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振动疗法对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脑瘫患儿分为A组10例和B组10例,均按照脑瘫跟腱术后康复流程训练,B组训练中增加振动疗法,均在石膏固定期间进行3周训练。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平衡仪统计。结果两组治疗后踝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P<0.01)。B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振动疗法对脑瘫跟腱延长术后早期治疗重要作用。

  • 标签: 痉挛型瘫痪 跟腱延长术 振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干骨折使用膝肢在院前急救固定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1-10月的54例院前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夹板固定组26例采取传统的夹板固定,膝肢固定组28例采用膝肢外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膝肢固定组疼痛评分(按脸谱评分表)低于夹板固定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固定时间(1.4±0.2)min,短于夹板固定组的(4.0±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使用膝肢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地固定患肢,为转运及抢救赢得了时间,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膝肢具 院前急救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穿刺引流术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传统开颅手术,研究组(34例)接受微创颅穿刺引流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是75.53%,较对照组的94.12%更低,差异统计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社会职能、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以及身体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除了可以缓解患者脑出血症状,同时可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使患者可以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传统开颅手术 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涡轮拔除下颌阻生齿的应用及临床病例。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下颌阻生齿患者并据拔牙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传统手术治疗,高速涡轮组行高速涡轮拔除下颌阻生齿治疗。比较两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高速涡轮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组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高速涡轮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患者行高速涡轮拔除下颌阻生齿疗效肯定,可有效拔除牙齿,加速拔牙进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 应用效果 临床病例
  • 简介:摘要对龙通痹方中各药的抗风湿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本文主要是对龙通痹方及其组方药味的抗风湿效果和部位情况进行了阐述,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信息,希望能够让该药方更好的发挥作用。

  • 标签: 龙钻通痹方 组方 抗风湿 有效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患儿采取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所接收的106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对照比较,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3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叩击的排痰方式,实验组采取机械振动的排痰方式,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48例(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36例(67.92%),实验组咳嗽症状、气促症状、肺部湿罗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取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辅助治疗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振动排痰机治疗,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2.35%(P<0.05);观察组排痰量、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排痰效果显著,并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接受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联合检查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显著高于DCE-MRI和DWI,联合检查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显著低于DCE-MRI和DWI(P<0.05);联合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DCE-MRI和DWI(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诊断乳腺癌中均具有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使用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乳腺癌,能够使检查诊断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适宜广泛应用于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中。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雾化吸入疗法。综合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各组的肺功能指标做出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EV1水平(184.73±15.37)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5.46±19.8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2和Pa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19±0.46)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0.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振动排痰机配合雾化吸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施治,安全可靠,临床症状缓解明显,肺功能恢复迅速,值得推广。

  • 标签: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振动排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