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对称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成人下颌偏斜患者45例,均给予SPECT-CT检查,观察各部位放射性强度结果,并对聂下颌关节对称性情况观察。结果放射性强度观察,各部位包括下颌升支、下颌角与髁突等,偏斜侧强度与对侧强度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对称性变化观察比较,髁突前倾斜面倾斜角、髁突前斜面长度与髁突前后径等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如髁突内外径、髁突后斜面倾斜角度、髁突后斜面长度以及髁突高度等双侧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在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中,偏下侧与对侧有一定形态学差异,应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

  • 标签: 成人下颌偏斜 颞下颌关节对称性 骨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46例下颌偏斜畸形病患,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头影测量值以及下颌运用范围,术后的头影测量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明显(P<0.05)。46例患者术中意外骨折3例,占比6.5%;术后7d出现下唇有不适感甚至麻木者19例,占比41.3%;1例术后关节出现张闭口疼痛,占比2.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伤口愈合不佳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患的下颌偏斜畸形都获得较大改善,脸部基本对称;中线不偏倚,牙齿平整,上下颌骨、覆牙合覆盖以及咬合关系均较佳;头影测量结果提示两侧下颌骨对称,颏部居中;张闭口时下颌偏斜状况消失,开口型明显改善。结论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脸部外形,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下颌偏斜畸形 外科治疗 下颌手术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阻生牙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104例阻生齿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2例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拔牙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牙槽完整度、术后并发症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阻生齿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阻生齿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牙槽完整度和术后并发症能够通过微创拔牙技术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阻生牙拔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36例患者(42颗牙),根据患者年龄和埋伏牙情况给予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助萌组和导萌组,助萌组15例18颗,采取固定矫治技术助萌法矫正治疗;导萌组21例24颗,采取闭合式开窗导萌法矫正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助萌组18颗牙通过(9.58±1.35)个月矫治全部萌出并牙列整齐,术后未有并发症情况发生;导萌组24颗牙中,经过(11.42±1.56)个月矫治,牙弓形态正常,咬合良好,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1例牙周附着不足,1例无阻生牙根吸收及邻牙牙根吸收。助萌组埋伏阻生牙平均萌出时间较导萌组明显缩短且差异明显(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助萌组少于导萌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避免了牙源囊肿的发生,保存了患牙,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固定矫治技术 埋伏阻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的下颌骨处理方式(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下颌骨矩形切除术、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术式)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随访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38例舌癌病例,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9例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B组15例行下颌骨矩形切除术和C组14例行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术式。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38例舌癌患者中,局部复发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远处转移2例,同侧下颌骨颊舌侧龈黏膜切口和保留的下颌骨均无肿瘤复发,C组患者术后口腔功能恢复最好。结论下颌骨矩形切除术式优于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术式临床评价优于下颌骨矩形切除术。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舌癌联合根治术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球帽附着体,观察组为磁性附着体,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压槽骨高度、固位性、舒适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球帽附着体,患者的舒适性和固位性更佳,值得应用。

  • 标签: 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 磁性附着体 临床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种不同的下颌骨处理方式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37例舌癌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9例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B组15例行下颌骨矩形切除术和C组13例行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术式。评价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不同下颌骨处理方式的可行性,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37例舌癌患者中,局部复发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远处转移1例,同侧下颌骨颊舌侧龈黏膜切口和保留的下颌骨均无肿瘤复发,下颌骨不同的处理方式与舌癌术后复发率及复发部位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口腔功能恢复最好。结论对于舌癌原发灶未侵犯下颌骨及舌侧黏骨膜时,下颌骨矩形切除术式优于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术式临床评价优于下颌骨矩形切除术。

  • 标签: 舌癌 下颌骨 联合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阻生齿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颌阻生齿患者术后发生6例牙龈疼痛,4例出血较多,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过处理后均得到康复。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后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有一例下颌阻生齿患者出现牙龈肿痛,术后一周内自行消失。结论对下颌阻生齿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拔除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开创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进行开窗减压术后,测量开窗减压术后病灶长径的变化,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计算临床治愈率。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24个月。18例患者囊腔病变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其中2例含牙囊肿和1例根尖囊肿完全消失;其余12例患者术后6~12月内行二期刮治术后囊肿消失。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感觉的异常,术后四个月后自行消失。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需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应用传统方法将患牙拔除,研究组(n=45)应用微创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下颌阻生齿 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和特点,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下颌骨骨折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相关影响因素、诊治经过、神经感觉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r=-0.352)、术前骨折移位(r=-0.578)及加强内固定治疗(r=-1.468)与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具有相关性。所有患者下牙槽神经功能均在1年内恢复。结论下颌骨骨折患者年龄大,骨折移位大和加强内固定治疗易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使下唇感觉功能异常,应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下牙槽神经 内固定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我处口腔科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患者(100颗患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慢性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下颌第二恒磨牙,根尖孔发育完全。观察98例患者C形根管系统X线诊断、显微镜诊断情况,以及根管预备、充填效果。结果98例患者通过根管治疗,手术前X线片主要影像显示锥形融合根,根中30%存在条索状X线低密度区。根管显微镜下,98例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口,主要表现为C1、C2、C3。结论C形根管的形态比较多变,合理分类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应联合X线、显微镜诊断,以此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参照。

  • 标签: C形根管 下颌第二磨牙 临床诊断 观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各时期,两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情况及囊腔内骨质增生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用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下颌骨囊性肿物 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的应用及临床病例。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下颌阻生齿患者并据拔牙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传统手术治疗,高速涡轮钻组行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治疗。比较两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高速涡轮钻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钻组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高速涡轮钻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钻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患者行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疗效肯定,可有效拔除牙齿,加速拔牙进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 应用效果 临床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患者30例采取一期开窗减压术和二期刮治术,术后定期X线检查追踪观察疗效。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开窗减压术治疗后,全部病例开窗减压术后囊腔缩小明显,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3.33%,治疗单房型角化囊肿疾病类型的效果显著优于多房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疾病类型的效果显著优于囊性成釉细胞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微创与传统拔除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凿骨劈冠法拔除,予以研究组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拔除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拔牙时间、术中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拔除术,实施微创拔除术治疗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适感的发生。

  • 标签: 凿骨劈冠法拔除 微创拔牙技术 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Free-edge矫治技术剜除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安氏Ⅲ类错的建议。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38例安氏Ⅲ类错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拔牙组19例;非拔牙组19例。所选患者均通过Free-edge直丝系列托槽进行治疗。拔牙组患者同时行以挖除下颌第三颗磨牙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上下牙列均排列整齐,覆盖处于正常状态,咬关系良好,磨牙关系中性,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趋于或达到直面型。结论针对安氏Ⅲ类错患者行以Free-edge矫治技术剜除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不管是否拔牙,Free-edge矫治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侧貌变化,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安氏Ⅲ类错 下颌第三磨牙 矫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对下颌前突伴偏位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下颌前突伴偏位的患者共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患者采用下颌双侧矢状劈开后退术,9例患者采用LeFortⅠ型截骨前移术并旋转颌平面+下颌双侧矢状劈开后退术+下颌角修整术,研究分析术后的组织变化和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的唇颏位置改善明显,面部基本无偏斜,口内咬合关系恢复很好,术后的长期稳定性较好。结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同时采用下颌角修整可很好地矫正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的患者,且正颌外科手术后长期稳定性较好。

  • 标签: 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 下颌角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