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脂各组分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平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4月-10月于我科进行体检的患者90例,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TC、TG、HDL-C、LDL-C、血清肌酐和血尿酸等。均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等情况,检查颈动脉超声,计算斑块积分,结果根据血浆中中性粒细胞的水平进行三分位法分为三组,低值组(<3.802*109)、中值组(3.802-6.724*109)、高值组(>6.724*109),三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血糖、血尿酸、脂蛋白α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见表(2),可见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受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影响。结论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受到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影响,甘油三酯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同时高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组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积分明显增高。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计数 动脉粥样硬化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中性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是更年期妇女,总数量为100例,以自愿平分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研究例数一样,均是50例,对照组应用安慰剂予以治疗,实验组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雌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上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雌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其它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可使其血脂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状态,对于预防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保健 更年期妇女 性激素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测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NGAL(脂质运载蛋白)重症患者AKI(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的诊断。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ICU病房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60例。A组伴有AKI疾病,B组未伴有AKI疾病,监测其不同时间的血清NGAL浓度、CysC(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和SCr(血清肌酐)浓度,用以评估AKI早期诊断效果。结果A组术后各时间的血清NGAL浓度均高于术前,CysC浓度于术后12h与48h明显高于术前,SCr浓度于术后48h明显高于术前,对比有差异(P<0.05)。B组各时间的上述指标对比均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NGAL浓度在患者术后6h便会明显升高,其对AKI的预测价值较佳,且预测时间早于其他指标,可于AKI早期进行疾病诊断。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 NGAL 重症患者 AKI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有110例,时间段为2016.1.20-2018.1.20,其中穿孔性阑尾炎31例,化脓性阑尾炎35例,单纯性阑尾炎44例,对三种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分析其检测水平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101例白细胞计数递增,107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递增,106例C反应蛋白递增,94例三者同时递增;对比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CRP、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差异显著,且存在依次递减的趋势,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的意义显著,便于判断病情的发展情况,指导疾病的治疗。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 简介:摘要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医院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质量水平,是医院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分析了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常见的两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科研经费 医院 经费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药师对尘肺患者进行宣教的工作模式,以抗菌药物、中成药、抗结核药物、吸入剂合理使用四个方面为切入,辅以心理疏导,宣传健康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尘肺患者进行宣教,督促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延长住院间隔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尘肺患者 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选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27种进行试验,阳性对照用组胺,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120例燥红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布按照变应原皮肤刺试验步骤操作,读取试验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1种变应原引起过敏者42例,占35%,2种及以上78例,占65%。其中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以对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例(65.83%)和78例(65%)。结论燥红质患者多数有2种及以上变应原引起,其中螨类是本地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的变应原。

  • 标签: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 燥红质
  • 简介:在本校2005、2006、2007年级检验本科班学生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的切入,教学中强调试剂研发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研发意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建立了试剂研发的意识,初步具备试剂研发的能力。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切入,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打下坚实基础,提高了临床生化检验教学质量。

  • 标签: 试剂 研发 科研素质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的病患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对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展开探讨分析。结果药师可根据患者及临床的实际状态与需求来决定抗菌药指征使用的必要性、抗感染治疗策略制定的必要性、重点关注病原学检测与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监测、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作为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结论患者通过在临床药师介入参与抗感染治疗后,接受临床药师针对性的用药监护策略,可有效避免患者在用药方面上的错误,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药学监护切入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电针与刺放血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康复组与研究组,康复组患者接受临床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电针与刺放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实际疗效明显好于康复组,且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得到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数据分析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脑卒中之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其电针与刺放血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点刺放血 吞咽障碍 电针 效果
  • 简介:针对目前供生物技术专业所使用的免疫学教材的不足,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提出免疫学教材内容应有别于医学免疫学,教材编写应以免疫系统为主线、免疫应答为中心、以服务生物产业为导向,从五个方面对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材的编写,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为编写有生物技术专业特色的其他教材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技术专业 免疫学 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拔牙位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的应用效果以及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60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拔牙应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应用拔牙位保存技术,分析两组临床指标、种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种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患者中应用拔牙位保存技术,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成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利用核酸酶免疫试验中探针的熔解温度差异检测已知突变位的方法.方法:目的靶基因经扩增后,5'末端标记洋地黄毒苷(digoxigenin,Dig)的等位基因探针与已结合在酶标板上的扩增产物杂交,其杂交的探针-DNA二聚体的碱基错配与未错配之间存在变性温度差异.选择适宜的熔解温度进行已知突变位的检测,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标记探针进行识别、放大和结果判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熔解温度为37℃时,扩增产物的加样量为5μl/孔和检测探针加入量为10pmol/孔时所测得A450值为0.800~0.923.等位基因检测探针的熔解温度为53℃,P1、P2与靶DNA结合率分别为86%和16%.当P1、P2按不同比例杂合时,其与结合率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r=0.9985).从8例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检测中证实1例酪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VDD)突变、3例野生型,其余4例可能是杂合型突变.结论:本法具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且其突出的特点是能检测出标本中杂合突变所占的比例,间接反映出患者体内突变的类型和比例.这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核酸酶 免疫试验 探针 熔解温度 检测 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部痛复方当归中药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肩周炎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肩关节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联合复方当归中药注射液肩部痛注射,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活动障碍、关节痛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而言采用复方当归中药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肩部压痛点 康复训练 复方当归中药注射液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患方面的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新环段。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脑瘫儿出生或者因病困扰,脑部是控制全身的最重要的器官,是全身的总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控制着全身的动作,包括四肢,患有脑瘫的孩子一般四肢都不能灵活运动,而四肢运动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医疗水平有限,脑瘫患儿只能在生病的情况下无法改善并康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智能康复系统,而且现在也处在临床应有阶段。这个系统的名字叫做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此系统应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虚拟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采用物物相连、集中管理的理念,让婴儿如同置于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一般,身临其境地接受治疗,让婴儿在视觉享受中肢体运动来强化训练。本文通过探讨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为国家的医疗行业做贡献。

  • 标签: 智能康复系统 临床 肢体 虚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在牙槽窝位保护中成骨效应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对9只1岁大耳白家兔进行编号,按照编号奇偶数将其分成对照组(1号、2号、3号)、胶原蛋白膜组(4号、5号、6号)、明胶海绵组(7号、8号、9号)3个组别。拔出3组家兔下颌右侧切牙,对照组直接缝合,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分别于牙槽窝内填充适宜尺寸的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后缝合。术后8w处死。观察家兔拔牙窝恢复状况、牙槽窝相对骨密度、牙槽窝成骨效应。结果术后8w时,三组家兔拔牙窝均未见红肿或填塞材料外露,对照组1只兔子见局部轻微凹陷;对照组相对骨密度略低于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家兔骨小梁成熟度偏低,牙槽窝多以脂肪组织填充;胶原蛋白膜组出现明显纤维性成骨现象,牙槽窝内见粗大骨小梁,且数量较多。明胶海绵组有新生骨形成,成骨细胞呈网格状,骨小梁粗大,成熟度较高。结论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均可用于牙槽窝位保护,改善成骨效应。

  • 标签: 牙槽窝 位点保护 成骨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注射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关节积液量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与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两点注射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对身体内的各脏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伤害尤为严重。通过临床发现,虽然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都会给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多种多样,临床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医生应该充分重视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严重性,并有效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 损害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CO2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门诊瘢痕疙瘩患者100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以及在此基础上联用CO2阵激光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随访6个月,调查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和6个月复发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CO2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好,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疗后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皮损内注射 CO2点阵激光 瘢痕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