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浅表胃炎与功能消化不良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浅表胃炎伴功能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促动力类药物、维生素B1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及总结两者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优于参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功能消化不良的方案能促进浅表胃炎疾病的恢复,有症状的浅表胃炎与功能消化不良密切相关,可能属于同类范畴的疾病。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浅表性胃炎 治疗 关系
  • 简介: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日益增多.在消化科门诊患者中近40%为功能胃肠病(FGIDs),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GIDs)患者中约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功能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FGIDs中常见疾病.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焦虑或抑郁状态等均与IBS有高度相关.调研也显示,普通人群和FD患者中的抑郁或焦虑发生率分别占9.1%和54.2%,心理因素是FD的独立危险因子.神经胃肠病学的发展为FGIDs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有关心理因素对FGIDs患者的影响、心理障碍和胃肠动力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及如何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的研究.

  • 标签: 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疾病
  • 简介:血液透析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疗法,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血透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1]。如何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能够参加适当工作,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肾脏病生存质量表(KDQOL-SFTM)[2]和营养参数,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对40例血透患者进行6个月的营养管理,结果如下。

  • 标签: 肾透析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不一样的分娩方式和产后压力尿失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分娩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剖宫产)45例和对照组(阴道顺产)55例。在产后一到两个月对产妇进行门诊随访,并进行超声检查残余尿量,把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压力尿失禁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发生产后压力尿失禁的产妇有5例,发生率是11.1%(5/45);对照组(阴道顺产)发生产后压力尿失禁的产妇有10例,发生率是18.18%(10/55),实验组发生压力尿失禁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有效地降低产后压力尿失禁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与脑梗死是否存在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对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31例非急性脑梗死对照者(对照组)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多态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降低(P均〈0.05)。脑梗死组患者VEGF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血糖和收缩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脑梗死组患者VEGF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单倍型ACC(5.85%)明显低于对照组(14.22%)。结论:rs1570360、rs3025039和rs699947的单倍型ACC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关于非酒精脂肪肝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道微生态与机体的代谢非酒精脂肪肝的致病以及病情发展均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尝试从微生态角度去探寻更加积极有效的非酒精脂肪肝的治疗方式。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非酒精脂肪肝和微生态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非酒精脂肪肝的治疗提供理论参照。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微生态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脂酶(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PCR-RFLP),对112名三酰甘油(TG)正常水平者和103例高TG者的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进行研究.结果:HL启动子514T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TG组为0.4563,比正常TG组0.3348高,但差异无显著.在总研究组中TT型的年龄、TG浓度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而载脂蛋白A1(ApoA1)则明显降低(P0<.05).按性别分层后发现TT型女性和男性的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非TT型同性(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浓度则分别低于非TT型的同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TC)、ApoB、TT型是高TG危险因子,而ApoA1、HDL-C则是保护因子.结论:HL启动子514C/T多态与高TG血症的发生相关,并可影响血浆脂类的代谢,可能是高TG所致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肝脂酶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评估上海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PON1)对应基因的-162A/G多态与脑梗死(CI)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对126例CI患者(CI组)及131名同期体检者(对照组)的PON1基因-162A/G多态进行分析。结果:PON1基因-162A/G多态AA型、AG型及GG型基因型在对照组和CI组中分别占22.14%、19.08%、58.78%和23.81%、37.30%、38.89%。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对照组和CI组中分别为31.68%、68.32%和42.46%、57.54%。经检验,PON1基因-162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组的等位基因A与对照组比较,其比数比为1.5914,95%可信区间为1.1095~2.2828。结论:PON1基因-162A/G多态可能与CI发病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对氧磷酶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乳酸(LDH)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4例作为实验组,按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级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另外随机选取健康人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睡眠参数,同时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ODI4)、血乳酸水平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血乳酸水平也不断上升;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血乳酸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分级参考依据。

  • 标签: 血乳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找到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经眼科检查的本院内科糖尿病住院病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40例,检测糖基化血红蛋白关系数量的多少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在进行检测的4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的空腹血糖高出正常水平,占87.5%;在进行检测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糖基化血红蛋白高出正常水平,占95.00%;同时,有18例患者患有高血压,有10例患者患有末梢神经炎,有12例患者患有皮肤及泌尿道感染。结论要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关健在于控制好血糖,尽可能使糖基化血红蛋白维持在理想水平,同时防治高血压、末梢神经炎、皮肤及泌尿系肠感染等并发证。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基化血红蛋白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对腹膜透析相关培训的依从,探讨患者依从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关系,为降低腹膜透析的并发症,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0例透析超过半年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依从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通过系统的腹膜透析透析前培训,患者能配备透析相关设备,但操作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尤其以年纪大、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明显。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与患者依从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依从与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关,提高患者对透析培训的依从,有助改善患者透析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理调节 依从性
  • 简介:目的:评估脑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的基因192G/A多态与脑梗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分析29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17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PON1基因192G/A多态。结果:PON1基因192G/A多态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的GG型、GA型和AA型基因型分布分别为36.75%、50.43%、12.82%和28.14%、50.85%、21.02%。G、A等位基因分布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分别为61.97%、38.03%和53.56%、46.44%。经检验,PON1基因192G/A位点基因型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等位基因A与对照组比较,其比数比为1.2210,95%可信区间(95%CI)为1.0147~1.4793。结论:PON1基因192G/A多态可能与脑梗死有关。

