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缝合与全层缝合对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疗效1。方法抽取55例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清创以及伤口修复,观察组进行分层缝合,对照组进行全层缝合。将两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和观察。结果两组之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比对的结果,观察组的创伤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分层缝合对于患者来说,比全层缝合的效果更佳,更有临床效果。

  • 标签: 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 缝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宫腔纱条填塞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恶露恢复正常时间、子宫复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式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止血,且操作简单,利于产后子宫复原,且对生育功能无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宫腔纱条填塞法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皮内缝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 10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均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根据造口术缝合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回肠与皮肤行连续性皮内缝合)和对照组(传统回肠粘膜与皮肤间断缝合)各 54例,观察两种造口缝合方式的手术时间,安全性,相关并发症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造口手术时间分别为 5.3±2.6min和 11.6±1.8min,两组比较 P< 0.05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种手术方式是安全的。各组患者术后随访 1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分别为 5例和 13例,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9.25%和 24.07%, P< 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实验组中未出现造口旁疝及造口回缩并发症。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表现。结论:回肠造口时采用连续皮内缝合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无需拆线,造口美观,提高了患者接受腹壁肠造口的接受程度及生活质量,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皮内缝合 回肠造口 低位直肠癌 心理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缝合法和皮下连续缝合法在颌面部手术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颌面部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连续缝合组和传统缝合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连续缝合组患者采用皮下连续缝合缝合,传统缝合组患者采用传统缝合缝合。结果连续缝合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愈合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分别为80.0%和96.0%,传统缝合组患者分别为60.0%和82.0%,连续缝合组均显著高于传统缝合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缝合组手术切口渗血、渗液,手术切口线结反应或硬结发生率分别为2.0%和2.0%,传统缝合组分别为8.0%和18.0%,连续缝合组均显著低于传统缝合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法相比,皮下连续缝合法应用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不良反应,促进外伤伤口愈合,瘢痕较小,美容效果更好。

  • 标签: 传统缝合法 皮下连续缝合法 颌面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会阴侧切伤口美容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产妇11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传统组采取传统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方法;美容缝合组采用可吸收线无损伤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方法。就两组产妇伤口渗血量、平均缝合时间、伤口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甲级愈合率、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美容缝合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美容缝合组产妇伤口渗血量、平均缝合时间、伤口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伤口美容缝合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伤口渗血,减轻产妇痛苦,缩短缝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甲级愈合率,降低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颌面部手术进行皮内连续缝合与间断对位缝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颌面部需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20例为颌面部择期手术。将随机的1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患者和随机10例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为A组,余下患者为B组,共分为两组。缝合皮肤时A组采用6-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B组采用6-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果1例患者伤口红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月随访,两组患者中,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无论何种缝合方法,瘢痕不明显;而1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为连续皮内缝合,6例为间断对位缝合),瘢痕均较明显,余7例患者瘢痕不明显。结论颌面部手术的疗效瘢痕大小与皮肤缝合方法关系不大,而与颌面部伤口与皮纹方向是否一致有关。

