因分析。结果意外伤害、给药错误、病情观察不及时、静脉留置针问题是儿科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25.0%、15.7%、12.6%、10.6%;以高风险事件居多,占59.4%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2.5%。结论针对儿科临床护理患儿,如要降低护理风险,必须全面分析其原因,按照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使风险发生率得以降低。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风险监控同时重视护龄在2年以下护士的防范教育和培训,加强高危环境的监管和风险监控。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要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旋莨菪碱防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患者84例。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法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托吡卡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消旋莨菪碱滴眼液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的视力、屈光度的变化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为(0.93±0.11)、屈光度为(-0.63±-0.42)D,对照组的视力为(0.58±0.13)、屈光度为(-1.16±-1.02)D,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为1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旋莨菪碱防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调整屈光度,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消旋山莨菪碱 治疗 近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我院在2015年开始加强药学管理,在实施前后各1年时间内随机选取360例患者(实施前1年为对照组,后1年为观察组),针对药学服务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施药学管理后的取药时间、药物盘点时间及账目符合率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学管理能够改善服务效率并规范管理模式,显著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管理 药学服务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彩超对其进行检查,分析比较其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中,不完全流产患者21例,彩超诊断符合20例,其准确率为95.24%;滋养细胞病患者15例,彩超诊断符合13例,诊断准确率为86.67%;异位妊娠19例,彩超诊断符合16例,诊断准确率为84.21%;宫腔内凝血者5例,诊断符合4例,诊断准确率为80.00%,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差异不明显,其诊断的准确率极高。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彩超诊断操作简单、无重复性,且准确率极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超诊断 妇产科 急腹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莨菪碱不同用法对于治疗急性腹痛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腹痛的患者,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38例患者为肌肉注射治疗组,30例患者为静脉滴注治疗组,32例患者为静脉注射治疗组,通过观察这100例腹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莨菪碱的不同用法对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结果肌肉注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静脉滴注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静脉注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8%,三种不同用法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腹痛,莨菪碱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通过静脉注射治疗,有效缓解了病人的腹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山莨菪碱的不同用法 治疗急性腹痛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莨菪碱注射液8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后肢分5点进行肌内注射,连续14d;观察术后即刻、7、14、28d健侧后肢与缺血后肢脚垫温差及术后28d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结果治疗组两侧后肢脚垫温差(1.75±0.18)℃,较对照组(2.57±0.13)℃小(P〈0.05);治疗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中的MVD(4.60±1.50)较对照组(3.33±1.05)高(P〈0.05)。结论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促进的作用。

  • 标签: 山莨菪碱/药理学 缺血 侧支循环/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子痫发作、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上均有明显优势,观察组发生宫缩乏力、子痫发作、新生儿窒息、手术生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结论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分娩结局,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综合征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采用早期鬼策抗结核治疗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模式,实验组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参数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及治疗时长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52%)相比,实验临床治疗糖尿病伴肺结核总有效率(88%)较高,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给予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规则抗结核 老年 糖尿病伴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在更年期功血患者中的护理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诊断为更年期功血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优化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4w后的护理前后掌握疾病知识调查评分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节优化护理后的4w时,患者掌握疾病知识调查评分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患者综合状态的改善,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优化护理 更年期功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其治疗依从性(86.67)%、空腹血糖指标(5.38±0.42)mmol/L、餐后2h血糖指标(6.41±1.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17±0.32)%、并发症发生率(3.33)%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该护理模式极大的减少了产妇分娩的风险。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妊娠期 糖尿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全部患儿均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患儿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患儿蒙脱石散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4d、7d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腹泻 小儿 布拉氏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硝酸异离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开展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硝酸甘油,研究组43例患者同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规范药物治疗后,研究组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8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43例患者中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33/43),组间资料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440,P=0.034)。用药后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为90.7%,较同期对照组更优(χ2=4.914,P=0.02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单硝酸异离酯是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离酯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组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