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纤维蛋白血症与介入后咯血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方法纳入因大咯血入住我中心并接受介入治疗患者14例。依据术前是否使用血凝酶分为血凝酶组和非血凝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咯血情况及血液中纤维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血凝酶组患者有5例术后发生咯血P=0.021。血凝酶组患者术后血液中纤维蛋白明显下降P<0.0001,非血凝酶组患者术后血液中纤维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94。结论使用血凝酶导致低纤维蛋白血症可能是导致介入治疗后仍咯血的重要原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内输血量>3500mL后纤维蛋白(FIB)与血小板(PLT)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3例择期手术患者,24h内输血量超过3500ml,分别于输血前、后,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当24h内输血量超过3500mL时,FIB与PLT均有显著下降(P<0.05),TT、APTT、PT延长(P<0.05)。结论当患者大量输血后,非常容易出现纤维蛋白溶解及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情况,对此,需及时做好动态监测,且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规避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Fbg)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2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52例。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的含量以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CT),血小板比积(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中纤维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PLT低于对照组(P<0.05);MPV、PDW、P-LCR高于对照组(P<0.05);PCT无明显差异。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及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参数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抽选正常人24例为对照1组。检测三组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指标。结果对照2组与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1组(P<0.05);而对照2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指高于观察组(P<0.05)。入院第一天,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指标低于对照2组(P<0.05);而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指标逐渐趋于正常值。入院第一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低于对照2组(P<0.05);而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指标逐渐趋于正常值。结论纤维蛋白与D-二聚体可作为检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主要指标,由于鼻咽癌患者极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进而诱发继发性纤溶亢进和血栓栓塞,所以,对纤维蛋白与D-二聚体指标加强检测,可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纤维蛋白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纤维蛋白变化。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止血平均耗时;治疗前后患者纤维蛋白;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平均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纤维蛋白,加速纤维蛋白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冻干粉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效果 纤维蛋白原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2例,其中65例证实有转移,37例无转移。以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其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和凝血全套的检测。结果(1)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PLT、D-D、FIB分别与未发生转移的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肺癌患者的PLT、D-D、FIB的水平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发展。

  • 标签: 肺癌 血小板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患者中抗原纤维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硬化患者,共计100例患者,2016年2月~2017年2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阶段,对所有患者予以血清学检测,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抗原纤维蛋白抗体进行有效检测。比较抗原纤维蛋白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之间的人口学特点、抗原纤维蛋白抗体患者与临床表现、系统性硬化患者自身抗体、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结果抗原纤维蛋白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之间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抗原纤维蛋白抗体患者在弥漫型皮肤受累、肺动脉高压方面存在密切关联性,并且,与抗UI-RNP抗体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在轻度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结论抗原纤维蛋白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硬化患者,更易引发肺动脉高压和弥漫型皮肤硬化情况。

  • 标签: 系统性硬化 抗原纤维蛋白抗体 临床意义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降钙素与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以及42例健康体检儿童(即为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6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有40例患儿为轻度炎症(即为一般感染组)、有26例患儿为重度炎症(即为重症感染组),比较三组儿童降钙素(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差异。结果入院时重症感染组患儿PCT、CRP最高,且依次高于一般感染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持续治疗72小时后重症感染组患儿PCT、CRP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PCT、CRP检测含量呈正相关,因此检测患儿PCT、CRP对判定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CT CRP 感染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的检验指标中血清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和5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三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健康组;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感染组、健康组、病毒感染组。结论感染性疾病的检验指标中血清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对其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血清降钙素还对感染性疾病的类型有判定作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孕妇胎膜早破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8例胎膜早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2组,A组50例患者,B组48例患者。收集孕产妇全血、胎盘、宫颈分泌物等组织标本,检测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宫颈分泌物一般细菌培养。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在胎膜早破组(A1组足月、未足月B1组)孕妇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71%、63.64%,明显升高。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胎膜早破早期病因学诊断和预防工作。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胎膜早破 足月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6例非血流感染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和浓度等检测结果情况,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的降钙素浓度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结论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于血流感染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能较大幅度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培养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降钙素、心肌酶的联合检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0例健康新生儿,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研究对象进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心肌酶的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其心肌酶指标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心肌酶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新生儿,通过这几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实现对高胆红素血症的筛查。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心肌酶 联合检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降钙素、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在检验小儿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发热的儿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最终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非细菌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50例,对三组患者降钙素、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检测的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ESR、WBC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CT和ESR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的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的CRP和WBC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检测指标对炎症检测敏感度为100%。结论PCT、CRP、ESR的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小儿发热的诊断率,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的判断原因,该检验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感染性疾病重症患者96例,其中48例病毒感染患者命名为病毒感染组,48例细菌感染患者命名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三组人群进行检查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分析各项检查的应用效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WBC的阳性率以及具体数据均远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PCT、CRP、WBC检测均能准确反映细菌感染重症患者的身体指标数据情况,与正常人群、病毒感染人群有明显区别,联合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判断准确,可以向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推荐。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35例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的对照组和35例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34例,修复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修复成功28例,修复成功率为80.00%;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评分(95.39±2.74)分高于对照组的(75.67±3.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更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84颗)口腔修复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8例(42颗)和对照组38例(42颗),对照组患者采用铸造金属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62.13±16.72)min,短于对照组的(104.50±25.64)min,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68.42%,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的26.32%,治疗满意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修复效果良好,可提高修复成功率,缩短修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和认可,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6月~2017月9月我院经口腔修复的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取预成纤维桩材料治疗,B组采取可塑纤维桩材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总体满意度、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结果A组修复有效率为91.51%,显著高于B组(78.95%);A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2.86%,显著高于B组(81.43%);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00%,显著低于B组(22.86%);A组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平均为(72.49±16.82)min,明显低于B组(98.25±21.37)min(P<0.05)。结论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对比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含量水平与患者糖尿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其操作简单,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医学参考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和降钙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27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且显示健康的56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PCT水平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测得的PCT、PLT和DD等指标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AT-III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与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对患重症肺炎的儿童做出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MRI等其它检查则被认为是进一步补充的检查手段对缺乏特异性的病灶要进行微创活检来定性。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将成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向。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影像学诊断 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