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拔牙联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义齿美观修复患者中选出1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术,不安装临时义齿;观察组行创拔牙术联合牙龈成形术,对比两组的牙槽突变形态分级等。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牙槽突形态改变情况好于对照组,被吸收部分相对更少P<0.05;且观察组的龈缘形态方面表现为扇贝样的概率93.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71%,P<0.05。结论创拔牙与牙龈成形术联合起来应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牙槽突形态和龈缘形态,利于二次义齿美观修复的顺利开展,值得推广。

  • 标签: 义齿美观修复 微创拔牙 牙龈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2组(n=40),分别采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康复,没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前柱高度(81.2±12.3)mm、中柱高度(83.5±12.6)mm以及活动能力评分(1.3±0.23)分等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的(74.2±11.3)mm、(76.3±11.8)mm、(1.5±0.4)分,(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但是后凸成形术有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分别为其采用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为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cobb角、椎体压缩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其cobb角、椎体压缩率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降低其椎体压缩率与疼痛度,缩小cobb角,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临床疗效更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穴位注射是临床常见、运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要注意“辨析”运用,特别是对辨病、辩证、辩经、辩穴、辩药、辨虚实等方面给以重视。结合临床治疗,探讨在穴位注射疗法运用时,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医疾病证型,经络的虚实,疾病的归经,穴位的特性,药物的偏性,穴位注射针刺时的补泻,以及穴位注射与其它疗法的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穴位注射的配伍运用,结合、吸收、融合中西医注射刺激和药物作用以及针刺和药物的交互作用以及穴位的特性和配伍共振作用,会取得倍增效应。

  • 标签: 穴位注射法 临床运用 辩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使用护理配的具体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7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给予病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护理前后JOA下腰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护理前,两组病人JOA下腰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护理后,观察组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4.29%和7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使用综合性护理能提升病人腰椎活动能力,整体治疗护理效果良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微创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成形术治疗的尿道狭窄患者临床围手术期护理当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28例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成形术治疗,根据单双号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少于传统组,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对象,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尿道狭窄且接受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方式选择而言,给予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尿道狭窄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成形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联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的比较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液注射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B组采取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皆有一定下降,但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皆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参麦注射液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效果;手术消耗时间、手术出血总量;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效果和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手术消耗时间、手术出血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椎体高度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术后椎体高度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相当,均可有效缓解疼痛,骨水泥渗漏发生相当,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出血和手术耗时更少,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则更好恢复了椎体高度。

  • 标签: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当中,将垂体后叶注射液与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当中选择9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治疗的不同方案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产妇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改良组产妇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结果改良组产妇接受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用药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中,产妇同时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以及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较好,两药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垂体后叶注射液 产后 出血 效果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 简介: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为肠外营养的添加剂,10ml能满足成人每天对铬、铜、锰、钼、氟、碘和硒的基本和中等需要,维生素C注射液为无色至黄色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6个原子的酸性多羟化合物,参与机体代谢。

  • 标签: 注射剂 痕量元素/药理学 抗坏血酸/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肠道感染治疗中应用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用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肠道感染患者,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比组(n=44)和观察组(n=44),对比组实施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依替米星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对比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依替米星及左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在急性肠道感染中的应用,前者效果更为理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依替米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肠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金纳多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疏血通注射液作治疗药物,观察组选择金纳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18%>72.73%);观察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金纳多注射液作其首选药物,其治疗效果较疏血通注射液而言更为显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肾功能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金纳多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 慢性肾衰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病症,就目前而言,其已经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主要临床特点有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等,该种病症大大增加了骨折危险性;相关文献资料显示,70岁之上的老年人群极易发生脊柱骨折;此次研究主要就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相关临床方面进行文字阐述。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方法将两种注射用伏立康唑分别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后测定PH值及性状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配伍后性状及PH值无变化,另外0.9%氯化钠注射液内的伏立康唑20min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h后会出现浑浊,药物析出结晶,含量下降。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效果稳定,可避免出现结晶。

  • 标签: 注射用伏立康唑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性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教学工作开展当中,信与课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儿科专业74名学生进行分析,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教学方式为传统教学,研究组学生则接受课与信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方式教学后的成绩情况以及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对于教学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学生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科教学方式的选择而言,将信与课结合应用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儿科 微信 教学 微课 满意度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8月期间出院病历共1407份,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1407份出院病历中共包含中药注射剂442例次,运用率达到31.41%,而不合理用药共计159例次,相应不合理率为35.97%,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不当、超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没有适应证、混合配伍、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疗程过长等几个方面。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用药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性至关重要。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睑成形术的术式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门诊12654例美容手术中5173例重睑成形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通过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术式,以了解不同术式的效果。结果通过临床5173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术后随访,发现不同的人群虽可以给予不同术式的选择,但仍以切开重睑成形术效果最佳。结论切开重睑成形术效果最确切可靠、持久,供临床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时期)收治79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为对照组,我院将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应用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时期)收治另83例脊柱骨折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独立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7%,对照组为67.09%;对照组发生7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86%,实验组为0%。实验组患者FIM、ASIA、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性、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三年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100例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随访三年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狭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三年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卒中再发率以及狭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灌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年的脑灌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DL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脑灌注情况,同时长期效果安全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脑灌注 再狭窄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