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护理问题与相应的策略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210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住院期间安全隐患问题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率2.86%(3/105)低于对照组13.33%(13/105),护理满意率97.14%(102/105)高于对照组86.67%(91/10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安全隐患问题的控制以及患者满意率的提高,可在护理实践中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肺部感染是发生于肺实质的一种炎性疾病,多因细菌感染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是致使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此病的常见表现是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早期可有咳嗽、发热、胸痛等出现,发生后,需对感染细菌进行明确,并及时展开干预。真菌是老年肺部感染的主要细菌之一,感染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基于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情况,对近年来真菌感染老年肺部的一些危险因素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肺部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中低血压采取甲氧预防的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诊的剖宫产患者4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为足月单胎妊娠患者,术前均予以甲氧明处理,同时做好护理配合,观察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同时对比分析麻醉前、麻醉5min、麻醉15min及术后患者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甲氧明处理及护理配合后,仅有2例发生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麻醉5min、麻醉15min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有一定下降,但与术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术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剖宫产实施甲氧明处理,同时加强护理配合,可有效预防术中低血压,同时对血压与心率等影响小,值得借鉴。

  • 标签: 剖宫产 低血压 甲氧明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我院行耳鼻喉急性感染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干预,观察组予以扶他林干预,对两种干预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上,改善效果相比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耳鼻喉急性感染手术患者而言,将扶他林于其术后疼痛干预中应用,可有效缓解其疼痛感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术后疼痛 急性感染 耳鼻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实验组治疗方法是甲状腺全切手术,对比组治疗方法是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分析甲状腺全切手术的治疗优势。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37%,对比组73.6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63%,对比组15.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灶,减少对患者颈侧动脉、神经的损伤,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手术 颈廓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和40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随机选择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和40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进行细节管理,将两个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使用细节管理可以使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大幅提高,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护理方法之一,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细节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导管系统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分别使用微导管和普通导管对50名肝动脉硬化栓塞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过20天的治疗周期后,对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比对研究,并注意观察治疗结束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近三周的治疗,从效果上来看,采用超微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治愈率达到了72%,而使用普通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治愈率是56%而不良反应方面,超微导管组对肝脏组织造成的影响和损害也明显低于普通导管治疗的患者。结论通过研究结果现实,利用微导管系统对原发性肝癌进行介入治疗,无论是从治疗效果上还是不良反应上都较之普通导管系统治疗方式更有优势。

  • 标签: 微导管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从固体制剂制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要介绍固体制剂制药工艺优化措施,希望进一步提升固体药品质量,推动医药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

  • 标签: 固体制剂 制药工艺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的观察,研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之间接收治疗的4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选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研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儿中,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的有24例,误诊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有11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7例;所有患儿经临床有效治疗后,有着显著治疗效果的患儿为15例,有着一般治疗效果的患儿为27例,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且无任何的并发症,所有患儿都无法复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情况出现。结论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时候,需高度重视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对于病情要能及时正确诊断,并趁早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确诊后,需要采用有效的药物,来促进患儿康复,并对病情进行临床观察,从而保障治疗效果的持续性。

  • 标签: 患儿,小儿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应用血液透析-灌流患联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n=55)与血液透析-灌流患联治疗(观察组,n=5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尿毒症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病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2.7%,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PTH指标、ATⅡ指标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下降,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病例,应用血液透析-灌流患联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机体状况。

  • 标签: 血液透析-灌流患联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现代大型综合医院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公共场所,具有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各类管道、电气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高压容器多,一旦发生火灾等较大的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全国各大型综合医院都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分别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完善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消防设施 验收与维护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效率,在各个阶段最大程度保障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心内科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全面性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相关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有效的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对策 安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疾病以及用药情况、挂诊科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病史、治疗目的等方面。结果182例妇产科患者应用16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0.66%。妇科应用抗生素药物占79.17%,产妇应用抗生素药物占89.09%。多数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多为治疗疾病,联合抗生素用药情况要高于单独应用一种药物治疗。各个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差异(P<0.05)。产科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甲硝唑,妇科主要以氨基糖为主。各个抗生素种类应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要注重抗菌药物的应用,要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从而确保用药安全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8月至2017-8月共64例妇科常见急腹症患者。将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和超声特点进行记录,并且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观察超声诊断检出率。结果通过病理确诊疾病为30例异位妊娠,盆腔炎8例,黄体破裂1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1例。超声诊断结果为26例异位妊娠,盆腔炎8例,黄体破裂18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符合率依次为86.67%、100%、83.33%、91.67%。结论应大力推广女性定时进行妇科检查,降低常见急腹症的发病率,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疾病中常见的急腹症,有着操作便捷、对机体无损伤、医疗费用低以及准确率高的优势,可以作为诊断常见急腹症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妇科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常见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通过治疗,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治疗的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1%,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肛肠手术作为常见的临床手术之一,术后的镇痛方法主要有三种,为全麻基础上的静脉镇痛、全麻基础上的硬膜外镇痛以及全麻基础上的腹横肌平面阻滞1。其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相对更为突出,不过术后管理的难度较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实施必须依赖设备,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神经阻滞技术,镇痛效果也会因为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出现差异;静脉镇痛操作最为简单,但是效果满意度不高,同时会出现较高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对肛肠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肛肠手术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妇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难产率、子痫率、先兆子痫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新生儿在体重及Apgar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分娩安全性及新生儿的出生质量。该种护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广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妊高症 临床护理干预 效果 难产率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的100例腹部损伤患者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误诊原因。结果100例病例中,实质性脏器损伤68例,占68%,其中以脾破裂最多见,占49例,肝脏破裂或挫裂伤11例,肾脏挫伤或破裂4例,心脏包膜挫裂伤4例。空腔脏器损伤18例,占18%,其中胃肠道损伤12例,膀胱损伤4例,胆囊损伤2例。多脏器损伤14例,占14%。笔者对本组病例中实质性器官损伤及空腔脏器损伤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结论超声诊断腹部损伤时,实质脏器损伤诊断符合率高于空腔脏器损伤诊断符合率;操作者应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间接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腹部损伤 超声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输液、心理等一系列急救护理对策后,临床疗效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得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疾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可继续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