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Stata12.0软件对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142例患者和1041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TvsC);共显性模型(TTvsCC)、(CTvsCC);显性模型(TT+CTvsCC)合并OR分别为OR=1.363,95%CI(1.168,1.591),P<0.05、OR=1.675,95%CI(1.105,2.538),P<0.05、OR=1.298,95%CI(1.076,1.566),P<0.05及OR=1.364,95%CI(1.143,1.627),P<0.05。结论MMP-9基因1562C/T多个基因型与高血压间有明显相关性,但仍需多中心,不同的种族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多态性 高血压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本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株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法对MRSA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5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st、pνl、psm—mec、sasX、qacA/B、tetM、ermA/B/C、aph(3’)-Ⅲ、aac(6’)/aph(2’’)以及mecA的阳性率分别为0、96.67%、93.33%、74.67%、38.67%、90.0%、96.67%、77.33%、96.67%以及100%。结论MRSA同时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与人体感染性疾病的转归、病程以及种类等有关。

  • 标签: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含量水平与患者糖尿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其操作简单,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医学参考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检测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将其设定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正常体检儿童60例为参照组,对参加本次研究的儿童行散射比浊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研究发现,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行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准确率的提高,进而提升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及时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天津市水阁医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5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基于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和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消化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与对照组的60%(P<0.05);研究组患儿的呕吐次数、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单日吃奶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以有效应用于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深度水解蛋白 配方奶粉 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 消化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低体质量儿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对其感染早期发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6例低体质量儿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3例,为未感染患者,研究组为53例,为感染患者,均给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值。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前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以及白蛋白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在0h以及24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48h以及72h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48h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要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低体质量儿感染诊断中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优异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低体质量儿 早发感染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的临床分析。方法研究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患儿的临床资料,整理患儿病历、检查报告,病史等资料,对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检查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总结选取的30例患儿发生慢性腹泻的原因为炎症性肠病,过敏性胃肠病以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浮肿、腹泻等;病理检查可证实肠源性蛋白的丢失;消化道内镜及病理检查具有特异性。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引起儿童慢性腹泻的原因较为复杂,且患者临床特点各异,应用病理和消化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同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慢性腹泻 合并肠道蛋白丢失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为睡眠-觉醒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功能障碍情况,临床上广义的认为该症主要为失眠、过度嗜睡以及睡眠呼吸障碍与睡眠行为异常等方面情况,并指出主要是因为睡眠调节中枢病变引发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而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行时可确保细胞、组织活性及其功能顺利进行,经此保证机体各功能充分适应环境变化,可见生物钟基因与睡眠障碍情况息息相关,故而本次研究对生物钟基因与睡眠障碍的相关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上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钟基因 睡眠障碍 相关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5年1月~2017年1月66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多种状况进行一系列的环境准备、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治疗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66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其中2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2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病,但经过精心地护理和正确地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做好移植各阶段的护理,可以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Titin基因在胚胎发育中对HBV表达的影响。方法共转染HBV质粒和titin-siRNA干扰序列到人精子中,通过人-金黄地鼠异种受精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Titin基因敲除前后,HBVS基因和X基因在精子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达。结果通过titin-siRNA干扰序列可显著改变HBVS基因和X基因在精子和2-cell中的表达。结论人titin基因的表达可对HBV在精子和早期胚胎的表达复制产生影响。

  • 标签: HBV hsRNA titin胚胎 早期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并对患者随访,观察cTn-T、hs-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的在ICU入住的CHD患者共86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的68例健康无异常的参与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进行造影后,采用支架植入,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血清hs-CRP和cTn-T水平。观察组进行PCI术后测定24h血清cTn-T和hs-CRP水平,血清cTn-T在0.1ng/mL以上及hs-CRP在3.0mg/L以上为A组,其余患者为B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前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介入治疗前的cTn-T水平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治疗后cTn-T、hs-CRP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B组发生率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CI治疗CHD患者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出现加重,心肌损伤较为严重,血清cTn-T和hs-CRP水平会出现升高,增加了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肌钙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为观察组,根据病症程度分为观察Ⅰ组(轻)、观察Ⅱ组(中)、观察Ⅲ组(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对象的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观察Ⅰ组尿微量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血清胱抑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Ⅱ组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Ⅰ组,观察Ⅲ组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胱抑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判断病症程度的诊断指标。

  • 标签: 尿微量清蛋白 血清胱抑素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运用在小儿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患儿各6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5例为对照组,分别行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常规检测,对比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的CRP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高于支原体感染组(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白细胞减少率、血小板减少率以及贫血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细菌感染组(P<0.05),但是对照组和细菌感染组比较无区别(P>0.05);同时,三组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肺炎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准确判断疾病类型。

  • 标签: C反应蛋白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从2016年4月起到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所有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随机选取的9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不敏感川崎病患儿当中随机选取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90例患儿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90例患儿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患儿实施常规对症和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对症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实验室指标情况以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2.01±0.29)、黏膜充血消退时间(4.57±0.89)、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5.02±0.61)、手足肿胀消退时间(5.32±0.61)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8.89%,对照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3.33%,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丙种球蛋白对不敏感川崎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辅助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患儿各项川崎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加快促进患儿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的恢复,同时降低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不敏感川崎病 临床疗效 甲强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9月起到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急性脊髓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120例患者分为60例对照组和60例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给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病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急性脊髓炎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缩短患者的病愈时间,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泼尼龙 丙种球蛋白 急性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