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缓解早孕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82例孕妇,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心理情绪变化、早孕反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早孕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可有效缓解孕妇的早孕反应,改善不良情绪,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早孕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瑞舒伐他汀用药的不良反应,提出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文献库搜索2012年至2017年6年间国内发表的关于瑞舒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报道,提取有效病例,回顾分析113例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肝毒性发生几率33.6%、横纹肌溶解症发生几率32.8%、消化道反应发生几率12.4%、皮疹发生几率8.0%、肾毒性发生几率5.3%、血糖增高发生几率5.3%、发热及流感样症状发生几率2.7%。结论应完善用药检查、控制用药剂量、加强体征观察,以降低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中药的安全,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间收治的因口服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并分析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果随患者年龄升高,中药口服不良反应构成比越高,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比最高,为43.93%,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口服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发热、头晕、疼痛等症状为主,占比43.93%。其中,一般不良反应患者76例,严重不良反应患者31例,分别占71.03%、28.97%。未经辨证论治、用法用量不当是造成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占比分别为34.58%、26.17%,显著高于其他原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中药治疗过程中可因多种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良反应的表现多样。针对这些原因从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医务工作者职业教育、患者的健康宣教等多个方面进行针对预防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口服中药 安全性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疱疹咽峡炎和手足口病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疱疹咽峡炎54例和手足口病患儿32例进行研究,所有均在发病72h内给予血常规、CRP检查。结果疱疹咽峡患儿的CRP指数高于手足口病患儿(P<0.05)。结论疱疹咽峡炎患儿的CRP水平高于手足口病患儿,并且二者的WBC水平均表现为上升,这对疱疹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小细胞贫血儿童具有较高的疱疹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发生率。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是一种低渗透压非离子型造影剂.广泛用于各种造影,尤其是心血管造影.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碘海醇/类似物和衍生物 碘海醇/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隔姜灸神阙穴联合针刺治疗过敏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过敏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一针刺疗法,观察组行隔姜灸神阙穴联合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采用哮喘控制评分(ACT)、过敏鼻炎评分、肺功能改善有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CT高于对照组,过敏鼻炎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7.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神阙穴联合针刺治疗过敏鼻炎合并哮喘治疗总有效率高,且可以有效控制哮喘和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 隔姜灸神阙穴 针刺治疗 变态反应性鼻炎 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并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肾功能衰竭患者有104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入院顺序的单双数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即入院顺序为双号的作为常规组与入院顺序为单号的作为研究组,每组各52例,常规组患者主要开展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的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继续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高血压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使其收缩压与舒张压等降低,使其稳定在正常水平。同时可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与肌酐清除率等提高,促进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血小板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或非免疫原因,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发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后紫癜(post-transfusionpurpura,PTP)、血小板输注后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等输血不良反应[1]。本文对血小板输血反应及其对策作一简述。

  • 标签: 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 简介:目的:探讨患儿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含量对脑膜炎患儿的感染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治疗前分别采集化脓脑膜炎(化脑)患儿脑脊液1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21例。结核脑膜炎惠儿脑脊液19例和对照组(21例已排除脑膜炎)儿童脑脊液标本。用速度散射比浊法测定其aF中IgA、IgG、IgM、CRP含量。结果:感染组中结核脑膜炎(结脑)、化脓脑膜炎(化脑),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CRP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升高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化脓脑膜炎组、结核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果为除病毒性脑膜炎组的IgA和IgG较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外(P〉0.05),三组病例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脊液进行IgA、IgG、IgM、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儿童 脑脊髓液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自身反应B细胞及与之功能相关的自身抗体和信号分子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2例RA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自身反应B细胞比率及RA和骨关节炎(OA)患者(n=10)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2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R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BM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黏着斑激酶(FA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格局;用ELISA法检测和分析RA及O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同时检测R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状况。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者,R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表达CD19+的自身反应B细胞;同时其PBMC中ERK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NF-κB信号通路磷酸化活跃。相对于OA患者,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显著升高。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MMP-3及TIMP-1等水平较其自身血清中升高。结论:RA患者自身反应B细胞及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介导RA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反应性B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抗Ⅱ型胶原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结果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一共接种13426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83%。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6.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4.2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8.93%;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临床近年来发生的急性输血反应,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输血反应的识别以及临床处理能力。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某医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急性输血反映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与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共有35268人次输注了88439U的各种血液成分,其中主要为红细胞悬液、冰冻血浆以及去白血小板;笔者观察到输血期间共有165例患者出现180次急性输血反应,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47%(165/35268),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以及过敏输血反应(ATR)占95.56%(172/180)。结论由此可见,在临床出现的急性输血反应中,主要是以FNHTR以及ATR为主,输注血小板反应发生率最高。由此,给予患者合理输血、减少血液输注次数以及自体输血是当前减少输血反应的最好措施之一。

  • 标签: 急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过敏性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起到预防献血反应发生机率,营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献血过程。方法在200例献血反应中收集数据,以不同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准备情况做比较,得出理论依据。结果其中轻度反应168例,占84%;中度反应26例,占13%;中度反应6例,占3%。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预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反应曲线发生异常的原因。方法观察试剂空白、标准品、质控品及临床标本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和异常反应曲线,并对异常反应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反应曲线能反应出生化分析仪不稳定、试剂变质、临床患者标本检测结果异常和标本性状等问题。结论分析生化检验反应曲线有助于正确分析检测结果和快速发现导致异常结果的原因,检验人员应熟练掌握并能很好地应用反应曲线。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反应曲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铂类联合治疗难治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晚期乳腺癌患者36例,均给予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3.33%(12/36);治疗后KPS评分明显优于就诊时(P<0.05);36例患者中,Ⅰ-Ⅲ度白细胞减少23例,Ⅱ-Ⅲ度血小板减少5例,Ⅰ-Ⅲ度胃肠道反应30例,Ⅰ度肝肾功能异常6例,其他包括皮疹、乏力等,均无Ⅳ度副作用。结论难治晚期乳腺癌采用培美曲塞与铂类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晚期乳腺癌 培美曲塞 铂类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声发射和自动听脑电反应联合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来我院门诊进行听力筛查的足月新生儿3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观察组150例新生儿采取耳声发射筛查仪联合自动听脑电反应的方式实施听力筛查,对照组150例新生儿单纯应用耳声发射筛查仪实施听力筛查。比较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选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为8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0%(χ2=3.573,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1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χ2=3.573,P<0.05)。结论耳声发射筛查仪联合自动听脑电反应的方式筛查新生儿听力可有效提高筛查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为临床准确判断新生儿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电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加以治疗,实验组实施阿莫西林+果胶铋加以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病情好转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总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胃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能改善其病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01至2018.01接收的80例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82.5%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为55.0%相比显著较优,而不良反应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可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 标签: 左西孟旦 急性失代偿性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分析临床合理用药的必要。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38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抗生素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原因,2017年初制定并实施抗生素合理用药措施,再选择一年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1149例作为研究组,观察合理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明显低于对照组6.21%;药完全以从率为85.81%,明显优于对照组58.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措施相较于常规用药能够更为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依从,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头颈肿瘤患者放疗急性反应及放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放疗依从率、不良反应(放射性皮炎、放射口腔炎、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放疗依从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肿瘤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放疗依从率。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头颈肿瘤 放疗急性反应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