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针联合外冲击波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试验组(电针联合外冲击波治疗)及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指数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电针联合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恢复训练进行,并且对于提升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值得相关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电针 体外冲击波 肩关节周围炎 疼痛 肩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治疗配合效果、对疾病控制的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记录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有关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Matta功能优良率为9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患者,颅内血肿+水肿体积改善令人满意,平均住院(8.72±0.95)d,临床治愈时间(13.83±0.62)w,临床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更佳,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相关指标,具备临床实用性。

  • 标签: 颅脑外伤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质量
  •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检验系采用科系合一的办学模式,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不断加强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独立实验室等单位的教育教学交流合作,让企业专家参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实--3基地建设,以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工作。探索建立基于医企联合、突出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检验医学教育模式,进而力求以医学检验专业学科作为试点逐步扩展到其他医学学科,形成产、学、研、医相辅相戎、相互促进的医学教育新模式,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采用物理性的听力筛查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联合筛查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探讨适用于推广的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模式。方法选择当地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产科出生的326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进行同步筛查,分析统计结果,初步建立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的标准规范和模式。结果在6537例新生儿中,经检测GJB2基因、SLC26A4基因、线粒体12SrRNA基因、GJB3基因携带与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有相关性,基因检测正常的新生儿与异常相比,听力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两者互补模式的建立,可弥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不足之处,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聋基因 联合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展开对比研究,观察多模式联合镇痛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时间段Boius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达到满意标准,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达到镇痛效果,但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期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是一个比较受到关注的方向,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以及以往研究成果来看,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有助于提升镇痛效果,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多模式联合镇痛 人工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开展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配合要点患者准备,器械的准备,仪器的准备,环境准备,巡回护士术中配合,配合医师摆好手术体位注意在病人的腿架上垫一软垫,防止时间过长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双腿外展不可超过90°,避免损伤患者的神经.为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我们特意使用弹力绷带自患者足部向小腿部加压缠绕至膝部,有效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双肩用肩托固定,防止术中采用头低脚高位使患者发生危险。将患者左上肢束缚于体侧,右上肢外展。检查患者身体与金属有无直接接触,以防术中发生电灼伤。连接好所有仪器电源、管路,调节各仪器参数,使仪器处于功能位,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术中保暖,随时观察CO2参数。器械护士提前20分钟刷手上台,准备手术器械、敷料,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台上器械摆放有序,小零件专用容器盛放,避免术中丢失。结果除3例手术术中病人因盆腔粘连较严重,中途改为开腹手术外,其余187例手术均顺利,痊愈出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手术医师之间、医护之间要有密切地配合,做好沟通,备好手术所需的所有用物及相关的仪器设备;此外,相对固定的人员配合对手术的质量会有所提高,器械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步骤,能快捷有效的传递器械,以缩短手术时间。巡回护士术中配合做好腹腔镜设备的启动和管理,保持各仪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手术配合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及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77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妇女,将其术中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中未出现任何不适和并发症,手术时间(54.8±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87±10.4)mL,术后有5例出现皮下气肿,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天数(5.7±1.1)d。结论由于腹腔镜手术配合与传统手术截然不同,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掌握腹腔镜的使用和方法,熟悉手术步骤和程序,并在术前对仪器进行调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手术进程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手术过程中准确传递器械,从容、有序的配合处理术中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命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 术中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全程责任制助产,观察组在全程责任制助产基础上实施导乐陪伴,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上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效果显著,可予以推广。

  • 标签: 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 导乐陪伴分娩 分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肝脾损伤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外伤性肝脾损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急救手术护理;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大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协同提高外伤性肝脾损伤急救手术的治疗效果,对于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外伤性肝脾损伤 急救手术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以问题和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名学生。研究组在肿瘤内科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联合以案例基础(CBL)的教学模式,常规组在肿瘤内科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以及理论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为86.67%,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83.45±5.51)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6.67%的满意度、(68.71±5.72)分的理论考核成绩,组间差异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11.181,p<0.05;t=10.165,p<0.05)。结论以问题和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确保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满意度。

  • 标签: 肿瘤内科 案例 问题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恢复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产后盆底恢复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产后盆底恢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进行产后盆底恢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恢复过程中,延续护理模式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模式 盆底肌康复训练 产后盆底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合智护训练新模式对早教依从性及0~1岁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7年2月在我院儿保科出生的的142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智护训练,观察组按照“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进行智护训练,对比两组智护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合进行智护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早教依从性,促进幼儿正常智能发育。

  • 标签: 幼儿 智护训练 早教依从性 智能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9例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59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59例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给予患者手术护理配合。结果59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96.61%。结论手术护理配合用于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B超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 肾结石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窦口-鼻窦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接诊的2017年5月接诊的鼻炎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使用多平面重建法,观察钩突、鼻中隔、鼻中甲的形态、结构和变异情况,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8例,预期CT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就MPR重建法能够获得患者清晰的冠状面图像,清晰的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和变异情况。病变组患者的OMC解剖变异发生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鼻中甲气化的出现率最高,钩突气化的出现率最低。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检测能够获得清晰的OMC图像和解剖变异,慢性鼻窦炎与OMC解剖变异有一定关系。

  • 标签: 窦口-鼻窦复合体解剖变异 慢性鼻窦炎 16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片和CT影像在评估胸腰椎骨折中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于我院接受X线片与CT影像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诊断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将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影像的方式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检查后,诊断结果与TLISS评分系统(Thethoracolumbarinjuryseverityscore)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采用X线片与CT影像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均可以有效的进行初筛工作,两种检查方式各有特点,在临床中也都可以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并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X线片 CT影像 胸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体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尿液分析的方法学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应用于临床尿液检查的方法,除了现已普及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干化学分析外,还有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这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进修工作期间,发现这3种方法在检查同一份标本时,其尿液中的有形成份检查结果,在数量上时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为此,提出几点工作体会,以供大家借鉴。

  • 标签: 尿液 联合检测 体会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包括治疗有效率45.0%和治疗显效率5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包括治疗有效率40.0%和治疗显效率35.0%)。这表明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比索洛尔 依那普利 螺内酯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抽取我科自2014年的8月~2017年的1月所诊治的95例脑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施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的IMT值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更加明显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能起到非常满意的效果,能帮助患者调节血脂,促进其神经功能改善,保障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联合CT对成人急腹症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成人急腹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CT检查,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超声联合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查灵敏度为59(98.33)例,多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灵敏度57(95.00)例;实验组患者的检查特异性为49(81.00)例,多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特异性51(85.00)例,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人数为57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人数为46例,诊断准确率为76.66%,实验组诊断准确人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超声联合CT的检查方法应用于成人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进针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时接受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超声联合CT 成人急腹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进行分娩的剖宫产产妇中抽取92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产妇,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麻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应用于剖宫产中的效果较好,能够起到理想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 硬膜外麻醉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