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是保障医院实施救治过程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管理是确保其在医疗活动中正常运行以及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进行信息化改进,包括院办公室客户端、各科室办公室客户端以及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客户端等三部分,系统分为四大模块,即登录模块、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查询模块、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输入及输出模块以及设备相关信息(文字、图像、数据等)模块。通过使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可极大降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工作强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公开化,使医院各部门及时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尽量减少在工作中由于医疗设备故障而导致的误诊、漏诊现象,避免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安全,对维持医患和谐关系、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具有重要贡献。

  • 标签: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采取无创正压通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作者,刘林东,邮编655000,无需修改。气,对照组采取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2.85%,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2%,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优于观察组。结论机械通气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急诊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划镇静镇痛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ICU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静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计划镇静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药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计划镇静镇痛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镇静药物用量,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计划镇静镇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2d后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实验组,血氧分压(PaO2)低于实验组,且护理期间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等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ICU机械通气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ICU机械通气护理满意度;机械通气平均时间、ICU住院平均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谵妄发生率。结果循证组患者对ICU机械通气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循证组机械通气平均时间、ICU住院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循证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谵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谵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平均时间、ICU住院平均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6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SaO2、PaCO2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SaO2、PaCO2指标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合并症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合并症发生率为2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相对较好,但合并症发生率较高,临床中应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常频机械通气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被用于临床的诊治,占医院固定资产的比重非常大,给医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与此同时,设备厂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对技术资料进行保密以及维修技术人员的缺失等加大了临床医疗设备的维修难度,造成维修成本过高等问题。

  • 标签: 临床医疗设备 维修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动脉闭塞病人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收治的64例急性大脑动脉闭塞病人,均行机械取栓术治疗,按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均为32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实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81.25%,综合组是93.75%,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的ADL、FMA评分,综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动脉闭塞病人的综合护理实行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增强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机械取栓术 急性大脑动脉闭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机械通气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急诊科50例急危重症患者,通过机械通气法对其实施抢救,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本次50例研究对象接受机械通气抢救后,抢救成功的有48例,抢救成功率为96.0%。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内平均PaO2为91.2±9.1mmHg,大大高于治疗前的51.7±6.6mmHg(P<0.05);治疗后患者体内PaCO2为37.8±7.1mmHg,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的52.1±15.5mmHg(P<0.05)。结论通过急诊机械通气法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抢救能够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可进一步优化患者血气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急诊 机械通气 急危重症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呼吸模式在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A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SIMV+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以及撤机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重新插管率以及撤机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临床水平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情况。结论此两种呼吸模式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显示,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明显疗效,并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两种通气模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住的10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护理,同时给予一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再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再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给予正常气道护理。结果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之后,观察组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的概率,减少长期使用呼吸机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气管切开 非机械通气 呼吸湿化治疗仪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对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7年的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性机械通气且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85例,按照随机次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并于治疗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灌洗后的动脉气血相关指标明显优于灌洗前;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安全、有效,不仅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有积极意义,还能够促进患者症状减轻,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机械通气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库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症破伤风患者,共计存在50例患者,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组,研究组予以维库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住院天数、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住院天数、死亡率数据指标存在差异性,且以研究组数据指标更具有优势性,P小于0.05。结论维库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维库溴铵 机械通气 重症破伤风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其护理模式分别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96.78%和74.19%,且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程度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提升其护理满意度,能够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

  • 标签: ICU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记录两组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前臂皮褶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氮平衡指标明显改善,以上差异明显(P<0.05),但上臂肌围较对照组有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营养状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4例(89.47%)显著高于参照组26例(68.42%),研究组的pH、PaCO2以及PaO2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5.26%)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3.6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中毒 呼吸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9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情况、住ICU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气管切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气管切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80例ICU重症心力衰竭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组增加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有创机械通气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有创机械通气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者的临床作用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重症心力衰竭者 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