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马尔尼菲青霉菌(PSM)在艾滋(AIDS)患者中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处于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第2、3位,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死亡率高达91.3﹪,治疗后死亡率仍可达26.7%。因此对马尔尼非青霉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AIDS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慢阻肺患者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中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慢阻肺(COPD)并具有曲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确诊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IPA)11例,疑似IPA16例,未伴有即排除IPA41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等标本的GM含量,并以GM吸光度值作为参照标准对11例确诊病例经治疗后给予GM复查。结果IPA确诊组和疑似组的吸光度均高于IPA排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确诊组高于疑似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当阳性界值取0.5时,GM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差,而阳性界值取0.7时,GM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好。11例IPA确诊病例均在治疗后送检标本次数超过3次以上,GM复查显示GM抗原水平均在治疗后呈进行性递减趋势。结论GM试验在慢阻肺患者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中的诊断及预后评定价值明显,尤其当阳性界值取0.7时,研究提示GM实验的诊断价值最高,但需要更大样本进行研究证实。

  • 标签: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慢阻肺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栓治疗,治疗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就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转阴时间、外阴瘙痒症状消退时间、白带分泌异常消失时间和霉菌性阴道炎转归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阴道内环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霉菌性阴道炎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生活质量、阴道内环境情况相似,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阴道内环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理学检查转阴时间、外阴瘙痒症状消退时间、白带分泌异常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阴道内环境和生活质量,促使临床症状消失和病理学转阴,值得推广。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 霉菌性阴道炎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达克宁栓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52例2013年8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6例,对分别应用咪康唑栓以及达克宁栓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11%vs.72.37%;就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6.58%、5.26%vs.26.32%、22.37%,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克宁栓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达克宁栓 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本院所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自主护理执行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较高,遵医嘱护理、经期护理、内衣护理、会阴护理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 标签: 霉菌性 阴道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蒸方法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92例患霉菌性阴道炎者随机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用制霉菌素阴道栓进行外用治疗,给予研究组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周后疗效与24周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选用中药熏蒸方法开展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减少复发率,值得推荐。

  • 标签: 中药熏蒸 霉菌性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臭氧妇科治疗仪以及药物同时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7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妇科治疗仪开展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联合组外阴瘙痒、肿胀及烧灼感消失消失时间为2.4±0.6天,白带异常、腰腹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6±0.5天、3.3±0.7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0.9天、2.5±0.4天和5.2±1.6天(P<0.05)。结论臭氧妇科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应用效果显著,起效快,可在较短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臭氧妇科治疗仪 氟康唑 克霉唑 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派瑞松乳膏在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中的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中60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60例患者使用派瑞松乳膏进行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通过每天给患者2次用药,连续用药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大约为14~28天。疗程结束后,观察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加以分析。结论派瑞松乳膏在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在医院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中使用。

  • 标签: 治疗 霉菌性外耳道炎 派瑞松乳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2日至2016年5月22日期间我院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环吡酮胺阴道栓治疗和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3个月复发率(0.00%)、6个月复发率(4.00%)、12个月复发率(1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加味桂芍四妙汤 中药外洗 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霉菌素以及碳酸氢钠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感染预防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150例肿瘤放疗口腔感染患者,依次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通过生理盐水以及口泰含漱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选择制霉菌素以及碳酸氢钠含漱液开展治疗,观察其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以及真菌斑发生率依次为1.3%、1.3%、1.3%和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6.7%、13.3%和10.7%(P<0.05);接受防治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口腔PH值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接受制霉菌素以及碳酸氢钠联合防治后的口腔PH值为7.3±0.4,与对照组的6.7±0.3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以及碳酸氢钠在肿瘤放疗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现象,减少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以及真菌斑,同时促进口腔PH值的提高,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制霉菌素 碳酸氢钠 肿瘤放疗 口腔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合并糖尿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选择我院2015.9-2016.9收治的糖尿合并结核病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11.43%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各项血糖有所好转,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结核病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糖尿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糖尿护理小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糖尿护理小组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小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并总结老年糖尿性膀胱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的原因。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今遇到的老年糖尿膀胱误诊患者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病历,总结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的原因。结果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来院后依据临床症状,初诊为前列腺增生,经对症治疗无效后,重新诊断为糖尿性膀胱,经对症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老年糖尿性膀胱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表现,临床医生忽视影像学的辅助检查,容易造成误诊和误治。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性膀胱病 误诊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MMD是双侧颈内动脉终末端以及其大的分支血管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伴有颅底异常新生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组血管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临床表现以脑缺血和颅内出血为主,DSA是诊断烟雾的金标准,治疗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烟雾病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规则,分成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在成立糖尿护理小组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对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有利于赢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糖尿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并发糖尿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3例2型糖尿并发糖尿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第三疗程与第一疗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疗程与第二疗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控制和改善糖尿足十分重要,在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初孕妇妊娠糖尿及产后糖尿的发病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孕妇妊娠和产后孕妇住院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个重量不同的组,每组100例,一组孕妇的体重偏胖,另一组孕妇的重量正常,分别进行有关糖尿的各项检查。结果初孕妇妊娠及产后孕妇的肥胖一组中有35例能够糖尿的检查中发现患有初孕妇妊娠糖尿及产后糖尿,初孕妇妊娠及产后孕妇正常体重的一组中有12例在糖尿的各项检查后发现患有初孕妇妊娠糖尿及产后糖尿。结论初孕妇妊娠糖尿及产后糖尿的发病因素为孕妇的体重。

  • 标签: 初孕妇妊娠糖尿病 产后糖尿病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及血清尿酸与糖尿肾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對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微量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01);在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组中,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在2型糖尿及慢性糖尿肾脏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血清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小组模式在培训非糖尿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糖尿护理小组,进行糖尿基础知识、糖尿护理知识理论授课、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现场示范和录制视频教学。结果经过专科培训后的糖尿基础知识、护理知识有了显著提高P<0.05,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较前规范P<0.05,47名护士所在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培训后1个月后教育质量较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培训对非糖尿专科护士的糖尿基础知识、糖尿护理知识、教育水平、胰岛素笔的使用和血糖仪的使用规范性均显著提高,为提高非糖尿专科糖尿护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培训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