  • 标签: 对氧磷酶1 脑梗死 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交感神经兴奋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颅脑外伤组)。所有患者在24小时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GCS评分,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测定其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及Hcy值。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采用Spearman法分析Hcy与HR、MAP及NE的相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APACHEⅡ评分、Hcy水平、HR、MAP及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脑外伤患者组内分析发现,Hcy水平与HR、MAP、APACHEⅡ评分及NE水平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血Hcy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颅脑外伤交感兴奋的新指标。

  • 标签: 颅脑外伤 交感神经兴奋 同型半胱氨酸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目的:对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TAA多态进行研究,探讨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TAA多态与血清胆红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5名深圳地区健康汉族个体的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UGT1A1基因的启动子区,经DNA测序确定启动子区A(TA)nTAA多态并采用偶氮反应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结果:在研究对象中,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A(TA)6TAA和A(TA)7TAA2种多态,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6TAA单倍型频率为93.2%,A(TA)7TAA单倍型频率为6.8%,携带A(TA)6TAA纯合多态个体占86.8%,携带A(TA)7TAA纯合多态个体占0.5%,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个体占12.7%。携带A(TA)6TAA纯合多态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2.4±6.0)μmol/L,游离胆红素为(8.9±4.2)μmol/L;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为(15.6±5.9)μmol/L,游离胆红素为(11.9±4.7)μmol/L;携带A(TA)7TAA纯合多态个体血清总胆红素为19.2μmol/L,游离胆红素为15.1μmol/L。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A(TA)6TAA纯合多态个体(P〈0.01)。结论:A(TA)nTAA多态与血清总胆红素相关,携带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个体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A(TA)6TAA纯合多态个体,升高的血清胆红素主要为游离胆红素。

  • 标签: UGT1A1基因 启动子 多态性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躁狂症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名。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依从评分。结果观察组躁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其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躁狂症患者的依从分别为70.00%(对照组)、92.50%(观察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而且观察组躁狂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躁狂症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抗磷脂抗体等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与患者视网膜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从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对164例SLE患者作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指标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和抗ds-DNA抗体等.结果:164例SLE患者中26例(16%)检查到有视网膜血管病,其中19例(73%)检测到抗磷脂抗体(17例ACL和2例LA).结论:SLE患者易发生视网膜血管病变,抗磷脂抗体的存在可能与其有较高的相关.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抗体 视网膜血管病 抗心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 抗核抗体
  • 简介:近年来微量蛋白尿成为倍受关注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显示伴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冠心病的发生率[1].2003-04~2004-04,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伴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舒张功能情况,对其内在关系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探讨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超声诊断 微量蛋白尿 血管内皮依赖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非酒精脂肪肝疾病和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此文采取回顾研究方法统计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资料,参考是否合并非酒精脂肪肝,将其分为两组,将不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ALT、AST、UA、SBP、DBP、BMI、TC、TG、LDL-C、HDL-C等情况。结果参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SBP、DBP、BMI、TC、TG、LDL-C、HDL-C对比实验组相关指标,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研究意义。DBP、BMI、TG、HDL-C属于诱发老年高血压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心血管病均和老年高血压非酒精脂肪肝存在一定关系,心血管疾病可迅速增加高血压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危险和患病率,因此需要临床增加控制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力度。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非酒精性脂肪肝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衡阳市脑卒中与气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衡阳市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这3年内在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其疾病发作的季节规律与当地气象之间的关联。结果在12月、1月以及2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时段,脑卒中患者发病率最高,在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即6月、7月以及8月份,脑卒中发病率最低,因此平均气温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P<0.05);在平均气压最高的月份为12月、1月以及2月份,脑卒中患者发病率最高,平均气压最低的月份即6月、7月以及8月份,脑卒中发病率最低,因此平均气压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P<0.05);相对湿度与脑卒中发病率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与气温以及气压密切相关,而与相对湿度相关不显著,因此应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衡阳市 脑卒中 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