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某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经验性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肺炎患儿送检呼吸道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674例住院肺炎患儿共送检2431份呼吸道标本,其中培养阳性标本共计1082份,阳性率为44.51%,检出非重复病原菌93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40株(25.76%),革兰阴性杆菌594株(63.73%),真菌85株(9.12%),革兰阴性球菌13株(1.39%)。年龄分组中,1~3岁组患儿呼吸道标本的阳性检出率(54.47%)最高;就诊科室中,呼吸科的阳性检出率最高(57.3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保持高敏感率;而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率,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该院肺炎患儿的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总体上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构成比最高的单种病原菌,1~3岁儿童是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一个群体。定期对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有助于及时掌握本地区儿童肺炎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规律,从而制定最佳的经验治疗方案。

  • 标签: 耐药率 肺炎 病原菌 抗菌药物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崇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s,ALRIs)患儿所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采集523例ALRIs患儿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类病原体[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的IgM抗体;同时采集其深部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偏肺病毒抗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3例ALRIs患儿的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69.2%,其中混合感染者占2.9%。感染率排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为RSV(20.1%)、肺炎支原体(13.4%)、副流感病毒(9.9%)、人偏肺病毒(8.0%)和腺病毒(6.9%)。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在不同性别患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年龄组间及不同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ALRIs疾病间的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最高。结论:本地区ALRIs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以RSV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感染,其中又以婴儿易感,且冬、春季多发。

  • 标签: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儿童 流行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及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breathcondensate,EBC)中的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s1,sTREM-1)含量,以及其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3所教学医院中疑似VAP的患者127例,于疑诊VAP当日及诊断VAP当日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检测BALF及EBC中sTREM-1的含量,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选取最佳临界值,评估其诊断效价。结果:127例疑似VAP的患者中72例(56.69%)被诊断为VAP。于诊断当日检测VAP及非VAP患者BALF中的sTREM-1含量为58.06pg/mL[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range,IOR)为40.45~70.71pg/mL]和16.69pg/mL(IOR为13.24~33.07pg/mL),而两者EBC中的sTREM-1含量分别为1.97pg/mL(IOR为1.54~2.61pg/mL)和0.56pg/mL(IOR为0.26~1.59pg/mL),比较发现,VAP患者BALF及EBC中的sTREM-1含量均高于非VAP患者(P〈0.05)。诊断当日检测BALF中sTREM-1含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且具有良好的诊断灵敏度(87.51%)和特异度(81.82%),最佳临界值为37.11pg/mL(P〈0.001)。结论:BALF及EBC中的sTREM-1含量对于VAP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呼出气冷凝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