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自麻风病流行区收集的水、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对麻风杆菌检出情况。方法自麻风病一般流行区采集标本49份,自高流行区采集标本31份,自较高流行区采集标本57份。从73个不同地域对119份水样采集,约500ml,从15个不同地域对23份土样采集,约50g,对麻风杆菌行PCR检测。结果本次从不同流行程度的麻风病地区采集的水、土壤样品共137份中,PCR阳性共70份,经测序操作,含麻风菌共40份,达57.1%确认率。较高流行区样品57份中,PCR阳性29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3份;高流行区样品31份,PCR阳性17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3份;一般流行区样品49份,PCR阳性23份,经测序,含麻风菌14份。较高流行区共用水源无麻风杆菌DNA检出;高流行区和其它一般流行区部分水源水中有麻风杆菌DNA检出。结论通过对麻风病流行区所收集的水、土壤检测显示,均有麻风杆菌检出,表明可能是引发麻风病的重要传染源,故需加大对水、土壤的管控力度,以改善高发状况。

  • 标签: 土壤检测 麻风病流行区 麻风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后处理技术显示内耳解剖结构中,内耳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六十二例一百二十四个耳耳朵进行TSE、3D-CISS、SE的序列扫描,运用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组、容积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进行处理,观察内听道神经和内耳膜迷路等耳内结构在图像上的显示。结果MPR能够让一百二十二例耳内结构得到清晰展示,相比较MIP,能够较好的显示神经。MIP能够对一百二十例耳膜迷路、内听道等细小部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观察。而MRVR能够对一百二十四例耳的表面形态和其中相互作用的立体解剖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结论在显示内耳、内听道的解剖结构等方面,MRI的效果比较好,在实际运用中有十分优秀的表现。

  • 标签: 核磁共振 内耳,内听道
  • 简介:产前超声是近30~4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胎儿医学、产前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超声胎儿成像不但让学者们了解了以往不知道的胎儿发育变化,纠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观点。

  • 标签: 胎儿颅脑中线 超声 畸形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去卵巢大鼠总计60只,按照每组10只分为六组,将其中三组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剩余三组接受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以及观察组-3,通过测定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炮台运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1的骨密度与对照组-1进行比较明显明显差异,其余同时期观察组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期观察组中大鼠的骨吸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形成参数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短期的中等强度炮台运动对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受到明显抑制,从而解决去除卵巢所致的骨密度下降问题。

  • 标签: 中等强度 跑台运动 持续时间 去卵巢大鼠 骨量以及骨微结构
  •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 标签: 肝肿瘤 干细胞标志物 细小病毒
  • 简介:人是作为群体生活在世上的,为了生存,人必然要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社会群体也必然会赋予他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研究生群体面临较高的社会压力和自身压力也属正常。但是,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调适较高的心理压力,则是其必备的心理素质。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保证学习和研究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硕士研究生入学期间,面对来自生活、学习和未来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调适失谐,研究生的职业生涯甚至研究生自身的终生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研究生 心理压力 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变以及对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行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40例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在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脏结构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促进心脏结构的调整,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贝那普利 老年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脏结构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治疗对住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的抽动患儿18名,年龄7-14周岁,随机分成3组。实行团体治疗,每周1次,总治疗8周。结果应用YGTSS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分,以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儿均有效。结论结论式团体治疗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在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6例进行早孕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并与中晚孕期超声结果以及出生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孕期和中晚孕期在诊断情况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和中晚孕期在水肿、四肢异常胎儿畸形结构诊断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在脊柱裂、内脏反位以及室间隔缺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应用在胎儿畸形的筛查中,作用巨大,值得推广。

  • 标签: 早孕期 系统超声 切面检查 胎儿结构畸形 筛查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其发病机制不清。其核心症状为情绪问题,但常伴有突出的胃肠道反应。目前,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及其微生物,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肠道系统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那么,这种人体的"第二大脑"的是否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又是通过很忙样的机制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早期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分布特点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抑郁症
  • 简介: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器官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主要表现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肌肉)摄取、利用抑制肝糖输出的效应减弱,需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代偿这种缺陷。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结构变化 动脉功能 评估 超声 外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内耳骨性结构测量数值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材料和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由两位医师测量内耳骨性结构(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及耳蜗宽度、高度、窝神经孔宽度)2次,取两侧平均值,分别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r>0.89)。实验组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WCN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儿童。可能为CT诊断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一种量化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耳 感音神经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取不同时间给予坎地沙坦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该病患者80例本试验采用随机法,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晨服组)口服在清晨8时口服坎地沙坦4毫克,治疗组(晚服组)在晚间20时口服坎地沙坦酯4毫克,每日1次。此过程不得合用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疗程2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均得到改善,且夜间给药组改善会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为正常杓型节律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其左心室结构重塑有着密切的关系,夜间给予坎地沙坦酯能够逆转左心室重构可能与其能够逆转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有关。结论夜间口服坎地沙坦酯可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结构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非杓型高血压 左心室结构
  • 简介: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学习一直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主要是生物化学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学习的困难性。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介绍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基本结构和发现式学习的一些看法。

  • 标签: 布鲁纳结构理论 生物化学 医学院校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应从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该文通过对《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后,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

  • 标签: 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作用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作诊疗的妊娠a高血压患者60例,抽签法分组。除基本治疗外,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改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后的平均血压值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降低妊高症患者的血压产后出血率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产妇胎儿健康。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 产后出血 作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CTMRI的临床表现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T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表现诊断效果。结果经病理学分析,25例患者中,中央型肺癌患者15例,周围型肺癌10例。CT检查下,患者肺部肿块边缘呈不规则形状,其外缘呈毛刺状,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多数患者伴有阻塞性肺炎肺不张。MRI检查下,可清晰的看到患者肿块已侵至胸壁、胸椎胸膜。与X检查相比,CT、MRI的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性。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与MRI相比较,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在纵隔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检查提供的影像学表现不同,与常规的X检查相比,CTMRI检查的灵敏度更高,其诊断结果更加高效。

  • 标签: 纵隔型肺癌 CT及MRI 临床表现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病理石蜡切片HE染色,也就我们所说的病理常规制片,这个工作是病理诊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制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从而影响该患者的后期诊疗。方法对于医院来讲,病理诊断的准确与否又与该医疗机构的总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病理病理切片质量的坏坏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能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减少病理诊断中的差错的发生1。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的质量不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后面的工作造成影响2。结果例如固定不及时导致的组织细胞溶解,取材不仔细造成的细小病灶的遗漏,脱水不彻底造成的组织蜡块发软,染液不净造成的各种背景污染等等。结论很多环节出现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都是很难再得到纠正和补救的,尤其第一步组织固定不佳导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将主要针对HE常规切片的背景各种污染处理展开相关讨论,对各种潜在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控制制片质量。

  • 标签: 石蜡切片 HE染色 背景处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