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9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阻挡技术结合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闭合治疗胫骨骨折,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到2016年9月,采用阻挡技术结合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31例胫骨骨折患者。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无旋转移位、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35~75(42.5±3.4)min。所有患者骨折术后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2~16(13.2±0.8)周,术后功能采用Johner-Wruh评分评定疗效优27例,良4例。结论采用阻挡技术结合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闭合治疗胫骨骨折,扩大髓内手术适应范围,术后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胫骨 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106例骨关节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螺丝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并比较。结果观察组53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18.180,P<0.05);观察组53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然少于对照组(t=11.653,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丝治疗效,可促使骨关节骨折快速愈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骨关节骨折 可吸收螺丝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锁髓内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长骨骨折患者52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带锁髓内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骨骼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医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钢板固定 下肢长骨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通过弹性髓内治疗小儿长干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例股骨中段骨折、1例肱骨中段骨折、1例胫骨中段骨折都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绪果术后3例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3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优2例.良1例。结论弹性髓内是治疗小儿长干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

  • 标签: 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带锁髓内治疗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采取带锁髓内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阶段、成熟阶段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作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49%,大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以屈膝受限、远端锁钉失败、骨延迟愈合、骨折端劈裂、断主、骨不连为主,且术后成熟阶段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术后早期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效果显著,且并发症以屈膝受限、远端锁钉失败、骨延迟愈合最为常见,应合理选、严格规范操作、提高术后康复水平,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线在门急诊清创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0日期间,在我门诊接受清创术的患者9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可吸收的缝合线进行缝合,实验组患者接受可吸收线缝合。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0.83%)。结论对接受清创术的患者使用可吸收线进行创面缝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可吸收线 清创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可吸收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3月,例数为60例,以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则实施可吸收螺钉治疗,分析2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并发症几率(6.67%)较对照组并发症几率(36.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可吸收螺钉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四肢骨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髓内治疗胫骨骨不连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髓内治疗胫骨骨不连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的HAMA和HAMD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而言,系统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胫骨骨不连病患的临床治疗成效,并且使得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减小患者疼痛感。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髓内钉 胫骨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1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量为4~7mm(平均5.08mm),采用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内提升,植入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同期植入德国Ankylos种植体12枚,术后6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随访12个月。结果术中无1例上颌窦黏膜破裂,术后局部伤口疼痛和头痛等2例,鼻腔出血1例,有3枚种植体在骨整合期脱落,脱落5个月后均重新种植成功,12颗种植体平均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7.36mm(5.4~11.2mm),植骨术后6个月上颌窦底形态均会有明显的骨改建,成骨效果良好。结论与开窗式上颌窦外提升相比,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创伤小,成骨快,可有效解决上颌后部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的牙种植问题。

  • 标签: 上颌窦底内提升 牙种植 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部创伤伴股骨骨折患者采取髓内和钢板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与评价。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5-2016/5收治的胸部创伤伴股骨骨折者72例,按治疗方式分实验组和参考组各36例,实验组应用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参考组应用髓内方法治疗,比较研究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是91.67%,参考组治疗的优良率是88.89%,两组疗效相比差别不明显(P>0.05);实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是2.78%,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是13.89%,两组差别明显(P<0.05)。结论对胸部创伤伴股骨骨折者采取髓内或钢板治疗都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但是钢板治疗可有效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胸部创伤 股骨骨折 髓内钉 钢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髓内组和钢板组,每组43例,钢板组患者行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髓内组患者行交锁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结果与钢板组患者比较,髓内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3.8±2.5)个月,髓内组优良率为95.35%,显著优于钢板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加压钢板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带锁髓内内固定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骨痂出现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愈合时间情况。结果在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为92%,显著多于对照组7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痂出现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优良率,加快疾病恢复速度,整体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闭合复位带锁髓内内固定应用于胫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胫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骨折程度进行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未见锁钉松动、感染、断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交锁髓内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动力化治疗,因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下肢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钉与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据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类型,随机分为65例长钉为对照组,65例短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长钉与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相当,但较之长钉,短固定手术时间有效缩短,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性更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长钉内固定 短钉内固定 股骨 随内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3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带锁髓内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带锁髓内治疗,既可提高骨折愈合情况,又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骨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和带锁髓内治疗,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带锁髓内治疗,研讨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讨组较参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均良好,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患者,能有效促进其快速恢复,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 带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周围再骨折的分型方式与治疗方法解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股骨近端髓内周围再骨折为诊断62例,对其骨折的分型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对应治疗方式。结果术中出血量由多至少依次为D型、C型、B型、A型,其中A型、D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入组患者术后股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折良好愈合,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预后现象。结论对于股骨近端髓内周围再骨折患者而言,在放射线辅助下先明确分型,再给予对症治疗,可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股骨近端 髓内钉 周围再骨折 分型 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