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输血后3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CO2水平有所升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组织受损,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去白细胞输血 未去白细胞输血 输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Ⅲ组)、缺血再灌注6h后针刺组(Ⅳ组)。制取脾标本,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结果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Ⅲ组和Ⅳ组明显少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Ⅲ组的表达又少于Ⅳ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蛋白的表达在Ⅱ组,Ⅲ组和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抑制大鼠脾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且缺血再灌注前进行针刺预处理这种保护作用更明显。

  • 标签: 针刺 缺血/再灌注 caspase-3 caspase-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沈阳市三所三级医院HIV抗体阳性患者CD4+与CD8+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HI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与白细胞的关联。方法将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的全血标本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CD4+与CD8+T淋巴细胞检测和白细胞数量检测,根据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大小将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并将CD4+与CD8+的比值和白细胞的数值分组进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研究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和白细胞数值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分组数据提示CD4+与CD8+T淋巴细胞数的比值和WBC数量两变量间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结论白细胞数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成正相关,白细胞减低可更简单直观的作为HIV感染患者的监测和判断免疫功能的指标。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T淋巴细胞 白细胞 感染监测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中红细胞的检验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我院进行尿液检查的400例患者的新鲜尿液样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取40例健康人的尿液样本作为对照。统计红细胞检出率,红细胞形态畸形率,平均红细胞体积。结果临床诊断为肾小球肾炎和非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样本中红细胞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红细胞畸形率(97.91%,10.44%)和平均红细胞体积(56.32±9.92μm3,83.52±11.43μ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畸形率和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肾小球肾炎性血尿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尿液 畸形红细胞 红细胞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行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结果心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标签: 心理护理 白细胞去除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确诊断和治疗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0例已经确诊为巨幼细胞贫血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主要由消化系统疾病及膳食异常引起,诊断主要依靠骨髓象检查。结论正确诊断老年巨幼细胞贫血的关键首先是详细的体格检查,简单的血液常规检查即能作出初步诊断,骨髓检查是确诊的依据,巨幼细胞贫血诊断后治疗效果显著,且疗效好。

  • 标签: 老年 巨幼细胞贫血贫血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洗涤红细胞的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统计常德市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中洗涤红细胞发放数据,分析2013-2017年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逐年增长,2017年比2013年增长1751.5U,增长比例达142%。某三甲医院洗涤红细胞用量从2013年的1043U增长到2017年的2587.5U,增长了1544.5U,增长比例达148%。结论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增长迅速,以某三甲医院增长最明显,采供血机构可深入调查,确保临床合理有效输血。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临床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6月间经我院收治的8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8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1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9.9±7.3)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由肿瘤所在的位置决定,本研究中肿瘤位于大脑共77例,位于小脑5例,位于脊髓3例;肿瘤细胞呈多形性,细胞密度高、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可见大片坏死或栅栏状坏死、出现明显的微血管增生;免疫组化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vimentin阳性,Ki-67增殖指数>10%,网状纤维染色阴性。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应据此进行相应的鉴别,从而提高的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采集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例(95.00%)明显高于护理前64例(80.00%),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3例(3.75%)明显低于护理前10例(12.5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患者,采取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治疗性 血细胞分离采集技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形势下,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从某种角度而言,靶向药物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出性的效果。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对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应用研究。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从前人学者的角度出发,对其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归纳,整理成综述如下。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靶向药物 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中心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入的1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经经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疗效进行探究,以期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采取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标本175例,均先给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其后再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种联合检查方式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的阳性率为21.7%(38/175),阴性率为78.3%(137/17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上述指标依次为10.3%(18/175)、89.7%(157/175),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对两种检验方式红细胞形态异常与幼稚粒细胞等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存在假阳性率。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不仅能提升检验的质量,还可做到优势互补。

  • 标签: 血常规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有110例,时间段为2016.1.20-2018.1.20,其中穿孔性阑尾炎31例,化脓性阑尾炎35例,单纯性阑尾炎44例,对三种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分析其检测水平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101例白细胞计数递增,107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递增,106例C反应蛋白递增,94例三者同时递增;对比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CRP、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差异显著,且存在依次递减的趋势,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的意义显著,便于判断病情的发展情况,指导疾病的治疗。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n=90),随机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白红细胞治疗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指标(Hb、RBC、Rtc、TBIL)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实验指标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组间Hb、RBC、Rtc、TBIL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均可改善症状体征且疗效明显,基于价格因素考虑,洗涤红细胞治疗具有优选价值。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去白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