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D二体测定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做D=体检测的300例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溶血100例,中度溶血100例,重度溶血标本100例。另对这300位患者立即重抽抗凝血(尽量避免溶血)在没有溶血状态下测定D二体浓度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D二体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轻度溶血标本D二体含量较对照组高约高100-300ug/ml左右,中度溶血标本D二体含量较对照组高出约400-600ug/ml左右,重度溶血标本D二体全是较对照组高出约600-1000ug/ml左右,对比差异明显,并且P均<0.05。结论,溶血标本的D二体值明显增高,造成临床上的正相干扰,假阳性。D二体作为临床急诊检验项目,对急性脑卒中、心梗、静脉血栓、肺血栓、动脉血栓都具有很好的诊断意义,为了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对于溶血标本,提倡采用重新抽取的办法进行处理。

  • 标签: D二聚体 溶血 血栓临床诊断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紫杉、蒽环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采取紫杉、蒽环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比,观察组效果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6.3041,P<0.05).结论针对腺癌患者,选择紫杉、蒽环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具有十分可观的近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紫杉类 蒽环类 辅助化疗 乳腺癌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长对于儿童接种二疫苗的意愿及具体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于2017年10至12月、2018年3至5月对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0名家长实施相关调查,研讨家长对于二疫苗的知晓情况、可接受度、接种需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结果分析二疫苗被接受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从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即家长对于疫苗接种信息关注度、对于接种服务时间的便利性、对于疫苗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家长眼中预防接种门诊的拥挤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1552名家长(79.59%)有意愿为儿童接种二疫苗,如果二疫苗为免费接种疫苗,其意愿率为92.31%(1800/1950)。结论大部分家长在儿童需要接种的二疫苗问题上是可接受的,而影响二疫苗的具体因素主要与此疫苗知识的知晓以及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有着一定的关系。

  • 标签: 二类疫苗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体(D-Di)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变化及所得数据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86例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健康的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通过全自动凝血仪CA-7000对其血浆D-二体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分析并归纳其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D-二体水平为1.74±0.23,对照组的D-二体水平为0.6±0.1,实验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体指标显著高于健康组;实验组中急性期阶段患者D-二体指标高于实验组中恢复期阶段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更有利于对疾病诊断,同时根据所得指标可了解脑梗死病情发展阶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脑梗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74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7例/组,前一组采取LEEP刀治疗,后一组实施甲酚磺醛栓联合LEEP刀治疗。将两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EP刀与甲酚磺醛栓联合应用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聚甲酚磺醛栓 LEEP刀
  • 简介:摘要头孢是头孢抗菌药物的总称,在临床中的应用时间比较久,是十分重要和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被发现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特点为抗菌谱广,产生的过敏反应比较少,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普及。本次就对头孢抗菌药物的发展进行分析,简述其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 标签: 头孢菌速 发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观察血浆D-二体的变化并分析血浆D-二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例数30例(研究组),选择时间2013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脑出血量在20ml之下的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测定血浆D-二体。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血浆D-二体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血浆D-二体水平(4h1.56±0.71mg/L、6h1.97±1.23mg/L)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脑出血量在30ml之上(包括30ml)患者的血浆D-二体水平(4h1.71±0.73mg/L、6h2.31±1.24)明显高于存在脑出血量20~30ml之间的患者,P<0.05,差异显著。结论血浆D-二体有利于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会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出现升高迹象。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脑出血 临床应用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3例乌头中草药中毒的急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急诊科收治的乌头中草药中毒患者23例,给予及时有效的急诊诊治护理,比较急诊护理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明显偏高;治疗后心肌酶学指标改善、电解质紊乱及心律失常例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急诊护理能明显纠正乌头中草药中毒。

