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体检者在整个体检过程实施全程护理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份——2017年10月份接受健康体检的420例体检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流程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护理过程两组体检者分别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体检者体检中体检时间、体检质量、体检效率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体检对象护理满意度达到92.86%(195/210),较比对照组81.9%(172/210)的调查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检对象所有体检时间、体检质量评分、体检效率评分较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检查需要进行多个项目的检查,时间较长,检查项目及部门也不同,全程的护理干预的实施,利于体检对象对目前项目操作的了解,积极配合,提高体检质量;同时指导进行下一项体检项目,使体检者有明确目标,利于与户合理人员建立和谐信任度的关系,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体检 体检流程 全程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预防接种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1000例小儿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小儿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与小儿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给予其全程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儿的配合度,从而使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对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预防接种 全程护理 应用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100例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地提高了新生儿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新生儿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危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全成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劣于观察组,满意度差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3例手术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61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手术应激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并降低患者手术应激。

  • 标签: 手术室全程护理 无缝隙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单位收治的86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上述86例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43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对观察组43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分娩全成护理模式进行产科护理。在进行不同的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上述86例分娩孕妇的产程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产程数据为第一产程时间为(433.13±119.56)分钟,第二产程时间为(46.01±7.64)分钟,第三产程时间为(9.67±3.19)分钟,总产程时间为(491.64±129.69)分钟;对照组患者产程数据为第一产程时间为(671.67±141.61)分钟,第二产程时间为(77.03±9.97)分钟,第三产程时间为(13.85±3.79)分钟,总产程时间为(742.25±145.33)分钟。观察组43例孕妇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上以及在并发症情况和满意程度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护理 全程护理 产科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行以全程护理,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80例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9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90例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期间多个时间段的产妇体征指标、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孕妇进入产房20分钟后对比硬膜外穿刺成功阶段、术前准备阶段、手术后20分钟阶段,ADR、COR、NE、ACTH显著降低,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阶段、术前准备阶段对比孕妇进入产房20分钟后MAP、HR有所提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ADR、COR、NE、ACTH、MAP、HR在硬膜外穿刺成功阶段、术前准备阶段、手术后20分钟阶段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行以全程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体征指标,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全程护理 ADR COR NE ACTH MAP HR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方式护理后都得到改善,研究组SAS和SDS评分都要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重度疼痛、住院时间、手术时间4项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腹腔镜胆囊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新生儿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地提高了新生儿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新生儿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助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产妇中对其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产科收治的84例糖尿病产妇加以分析,以数字随机法将产妇分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妊娠末期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红蛋白水平的控制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总产程用时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分娩质量比较存在明显区别(P<0.05)。结论对糖尿病产妇实施全程助产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临床应用作用巨大。

  • 标签: 全程助产护理 糖尿病产妇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将其以入院顺序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全程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低、护理质量评分高,与护理前、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全程人文关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程人文关怀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导乐陪伴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使用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导乐陪伴+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孕妇的VAS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的Apgar评分、产程时间、产后的出血量及术后的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镇痛后三十min、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评分分别是0.8±0.1、1.3±0.2、0.7±0.3,较对照组的分别低约6分、6分、5分;②研究组中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的例数比是3631,有1例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于7分;较对照组的分别高于13例、低于4例、9例和7例;③研究组中第一产程的活跃期是190.3±23.8,第二产程是50.2±10.2,第三产程是4.2±0.3,分别较对照组的低约40min、10min、2min;④研究组中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和满意度分别是190.3±23.9ml、95.8±3.8ml,较对照组的低约50ml,高约20分。上述经数据分析,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使用对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全程导乐陪伴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2017年1月22日到2017年12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全程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生活质量评分为(82.50±3.64)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可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围手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引导的全程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住院的120例初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助产士引导的全程心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分娩方式以及产后1~2周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引导的全程心理干预可以有效调节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术后2h出血量,降低分娩风险,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分娩质量。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过程中急诊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患者均选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4例,将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应用急诊全程优质化护理的优化组和应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每组各4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与复发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优质组患者经护理后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短,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P<0.05)。优质组患者院内AMI(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次实施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率均少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全程优质化护理实施急救,可以有效的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减少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被医学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全程优质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军队特勤疗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XX军队疗养院接受疗养的80例特勤军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常规疗养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则在常规疗养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军人对疗养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军队特勤人员对疗养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特勤人员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军队特勤人员的疗养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特勤人员的健康知晓程度,并对提升疗养院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军队特勤 疗养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及术后康复等诸多环节都易使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文中探讨心胸外科压疮高危人群压疮预防预测的方法,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针对心胸外科患者专科疾病及治疗处理的特点及护理难点,分析压疮发生可能危险因素,结合压疮预防、预测的最新护理理念,逐一采取应对措施。结果2015年6月1日起至2016年7月30日住院的46例手术患者发生压疮3例,其中院外带入2例,经积极处理3周治愈,1例循环不稳定紧急床边开胸止血要求绝对卧床2d出现Ⅲ度压疮。结论对于压疮的预防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正确评估压疮的危险性,把握好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切实落实预防措施,避免某些干预措施的误区,即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心胸外科患者 压疮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急诊抢救的危重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全程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抢救成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全程护理模式(观察组)干预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临床干预效果,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危重患者时选择全程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抢救 危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普外科2016年8—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2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各11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高于对照组78.1%;观察组护理后SAS为(37.6±4.5)分,SDS评分为(39.6±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临床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乳腺癌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途径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50例,研究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率、知识掌握率及自我管理率依次为94.3%、85.7%和8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0%、68.0%和72.0%(P<0.05);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