  • 标签: 颌面部手术 连续皮内缝合 间断对位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4月16日~2017年4月16日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抽签化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产妇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大出血、输血、产褥病、子宫切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614.25±26.12)ml少于对照组(954.18±86.49)ml,手术时间(39.85±3.18)min短于对照组(52.17±5.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产妇的大出血(2.00%)、输血(0.00%)、产褥病(2.00%)、子宫切除发生率(0.00%)均低于对照组(28.00%、20.00%、30..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不良结局。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即胎儿从母体娩出后,产妇24h以内的总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在2%-3%之间,而因产后出血而导致产妇死亡的几率达0.2‰-0.5‰。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如胎盘、子宫、产道、妊娠合并症等;其中,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约占70%-80%;而如何防治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重点关注的问题。子宫压迫缝合术因其操作比较简便、更为安全可靠、止血快速等而被广泛应用到产后出血的治疗中,本文主要综述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手术运用到自然分娩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自然分娩患者200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患者予以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手术,对照组100例患者予以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手术,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切口愈合状况、疼痛强度与时长、住院时长、出血总量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切口愈合状况、疼痛强度与时长、住院时长、出血总量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手术运用到自然分娩患者内具备比较良好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 标签: 产科 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7年01月我院收治的87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依据产妇采取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止血治疗方案,观察组产妇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的观察组产妇成功止血42例,出血减少2例,成功止血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和8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眩晕、疲乏、失眠、潮热出汗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确诊,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均具有较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使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微创美容缝合术在面部急诊清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64例的面部创伤急诊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82例。对照组的面部创伤急诊患者采用常规的面部急诊清创的治疗方法(即,止血,清创,缝合等)进行治疗,观察组的面部创伤急诊患者在面部急诊清创的过程中,采用微创美容缝合术的治疗方法进行面部急诊清创的治疗。最后,分别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和总满意度,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相互比较,并且评价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41%。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81.7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52.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总满意度明显的都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美容缝合术在面部急诊清创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非常高的满意度。微创美容缝合术这一治疗方法,有助于面部创伤急诊患者的早日痊愈,它能够在面部急诊清创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美容缝合术 面部急诊清创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治疗中行切除袋形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收治的 67 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 n=35 )和对照组( n=32 ),观察组患者采用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肛瘘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及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愈合后疤痕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愈合快、恢复好、疼痛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切除袋形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后出血的7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产妇给予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8.5%)明显低于对照组(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另外再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产妇的幸福指数,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欣母沛 子宫背带缝合技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漏斗加压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妇术中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大出血患者4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子宫动脉结扎法治疗,观察组实施漏斗加压缝合术。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40%(8/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实施漏斗加压缝合术,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漏斗加压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40例肛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对照组给予肛瘘切除缝合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接受手术治疗后,其创面愈合用时为9.92±1.3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31±2.05天(P<0.05);研究组瘢痕大小为4.21±0.72c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92±1.22cm2(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效果显著,可大大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小患者瘢痕大小,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 肛瘘切除缝合术 肛瘘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中,将背带式缝合术与欣母沛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产妇则接受欣母沛与背带式缝合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相关指标要优于对照组产妇,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剖宫产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治疗,同时给予其背带式缝合术与欣母沛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欣母沛 产后出血 背带式缝合术 并发症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方法对近期在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的产妇资料进行整理,其中有14例的治疗中实施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并加强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着重预防贫血(继发性)等症状,对资料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所有产妇的术后愈合均满足甲级标准,产妇的平均治疗用时为(8.7±12)天。30日的跟踪随访中未有贫血(继发性)、产后出血等症状的记录,所有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均符合要求,5个月左右的跟踪随访中未有远期并发症的记录。结论加强对在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的产妇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缩短治疗用时,促进愈合,降低并发症状的出现机率。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患者,将其按照奇偶顺序进行排序,4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4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子宫按摩联合缩宫素、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3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6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产妇病情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子宫压迫缝合术,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经历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45例患者出血停止,止血效果好,1例患者出现了阴道大出血的症状,采用子宫切除后结束止血治疗。结论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能够针对性的处理各种类型的出血并发症,手术操作简单易推广,有着积极的治疗价值。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后壁黏膜切除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治疗阴道松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阴道松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术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术后,根据阴道松弛程度于阴道腔隙往深部处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对照组仅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等级阴道松弛程度发生率及相关雌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轻度松弛,中度松弛,重度松弛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χ2=6.39,P<0.05;χ2=5.28,P<0.05;χ2=4.92,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FSH、LH、PRH及T的含量相比差异显著(t=4.68,P<0.05;t=3.92,P<0.05;t=4.21,P<0.05,t=5.01,P<0.05)。结论采用的阴道后壁黏膜切除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治疗阴道松弛临床疗效突出,相比于传统仅采用阴道后壁黏膜切除具有诸多优势,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阴道后壁黏膜切除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 阴道松弛 阴道紧缩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