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于癫痫患者磁共振检查效果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磁共振检查4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这磁共振检查效果及护理满意。结果对照组检查成功率为86.4%,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5.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为100%,明显高对照组的81.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癫痫患者行磁共振检查中,显著提高了检查效果,保证图像质量,利于临床治疗,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癫痫 磁共振成像 检查效果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各60例,对比2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QCC小组活动对康复科病人健康教育知晓及健康教育满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康复科QCC小组活动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2月)及实施后(2017年3月~2017年8月)各接收的6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活动实施前后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及健康教育满意进行评价。结果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总体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实施前的71.67%上升为91.67%,P=0.005,目标完成为109.11%,目标进步为27.91%;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满意由实施前的85.00%上升为98.33%,P=0.008,目标完成为148.11%,目标进步为15.68%。结论对康复科病人实施QCC小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及健康教育满意,值得推荐。

  • 标签: QCC小组活动 康复科 健康教育知晓率 健康教育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在产房护理中,对难产、护理满意、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6.03.02日-2017.10.02日在本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分成100例/组。对照组常规产房护理,观察组综合产房护理。比较2组难产、护理满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难产(1.00%)、新生儿窒息率(4.00%)都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98.00%)更高(p值<0.05)。结论实施产房综合护理,可以使难产风险、新生儿窒息风险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产房护理 难产 新生儿窒息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综合护理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7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满意度。结果①满意度观察组为94.7%,高于常规组的52.6%,(P<0.05)。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为23.6%,常规组高至39.4%,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行人性化综合护理后,护理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综合护理 糖尿病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用颏下岛状皮瓣的治疗方法的恢复情况来分析颏下岛状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5日我们在我院选取30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对这3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回顾和后期恢复的跟踪了解。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后期跟踪采访了解患者对颏下岛状皮瓣恢复结果的满意度。结果30例患者中有29例皮瓣完全成活,有1例患者皮瓣坏死,经过清洗后又重新长出胚芽,有6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放疗,我们对术后的患者进行半年到三年的跟随观察。患者对颏下岛状皮瓣的修复和恢复效果非常满意,在术后他们并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并且面部肌肉恢复特别好,并没有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语言交流,这也就更能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给予了颏下岛状皮瓣极大的肯定,颏下岛状皮瓣在临床中具有创伤小、成活高、手术简单等特点。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临床应用 患者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产妇难产、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1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难产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产生出血量及护理满意。结果研究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分娩采取优质护理,加强产前及分娩指导,心理干预,能减少产妇难产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促进分娩成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分娩 难产率 新生儿窒息率 产后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邵阳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管理以及相应治疗,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多层随机选择邵阳市年龄大于18周岁的常住居民6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和治疗,通过实验室测量居民的血糖水平,统计居民糖尿病患病。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600例居民中,有90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82人知晓自己患有此病,知晓为91.1%;64例患者实施相关治疗,治疗为71.1%,其中20例患者采用运动方案治疗,占总数的22.2%,30例患者控制饮食,占总数的33.3%,通过药物治疗患者68人,占总数的75.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14.4%。糖尿病知识知晓,患病群体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此外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知晓、相关并发症知晓,患病群体也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邵阳市居民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患者血糖控制、治疗知识的知晓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和死亡

  • 标签: 邵阳市 糖尿病 患病率 知晓率 管理率 治疗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压力性损伤的防范作用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n=40)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压力性损伤发生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增强护理水平。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手术昏迷 综合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的入院先后顺序,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则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98.31%)、护理总满意(96.61%)、健康教育知识掌握(93.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升了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初产妇 母乳喂养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9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 标签: 延续护理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灌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聘入的4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育,观察组应用品管圈理论进行培育。对比两组工作后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差错,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给予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护理 循证护理 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的入院先后顺序,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则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98.31%)、护理总满意(96.61%)、健康教育知识掌握(93.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升了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初产妇 母乳喂养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和投诉的控制作用。方法以30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预警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比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投诉满意度。结果预警性组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均远低于参照组,且前者投诉远低于后者,总满意远高于后者,对应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也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改善其满意度。

  • 标签: 预警性护理管理 住院患者 护理不良事件 投诉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感染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00名,护理人员将10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加强系统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简单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感染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受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20%),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6.93±2.32)高于对照组接受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2.20±2.63),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经过分析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化护理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 感染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饲管理流程对老年患者预防误吸护理管理中误吸及鼻饲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7.4日至2017.7.4收治的老年患者,将10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将实施常规鼻饲护理管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鼻饲管理流程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老年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误吸、鼻饲并发症发生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预防误吸护理管理中采用鼻饲管理流程能够促使误吸、鼻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降低。

  • 标签: 误吸护理管理 鼻饲管理流程 误吸率 鼻饲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增高的因素,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500例,对其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病历进行分析,对产妇为何实施剖宫产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再制定相应降低剖宫产的措施。结果发生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胎儿因素;②产妇因素;③社会因素,并给予产妇加强预防干预的措施、加强心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对产妇在产前加大相关知识水平宣传的力度,充分了解产妇的病情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分娩前应对产妇是否符合剖宫产的指征进行控制,能减低剖宫产,但是需要产妇和医生的共同配合。

  • 标签: 剖宫产率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性。方法在急诊科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分析腕带在急诊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并实施。活动前后对比成效。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法,急诊患者腕带佩戴率由活动前的41%提高到活动后的92%。结论通过品管圈管理手法规范了腕带的使用,提升了科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全体圈员的护理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管理 腕带佩戴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使用PDCA循环对我院手术室的病理标本进行管理,将PDCA实施前后的病理标本管理差错发生进行对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方法,我科抽查了2017年1月及3月的标本登记信息,共抽查标本登记177例,并与病理科及时沟通,发现手术标本管理差错为16.9%(登记差错无数量差错),抽查2017年3月标本登记信息,共抽查151例,标本管理差错为12.2%(登记差错无数量差错)。标本送检及时准确。结论手术室实施PDCA循环法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全体人员对标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手术室重视每日标本登记、标本核对以及标本交接,并对发生差错的问题进行全科讨论,优化了值班人员标本登记流程,更改标本柜布局,设置病理性废物专用收集盒,标本登记本添加核查者签名等措施,实施双人核对签名杜绝了差错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 标本管理差错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是否可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2016.06.01日-2017.05.31日期间对15名消化内科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后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分(89.69±1.13分)、病房管理质量得分(92.13±1.05分)、安全管理质量得分(91.58±1.31分)、心理护理质量得分(90.56±0.25分)、护理操作技能得分(93.31±1.18分)以及患者满意度(98.00%)都比该方案实施前要高(p<0.05)。结论分层管理方案是提高消化内科护士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案。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