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的消毒及更换频率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内收入的 56例患者,时间: 2016年 11月至 2019年 3月,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 2组(比对组、研究组),每组收入 28例, 2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呼吸机消毒频率,比较最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组患者呼吸机管路不同部位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 VAP发病率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显著低于比对组, P< 0.05。结论:对于 ICU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呼吸机管路 1次 /d,间隔 3d更换的消毒频率,其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消毒频率 呼吸机管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以期减少此类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78名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口腔护理加口洁措施,对照组仅采取口腔护理措施。在操作前、操作后及操作后3h进行口腔分泌物采样,并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程度、口腔感染率、VAP发生率及口腔分泌物的菌落总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维持较长时间,实验组患者口腔异味、舌苔厚度、口腔感染率及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口腔分泌物在采取相应操作干预后均明显下降,对照组3h后菌落总数回升至操作前水平,实验组3h后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取口腔护理加口洁措施可有效减少口腔感染率,并能降低VAP发生率,对上述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口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联合不同浓度洗必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别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包括3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每隔6小时给予1次口腔护理干预,然后A组患者给予审理盐水进行冲洗,对B、C和D组患者分别给予浓度为0.06%、0.12%和0.20%的洗必泰冲洗液进行冲洗。观察四组患者的口腔异味、VAP发生概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口腔异味的发生率A组患者最高、B组患者其次、C组患者再次、D组患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VAP发生率A组患者最高、B组患者其次、C组患者再次、D组患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D组患者最高、C组患者其次、A组患者再次、B组患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采用高浓度的洗必泰溶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口腔异味的发生率以及VAP的发生率,但是也会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进行应用。

  • 标签: 管管插管患者 口腔护理 洗必泰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MP肺炎患儿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儿在经过对症全面的护理后,均成功治愈,无患儿出现死亡事件。结论对MP肺炎患儿应用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出现并发症事件的概率,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护理措施 患儿
  • 简介:摘要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中临床特点、肺外表现、X线表现、微生物学检测、重症特点,做简要分析,并提出误诊问题的存在,并分析误诊主要原因,而后探讨了几种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包括小儿的药物指导、心理、呼吸道护理、出院指导、患儿家长的指导和院外的健康讲座等。结果对照组经一般护理,治疗有效率70%,治疗组经整体护理,有效率9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护理中,经整体护理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所有患者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同时给予雾化、拍背、吸痰等辅助手段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92例患儿全部治愈康复出院。结论悉心的护理能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防止重症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体会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比分析肺炎型肺癌、大叶性肺炎的CT征像,旨在提高对肺炎型肺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择取我院2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影像学资料(CT征象对照分析)、病灶分布、治疗后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磨玻璃样改变、小结节影、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等方面CT征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灶分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叶间裂膨隆的CT征象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肺炎型肺癌有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风险,在有疑虑时需要通过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大叶性肺炎 CT征象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门诊治疗与护理方法、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1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74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本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儿在治疗和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用药中出现14例轻度肠胃道反应;咳嗽消失时间为(4.21±1.05)d、退热时间为(3.04±1.12)d。结论在小儿MPP门诊治疗中,配合系统、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病情转归,促进患儿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门诊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本组80例患儿痊愈78例,显效2例,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患儿危害很大,早期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疗效显著,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的6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回顾患儿的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实验室检查,有28.13%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有21.88%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有39.06%的患儿血沉增快,有10.94%的患儿心肌酶谱增高;X胸片检查显示,54.69%有云雾状阴影,37.50%存在肺门周围炎,7.81%有支气管炎;我们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6.88%,共有30例治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比较高的有效率,临床中因为患儿症状缺乏典型性,因此要对患儿的症状,病史进行了解,结合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再进行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治疗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中西医联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及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则接受中西医联合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其临床效果更好,有效治愈率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相关生理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其体症的相关评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满意度更好。结论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联合 临床疗效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是目前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并且可导致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系统及皮肤的病变,常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是儿童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MP感染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每3-7年流行1次。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多见于年长儿童,发病率正逐年升高,且流行间隔在缩短,有越来越低龄化趋势。同时难治性或重症病例明显增多,尤其是学龄儿童,可表现为肺不张、胸腔积液、肺脓肿及坏死性肺炎,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甚至迁延不愈,成为儿科医生非常关注的临床问题。本文对MPP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肺外损害、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进展等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家长在焦虑、疾病不确定感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还可减轻患者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 儿科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病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治疗后患儿发病症状以及并发症基本消失。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患儿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治愈效果明显,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患儿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对症处理以及心理、饮食、用药、呼吸道护理等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儿经治疗和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5~16天,平均(7.6±1.3)天。结论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于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 支原体肺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的临床途径及其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MPP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儿皆在2015年6月1日~2016年6月1日之间收治,对照组实施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以此为基础,实验组加用匹多莫德颗粒进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复发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是77.14%,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是94.28%;随访2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是20.0%,实验组的复发率是5.71%;对照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持续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皆比实验组长,两组相比,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MPP患儿治疗采取阿奇霉素序贯法和匹多莫德颗粒联合治疗的途径,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 治疗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病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治疗后患儿发病症状以及并发症基本消失。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患儿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治愈效果明显,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患儿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檢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每组30例。采集所有患儿标本送检,比较三组患儿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合并腹泻23例,其中用药前9例(30.00%),用药后14例(46.67%);学龄前组合并腹泻15例,其中用药前7例(23.33%),用药后8例(26.67%);学龄组合并腹泻10例,其中用药前2例(6.67%),用药后8例(26.67%);婴幼儿组用药前后合并腹泻情况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婴幼儿组用药前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用药后,真菌性肠炎例数明显低于用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主要与机体免疫力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腹泻 肺炎支原体肺炎 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