  • 标签: 乌头类中草药 急诊护理 中毒 抢救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指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目前暂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它不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并且近年来,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为了使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更加系统化,本文对高血压常见治疗药物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 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与hsCRP和D-二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NYHA心功能II~IV级心衰患者94例,测定RHR,按RHR快慢分为三组,A组RHR≤70bpm,B组70bpm<RHR≤90bpm,C组RHR>90bpm,测定血浆hs-CRP、D-二体水平,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血浆D-二体水平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与hsCRP(r=0.341p<0.001)、D-二体(r=0.306p<0.003)均有相关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HR与血浆hsCRP有相关性,血浆hsCRP随RHR增快而增加。RHR可反应血栓前状态,慢性心力衰竭RHR>90bpm血浆D-二体水平明显升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静息心率 高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二体和凝血指标检验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妊娠妇女,其中43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3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D-二体和凝血指标(包含有PT、APTT、TT和FIB)。结果观察组PT(8.36±0.57)、APTT(24.31±2.48)和TT(12.53±0.67)低于对照组(11.67±0.64),(28.79±2.76),(15.83±0.64),FIB(4.93±0.85)和D-二体(4.66±1.02)则高于对照组(3.24±0.76),(2.14±0.68),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PT、APTT和TT较低,而FIB和D-二体较高,因此,凝血指标和D-二体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收集近年来中医药文献,对温胆汤的组方,配伍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温胆汤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祛燥化痰、清热除烦,治痰热内扰所致诸多病症。尤其在精神疾病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现代药理研究亦有力的证明了温胆汤的确切疗效。

  • 标签: 温胆汤 精神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醇注射液联合套扎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桂醇注射液联合套扎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配合及护理措施。结果20例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经过急诊套扎术和桂醇注射液治疗后,19例出血症状得到控制,止血率为95%,1例患者术后2天发生再次出血现象。所选患者中,18例术后有胸骨后疼痛症状出现,3例患者在术后1-2周有吞咽梗塞感表现,3例患者存在低热症状,5例患者存在食道溃疡症状。结论针对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来说,桂醇注射液联合套扎术治疗效果显著,配合临床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聚桂醇注射液 套扎术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D二体(D-D),纤维蛋白原(Fbg)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2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52例。测定其血浆D二体,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以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CT),血小板比积(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PLT低于对照组(P<0.05);MPV、PDW、P-LCR高于对照组(P<0.05);PCT无明显差异。结论D二体,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参数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血浆D-二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确诊肺栓塞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将29名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抽取静脉血,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浆D-二体检测(D-dime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MA水平与血浆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与血浆D-dimer在肺阻塞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对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进行有效指导,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血清缺血 白蛋白 血浆D-二聚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逍遥散、柴胡舒肝散为临床常用疏肝解郁之柴胡方,适用于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引起的各类疾病。临证使用柴胡疏肝散证以肝郁气滞为重,逍遥散证以脾虚血虚为要。

  • 标签: 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胃脘痛 临证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洗消毒方法在管腔复用器械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5月消毒供应中心收回管腔复用器械中抽取310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比对三组的清洗消毒结果。结果三组管腔复用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均为100%,其中,A组PLU均值均低于B组、C组,有统计差异(P<0.05);B组、C组PLU均值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综合方法清洗消毒管腔复用器械能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清洗消毒 管腔类复用器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诊断方法用于腹部空腔脏器非肿瘤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2017年46例空腔脏器占位性病变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俯卧位方法对病灶再次进行平扫的方法,46例均经临床手术或定位穿刺证实。结果46例非肿瘤占位性病变中,胆结石33例、胃结石4例、膀胱内血肿9例,其中30例经手术或腹腔穿刺证实,16例经中医排石治疗确诊治愈。结论CT检查,对空腔脏器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定性诊断,需依赖于增强扫描。采用仰卧、俯卧位先后对病灶进行扫描的方法,可以直观、快捷地排外肿瘤病变。

  • 标签: 肿瘤类 占位性病变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身脑动脉脉动指数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30例、再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将四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组、b组、c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D-二体水平(P<0.05)。结论D-二体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 标签: D-二聚体 糖化血红蛋白 脑小血管病严重程度 预测意义
  • 简介:摘要当前,抗肿瘤药物主要可分成两大类,即细胞毒与非细胞毒,前者主要的药物成分即是脂质体制剂,其在肿瘤疾病的相关治疗中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选择性以及毒性等的缺点。本文先对脂质体制剂细胞毒抗肿瘤药物的组成成分、特点及优点进行一系列的介绍,再对其应用于细胞毒抗肿瘤药物中进行介绍,最后介绍其在非临床与临床研究中所引起的药理毒理作用及其评价。

  • 标签: 抗肿瘤 评价 细胞毒类 研究 脂质体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