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胎妊娠B超下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的护理体会。方法给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1例卵双胎合并胎妊娠患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介绍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该患者一次减胎成功,术后无感染及流产,足月分娩。结论发生多胎妊娠时早期选择性减胎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单卵双胎 多胎妊娠 选择性减胎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剂量泼尼松和大剂量地塞米松一线治疗成人ITP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ITP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泼尼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人数为5人,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17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50),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17/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卡方=8.3916,P<0.05)。结论地塞米松治疗成人ITP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剂量泼尼松 大剂量地塞米松 成人IT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唇裂术后不同喂养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侧唇裂术后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汤匙喂养、直接母乳喂养、奶瓶喂养,观察一星期,三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出现继发出血2例,无伤口裂开;B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和伤口裂开;C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有1例因感冒流涕污染伤口发生伤口感染,导致鼻小柱旁伤口裂开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裂术后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的效果与汤匙喂养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临床实践有可行性。

  • 标签: 单侧唇裂 术后 喂养方式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既保障病人安全,维持病房良好秩序,省时省力,又维护病人,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术后病人搬运方法。方法对既往手术室接受的剖宫产后病人转运不同方法各10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A组和B组。对比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B组护理质量的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平车架斜坡转运法,保证手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比传统四人搬运方法更能节省人力、快捷、舒适又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剖宫产后 搬运法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年限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符合标准的有104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11比例,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mg/次米非司酮,n=52)与对照组(12.5mg/次米非司酮,n=52)。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0/52)、82.7%(43/5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25mg/次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甲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小剂量的他巴唑治疗,对照组56例,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T3、FT4水平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他巴唑 甲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诊断出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子宫肌瘤的患者高剂量的米非司酮药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子宫肌瘤的患者低剂量的米非司酮药剂进行治疗,对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6.7%,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0%,两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子宫肌瘤的治疗比使用高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高剂量与低剂量的米非司酮都能够对子宫肌瘤起到有效地治愈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结节摘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D2、D3组),所有患者拟在局麻下手术。D1、D2、D3组均静脉输注0.7μg·kg-1右美托咪啶负荷量,输注时间10分钟,随后分别给予0.3μg·kg-1·h-1、0.5μg·kg-1·h-1、0.8μg·kg-1·h-1的右美托咪啶维持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在静脉输注右美托嘧啶即刻(T0),输注20min(T1)、切皮时(T2)、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T3)、停药后1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等指标,并对总体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D2、D3组在T1~T3时点上的MAP和HR明显低于C组和D1组,并且低于T0时间点(P<0.05);RAMSAY评分D2、D3组T1~T4高于C组和D1组,并且高于T0时间点(P<0.05),D2组T1~T3组低于D3(P<0.05),D3组过度镇静。结论0.5μg·kg-1·h-1维持量的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甲状腺手术镇静、镇痛更满意,呼吸、循环平稳,副作用少

  • 标签: 右美托嘧啶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25mg/d)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指标(子宫肌瘤体积、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孕酮、黄体生成素)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指标(子宫肌瘤体积、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孕酮、黄体生成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发生率、潮热发生率、阴道干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肺炎病患实施大剂量氨溴索的诊疗,分析实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我院48例重症肺炎病人作为研讨对象,将其划分为研讨组和比照组,每组各24例。比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正常剂量,研讨组实施大剂量氨溴索诊疗。分析讨论研讨组与比照组的诊疗成果、诊疗时间、退烧时间、病症改善时间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研讨组总有效率为95.8%,与比照组70.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病症改善时间和治疗时间相较比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针对重症肺炎患者有缩短诊疗时间、快速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控制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并且发生副作用的情况较少,可在临床中普遍应用。

  • 标签: 氨溴索 大剂量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NIHS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NIHSS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以明显降低患者CRP水平和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CRP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次腰麻方法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2000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0例,分别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次腰麻方式,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与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观察,局麻用药量观察组较少,且麻醉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观察组耗时均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8.50%(985/1000)、96.20%(962/1000),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60%(16/1000)、3.50%(35/1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麻醉方式选择次腰麻方法,麻醉效果较好,且无明显麻醉不良反应情况,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检查肺部发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2013年2月至10月我院的80例肺部发结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双层螺旋CT诊断,对患者的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病例数以及类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双层螺旋CT诊断出恶性结节42例,良性结节30例,有4例患者没有确诊,此次诊断的灵敏度是87.5%、特异性是93.8%、准确性是90%,和最终病理诊断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发结节使用双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突出,灵敏度、准确率以及特异性高,临床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推介在推广使用。

  • 标签: 双层螺旋CT 肺部单发结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针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患者有70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3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两个组别的护理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与之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各项指标都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十分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于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从根本上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使护理安全性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发生纠纷的可能性有效降低,这样的方法护理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划分成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有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但剂量不同,A组剂量为12.5mg,B组剂量为25.0mg,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血清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子宫肌瘤体积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孕酮、血清促卵泡速、雌二醇以及促黄体生成素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即P>0.05;和A组比较,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小剂量和大剂量所获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小剂量明显要低,故在临床实践时尽量以小剂量药物治疗。

  • 标签: 子宫肌瘤 剂量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全麻苏醒期,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大剂量舒芬太尼)、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各50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疼痛评分、镇痛评分及苏醒期RSS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全麻苏醒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观察组全麻苏醒期患者疼痛评分数据为(2.01±0.32);镇静评分(2.03±0.85)分,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观察组全麻苏醒期患者苏醒期RSS躁动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将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于全麻苏醒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其躁动发生率,且对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

  • 标签: 不同剂量 舒芬太尼 全麻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他巴唑治疗亚临床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亚临床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甲亢平卡比马唑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小剂量他巴唑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亚临床甲亢患者的治疗当中应用小剂量他巴唑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避免不良药物副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临床甲亢 小剂量他巴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大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采用大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激素治疗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