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82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配为两组,即实验组41人,对照组41人。对实验组的病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疗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则使用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 标签: 头针 舌针 吞咽言语康复训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干梗死诊断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30例脑干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头颅CT、MRI、BAEP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率进行分析。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BAEP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BAEP检测的阳性率为83.33%,MRI检测的阳性率为56.67%,CT检测的阳性率为46.67%,BAEP阳性率要比其他两项检测方式高,三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Ⅲ波及Ⅴ波潜伏期(PL),Ⅰ~Ⅲ波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PL)延长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能够应用于脑干梗死患者的检查,其敏感性高,为早期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干梗死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18日至2017年3月2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将11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55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语言训练。将两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功能恢复有效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干预后的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训练应用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中可促进其言语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卒中失语症 语言训练 言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难治性抑郁症(TRD)和首发抑郁症(FED)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50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理机制。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对33例TRD、37例FED和35名健康对照者(HC)进行P50和认知功能检测,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TRD患者的S2-P50波幅以及S2/S1、S1-S2和100(1-S2/S1)三种表达式与FED、H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TRD患者的总智商、操作智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与FED、H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③TRD患者的P50异常指标与其短时记忆中的图片、再生和触觉功能损害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TRD患者比FED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感觉门P50异常和认知功能损害,其P50异常与患者的短时记忆损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难治性抑郁症 首发抑郁症 听觉P50 认知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吞咽言语治疗对脑血管病造成的吞咽困难治疗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病例60例分两组,通过对综合性吞咽言语治疗组进行以上各项吞咽言语训练,对于对照组则进行传统的治疗方法,一定时期后进行功能测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治疗训练的脑血管病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有效率56%,与对照组14%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吞咽言语治疗对脑血管病造成的吞咽困难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言语功能训练(ST)冰疗 X线造影录像(VF)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