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针分离粘连与冷刀分离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n=25)及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电针分离术,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月经改善情况以及宫腔粘连复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0.05);研究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为8.00%,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为24.00%(P>0.05);研究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电针分离宫腔粘连相比,采用冷刀分离宫腔粘连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月经恢复情况佳,粘连复发率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电针分离 冷刀分离 疗效比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腔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宫腔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宫腔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术前宫腔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宫腔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盆腔粘连细化评分在腹腔镜诊治粘连性不孕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就诊的粘连性不孕5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分析不同黏连程度的患者既往病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根据盆腔粘连细化评分,本组54例粘连性不孕患者中,轻度盆腔粘连20例(37.0%),中度粘连18例(33.3%),重度粘连16例(29.6%);轻、中度粘连和重度粘连者妊娠率分别为65.0%、50.0%和31.3%;轻、中度粘连者盆腔炎发生率低于重度粘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中度粘连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粘连者自然宫内妊娠率、1年内宫内妊娠率均高于重度粘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粘连和中度粘连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粘连细化评分对盆腔粘连的范围及程度的评价客观、全面,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可更为有效地预测术后妊娠率。

  • 标签: 盆腔粘连细化评分 腹腔镜 粘连性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粘连松解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出血量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42例采用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治疗组和36例采用保守治疗方式的保守治疗组。对两组患者以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包括治疗效果、平均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0%,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的3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平均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手术治疗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为4.76%,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非手术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总结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患者60例的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发生手术或护理并发症。月经改善者57例,粘连分离后再次粘连3例,临床成功率达95.0%(57/60)。结论详细地、全方位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宫腔粘连手术成功重要保证。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总结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患者60例的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发生手术或护理并发症。月经改善者57例,粘连分离后再次粘连3例,临床成功率达95.0%(57/60)。结论详细地、全方位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宫腔粘连手术成功重要保证。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粘连肠梗阻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程度及止痛药使用率;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自主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粘连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程度及止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自主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粘连发生率为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8%),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运用于老年粘连性肠梗阻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 腹腔镜 胃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结果腹腔镜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仅1例发生肠管浆肌层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5.00%vs30.00%)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通过严格的患者选择,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采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腹部创面少、创口小、腹腔干扰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复发率。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治疗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17.2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颈粘连的临床效果较好,适于广泛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气囊扩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注药(即药物经过咽鼓管鼓室进行药物注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有71耳需要进行鼓室注药治疗需要进行治疗的患者在鼻咽镜下采用直径为1mm的塑料导管从患者的咽口导入,作为咽鼓管的扩张,通过导管像鼓室进行药物注射,药物成分为地塞米松和a-糜蛋白酶,每周进行药物注射两次,一个半月为一个治疗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对患者的鼻窦和鼻咽炎症病变做相应的治疗处理。有粘连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听力测试,发现患者的听力提高10-19dB的有28耳,有16耳听力提高20-29dB,有12耳听力提高30dB及以上,听力无明显改善的有15耳,有效率为78.87%,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鼓室注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且此种治疗方法创伤小,经济适用,适合广大患者。

  • 标签: 粘连性中耳炎 鼓室注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于预防多次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既往流产次数≥2次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74例;在行人工流产术后,对照组予口服抗生素及益母草胶囊做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术后通过无菌宫腔导管注射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3-4ml至宫腔底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复潮较快,手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较短,手术后出血量较少,出现宫腔粘连的比例较小。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不仅月经复潮快,阴道出血量减少及出血时间缩短,且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减少,无不良反应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没有其他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透明质酸钠凝胶 人工流产术后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乙状结肠粘连与直肠癌患者的相关性,为下一步科研提供事实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肿瘤距肛缘2-15cm的100例直肠癌患者手术视频及2016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抽取23例尸体解剖资料,将数据进行X2相关性检验。结果乙状结肠粘连与直肠癌明确相关,统计学X2检验(p<0.05)。结论乙状结肠粘连可能为直肠癌发病的解剖学原因,值得进一步展开研究。

  • 标签: 乙状结肠粘连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选取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借鉴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经宫腔镜、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宫腔粘连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采取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进行扫查,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宫腔镜对宫腔粘连的检查结果。结果一共60例宫腔粘连患者,其中轻度粘连41例,重度粘连19例。二维经阴道超声诊断率分别为25例、14例;三维经阴道超声诊断率分别为33例、18例;宫腔镜诊断率分别为41例(100%)、19例(100%)。三种检查方法对比,三维经阴道超声、宫腔镜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二维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漏诊率方面,三种检查方法对比,三维经阴道超声、宫腔镜的漏诊率明显低于二维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的漏诊率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共60例患者,膜粘连5例,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其他均为平滑肌、纤维组织、少量内膜的粘连病变。结论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腔粘连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操作方便,能够清晰地显示宫腔结构,有助于对宫腔粘连的病变特征进行诊断。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粘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16例宫腔粘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类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86例(74.14%),有效20例(17.24%),无效12例(8.62%),并发症2例(1.72%)。结论宫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应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等子宫操作,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预防宫腔粘连

  • 标签: 人工流产 宫腔粘连 宫腔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最近两年收治的86名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卵巢和中枢神经引起的月经异常,运用宫腔镜来切除宫腔粘连组织,同时要在宫内放置透明质酸钠药物实行预防,避免出现粘连的复发,术后患者接受常规的预防感染治疗,口服安宫黄体酮片、补佳乐来。术后观察分析患者的月经量、妊娠、痛经和次数等。结果上述患者中除了5名重度粘连的患者在手术时实行宫腔腹腔镜联合治疗之外,其他患者实现了一次宫腔镜手术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经过随访得知,72例存在月经明显减少现象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13例月经量减少患者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36例腹部疼痛患者术后腹痛消失,其中13人自然怀孕。结论宫腔粘连患者接受宫腔镜分离技术成熟,手术成功率较高,除重度粘连等患者需要配合腹腔镜来完成,一般的宫腔粘连能够使用宫腔镜分离术来治疗。宫腔镜分离术的比较安全,且患者在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后恢复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效果分析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宫腔粘连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检索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医院妇科病房以宫腔粘连为主诊断儿收入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15例,分类统计相关病史、及高危因素。结果因妊娠相关疾病而进行宫腔手术,可以认为是宫腔粘连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从预防角度看,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妊娠,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流等宫腔操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科学避孕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宫腔粘连 高危因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