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针对因素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有43例医院感染(6.48%)。深入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比较常规化护理与全程综合护理的影响。结果并发细菌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长时间持续感染、长期应用呼吸机是胸外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中,有332例全程综合护理,医院感染率为2.11%(7/332),有332例常规化护理,医院感染率为10.84%(36/33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且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胸外科应当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医院感染防治重点,临床治疗期间尽量将呼吸机应用时间缩短在72h内、感染时间控制在3d内。全程综合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胸外科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全程综合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方法本文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其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的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4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呼吸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哮喘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呼吸护理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护理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基础,值得予以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呼吸护理 常规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6名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对照组仅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心理护理可以使肝癌患者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肝癌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保健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方法抽选我中心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入的3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孕妇营养状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结论加强营养保健,能够充分供给孕妇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保证孕妇的身体健康,从而确保胎儿从母体吸收足够的营养成分以供其生长发育所需,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 孕妇 胎儿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比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更高、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中溶血现象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体检正常的50例健康者,每个患者取5ml静脉血,放入两个试管,一个划分为对照组,采取规范离心和室温自然分离,另一个纳入研究组,采取规范离心并予以人工溶血,将两组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研究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钾离子等指数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溶血会对血液检验中的某些指数造成变化,所以,在进行血液检测中需严格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储存,以及操作过程等,保证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

  • 标签: 溶血 血液 检验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脑梗死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应当加强日常护理,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降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本文对影响脑梗死病症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干预方法,希望为进一步降低脑梗死二次治疗等情形发生率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脑梗死 复发 影响因素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受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提升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我院对60例门诊和28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血凝试验,对结果可疑病例,由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回访调查。结果220例住院患者,有185例标本合格,合格率是84.09%;60例门诊患者,55例合格,标本合格率91.67%。有30例不合格标本为标本量不足,占不合格总数的75%,8例偏多,占20%,2例凝块,占5%。40例可疑标本回访显示,20例患者正常吃药后接受标本采集,占50%,2例标本长时间放置,占5%,10例抽血不顺利,占25%,8例无影响因素,占20%。结论进行凝血试验时需要对可能造成结果偏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影响血凝试验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的2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行手术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平均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而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得到明显缓解,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等不良状况,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评审对病案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时间段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对收治5000例患者病案资料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对收治5000例患者病案资料实施医院评审管理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满意度、绩效考核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2.50%vs82.50%)、绩效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60%vs1.6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评审对病案管理的影响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果,缩短病案的录入、检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医院评审 病案管理 影响效果 绩效考核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胃癌手术病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胃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即参照组(n=43)和试验组(n=43)。对参照组选择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选择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参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能使患者不良心态情况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护理配合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癌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79例民众,所有受检者均行生化检验,同天抽取静脉血分别制作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对比生化检验结果。结果溶血组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乳酸脱氢酶(LDH)及谷氨酰胺转氨酶(GGT)等指标均低于非溶血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指标均高于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血与非溶血标本尿酸(UA)与尿素(UREA)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干扰,检验工作人员开展生化检验时需严格按规定操作,规避标本溶血,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以便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7.2~2018.3收治10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53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肌肉萎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肌肉萎缩发生率为1.89%,与对照组的11.32%相比明显更低(X2=7.208,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与对照组的83.02%相比明显更高(X2=9.383,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而言,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患者康复结局、防止肌肉萎缩、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折 康复结局 肌肉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内科护理中实施质量管理,分析对内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入组我院56例内科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8例患者行质量管理,纳入对照组的28例患者行常规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实施质量管理,可提升内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内科 质量管理 内科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门诊中药房主要出现的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部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的原因中,未能够对中药饮片不同炮制品给予正确给付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占全部事件的28.60%,其余因素由重到轻分别为中药自身储存存在质量问题(19.00%)、执行处方存在脚注问题(19.00%)、发药未进行明确交代(14.30%)、处方存在错误(7.10%)、中药使用剂量不当(7.10%)以及中药品种混淆(4.80%)。结论根据上文我们可以认为,导致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六种,所以在进行中药调配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促使中药调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以保障中药调配过程的规范和标准,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程度和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中药调配 临床疗效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应用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4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仅采取腹泻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则应用常规腹泻护理结合饮食护理,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实施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护理总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腹泻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饮食护理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患者85例,运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低于对照组19.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长对于儿童接种二类疫苗的意愿及具体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于2017年10至12月、2018年3至5月对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0名家长实施相关调查,研讨家长对于二类疫苗的知晓情况、可接受度、接种需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结果分析二类疫苗被接受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从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即家长对于疫苗接种信息关注度、对于接种服务时间的便利性、对于疫苗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家长眼中预防接种门诊的拥挤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1552名家长(79.59%)有意愿为儿童接种二类疫苗,如果二类疫苗为免费接种疫苗,其意愿率为92.31%(1800/1950)。结论大部分家长在儿童需要接种的二类疫苗问题上是可接受的,而影响二类疫苗的具体因素主要与此疫苗知识的知晓以及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有着一定的关系。

  • 标签: 二类疫苗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泻患儿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针对性的小儿腹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予以优质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化护理干预融入腹泻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患儿康复的进程,促进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优质化护理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