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对乙肝流行影响。方法根据我国的乙肝等疾病的血清学调查的方案进行现场以及血清流行学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对3906人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选取的人HBsAg抗的阳性率,HBs抗阳性率,HBc阳性率以及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4.98%,58.71%,25.92%,25.94%。免疫组的患者的HBsAg抗的阳性率,HBc阳性率小于非免疫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乙肝疫苗加入到免疫的规划中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出现下降的情况。感染高峰出现后移,大于15周岁的人群的及时接种率较低。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规划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通过应用的优化从而获得更强的抗菌活性和最佳的临床效果,为了减少毒性以及获得预防耐药性的药方案,需要对抗菌药物药方案进行探析。药动学药效学的参数和临床的疗效是密切相关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该考虑各种情况下的病理以及生理状态下的剂量选择,从而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充分的将药物的毒性考虑进去。对不同严重感染程度的患者要采用不同剂量和方案的药,重症患者要重视负荷的药剂。药方案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摸索的过程,针对耐药的基础等方面,需要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肺炎采用经皮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分别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经皮药治疗的实验组各40例,且所有患儿为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中各病症消失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少,且患儿住院天数只需7天左右,实验组的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更高达95%,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经皮辅助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

  • 标签: 儿童支气管肺炎 经皮给药治疗 中药贴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呼吸道持续正压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氧治疗法,跟踪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2%,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疾病当中,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氧治疗法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 小儿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分析不同药途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另选择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D。其中A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药,B组患者采用艾灸药,C组患者采用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D组患者显著(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多种药途径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多途径给药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算输液工时,探讨规范静脉药时间对呼吸内科护理人力配置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法测定输液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及排班表获取输液及配换液频次及相关数据;计算呼吸内科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中完成输液操作所占时间及夜班护士完成输液操作时间占夜班总时数百分比;结果呼吸内科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中完成输液时间占51.54%,患者每24小时中只获得0.816小时的除输液治疗外的护理服务,夜班护士60.67%的时间用于完成输液治疗;结论为遵循合理的药间隔时间,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适当增加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编制,增加夜班护理人力配置,以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静脉给药时间 呼吸内科 护理人力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该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加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种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6.67%)大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医治后的收缩压(123.2±5.7)mmHg小于对照组(138.5±7.6)mmHg,实验组在医治后的舒张压(76.5±3.6)mmHg小于对照组(88.4±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该文研究使用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加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很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不同药方法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加口服胺碘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联合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方法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胺碘酮 给药方法 恶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建议。方法在2017年间,选取14所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医院进行研究,对其管理人员的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需要加强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在职业发展规划上的指导,其管理人员的对职业发展规范的相关意识相对较薄弱,公立医院里的对职业职称评定以及升级等的系统不够完善,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规范管理力度也有待加强。结论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在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上多处于初步阶段,在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并需要制定不同职业岗位管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

  • 标签: 公立医院 行政管理人员 职业发展 规划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托品不同药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应用价值,为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2017年收治的6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间断推注法,实验组采取持续推注法,对比两组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以及心率变化、精神状况、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而言,采取持续静脉药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阿托品 不同给药方式 有机磷中毒 急救工作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4月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观察组39例,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4%,其中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6%,其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胰岛素的药方式不同,疗效也有差别。相比常规分次皮下注射,应用胰岛素泵药,降血糖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 给药方式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不同药剂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7例。观察组用0.1mg/2h剂量治疗,对照组患者用0.1mg/4h剂量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症状好转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用0.1mg/2h剂量醋酸奥曲肽的治疗效果更佳,可缩短症状纠正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醋酸奥曲肽 给药剂量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品2种药方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急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采用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静脉泵入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缩短阿托品化时间,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也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注射阿托品 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 治疗效果 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不同药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辅以美沙拉嗪灌肠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11.1%,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法治疗UC较单独口服药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给药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药方法的应用效果。将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并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的方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不同给药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药,同时联合无线镇痛泵系统硬膜外持续药,观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足月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2组,研究组蛛网膜下腔注射2.5μg舒芬太尼(1μg/ml),平卧位后接硬膜外镇痛泵,泵内为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体75ml,首次5ml,自控5ml/次,持续5ml/h,锁定20min,每小时最大剂量15ml。对照组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余过程同研究组。镇痛泵参数、运动阻滞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不良反应等使用无线镇痛系统记录。结果研究组的PCEA用药量、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运动阻滞、疼痛评分、满意度、恶心呕吐、眩晕、瘙痒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鞘内药联合无线镇痛系统应用于镇痛分娩,起效迅速,镇痛效果稳定,总体不良反应更低,无线监控获取镇痛数据快速准确,主动处理问题及时,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舒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给药 镇痛分娩
  • 简介:摘要儿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很多医院都出现了儿科住院医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且很多医学院校在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无法胜任儿科实际工作。对于儿科住院医师的教育体系而言,规范化培训使其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学专业终身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儿科住院医师从医学专业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必要途径。早在2013年,我国卫生部门就针对儿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化培训也成为了儿科住院医师的主要培训方式。而在其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内容必不可少,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简述。

  • 标签: 儿科住院医师 职业规划 规范化培训 重要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质污染处理成了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构建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实现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时监测及水质污染应急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的概述、逻辑层次、功能体系、处理流程进行了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数据录入模块、水质监测及应急事件处理模块。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以Flex作为前端展示技术、将MapGISK9IG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对城市供水时空数据进行一站式管理,实现对城市饮用水的水质指标监测和应急处理。

  • 标签: 城市饮用水 卫生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所以造成我国西、北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虽然经过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的推进,逐渐缓解了淡水资源的分布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矿物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导致我国大面积饮用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不仅造成水资源的短缺还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其中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是最明显的污染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中水质检验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污水检测的具体方法和主要内容。

  • 标签: 污水处理 水质检验 硬度 有机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硬膜外药分娩镇痛对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n=60)给予0.1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B组(n=60)给予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分别给予两组产妇以每小时8ml的速度进行硬膜外腔注入药。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产妇的鼓膜体温和产妇VAS评分,以及产妇产间的发热率。结果两组产妇均在接受硬膜外镇痛后4h、5h,分娩时和分娩后1h的鼓膜体温明显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的VAS评分在镇痛后4h、5h,分娩时和分娩后1h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产妇的产间发热率,A组产妇的产间发热率低于B组产妇。结论规律间断硬膜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或0.08%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均可以为产妇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效果,但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更能在有效地控制分娩期间体温的大幅度升高,高浓度罗哌卡因可减少产间发热率的发生,因而临床上需要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进行产妇的自控镇痛,最终选取有效的剂量。

  • 标签: 罗哌卡因 硬膜外给药 分娩镇痛 产间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