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皮肤消毒液消毒性能,观察其消毒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皮肤消毒液(葡泰牌),采用定量杀菌实验进行试验。结果用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皮肤消毒液作用1min、2min、3min、5min、10min,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均达100%。结论用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皮肤消毒液对细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刺激性小。

  • 标签: 消毒液 葡萄糖酸氯己定 杀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常规盐水检验法,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低离子凝聚技术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配血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聚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临床输血检验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张压为(89.87±5.42)、收缩压为(139.31±6.48)、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张压为(74.76±6.16)mmHg、收缩压为(115.87±5.76)mmHg、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酮能够有效的治疗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胺碘酮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维生素B12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甲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与75.61%,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甲钴治疗的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甲钴胺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出8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I和实验组II,两组都是43例,实验组I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II给予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I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1.4%,实验组II是93.0%,实验组II比实验组I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实验组I和实验组II治疗后的心率与QTC变化,实验组II均优于实验组I,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I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3%,实验组II是4.7%,实验组II比实验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碘酮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行。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利奈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利奈唑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治愈率得到显著提升,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利奈唑胺 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环磷腺苷葡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LVEF及BNP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3.3%;治疗组LVEF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环磷腺苷葡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方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丁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沙丁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沙丁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酮替芬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碘酮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碘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碘酮用于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用利多卡因作为治疗药物,碘酮组用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胸闷、室性早搏、心悸);干预前后患者心室率、左心室射血功能、NYHA等级。结果碘酮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碘酮组症状消失时间(胸闷、室性早搏、心悸)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室率、左心室射血功能、NYHA等级相近,P>0.05;干预后碘酮组心室率、左心室射血功能、NYHA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改善症状,恢复正常心室率、左心室射血功能、心功能,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儿科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阶段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124例,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2例患儿。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剂量碘酮维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心律平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以93.55%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74.19%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以9.6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25.8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剂量 胺碘酮 维持治疗 小儿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非那雄长期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随机在我院选取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非那雄治疗。于治疗1、3、6个月后观察患者前列腺增生情况,检查两组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浓度。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经B超检查前列腺形态结构以及大小,观察组有所好转,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经过6个月后,观察组明显改善,对照组略有改善。两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清前歹11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测定差异均不明显。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60%),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非那雄长期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服药时间越长,临床效果越好,并且能够改善患者前列腺增生情况。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非那雄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输血检验中采取低离子凝聚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供血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盐水法检验,而观察组实行低离子凝聚技术检验,综合性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在相关抗体阳性对照凝集轻度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检查出13个凝集细胞,对照组检查3个凝集细胞,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特异性凝集在10秒内消失28例,20秒内消失22例,而在3分钟之内特异性凝集均无消失。结论在临床输血中运用低离子凝聚技术,有助于快速检测出不规则抗体,体现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耗时短的特点,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盐水法 输血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儿茶酚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儿科2013年9月-2015年12月收住院的165例0~5岁诊断为手足口病儿童为试验组,50例0~5岁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试验组分为普通1组(n=58)、普通2组(n=56)、重症2期组(n=49)、重症3期组(n=37)、重症4期组(n=21),普通2组在治疗过程中转为重症,25例转为2期,22例转为3期,9例转为4期。测定研究对象血清儿茶酚浓度、葡萄糖(GLU)浓度。结果普通1组血清儿茶酚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2组显著高于普通1组和重症2期组(P<0.001),重症3期组显著高于重症2期组(P<0.001),重症4期组显著高于重症3期组(P<0.001),重症2期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浓度显著高于普通1组(P<0.001),肾上腺素(E)浓度与普通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1组、对照组的儿茶酚浓度与GLU浓度不相关,普通2组儿茶酚浓度与GLU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重症2期组E浓度与GLU浓度不相关,NE、DA浓度与GLU浓度显著正相关,重症3期组、重症4期组的儿茶酚浓度与GLU浓度显著正相关。结论手足口病儿童血清儿茶酚浓度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NE、DA浓度变化较E早,在潜在重症病例或重症病例与血清GLU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病情越重浓度越高,可作为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指标。

  • 标签: 血清 儿茶酚胺 手足口病 重症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口服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胺碘酮 厄贝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联合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28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甘草酸单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口服。观察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ALT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LT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联合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五酯胶囊 复方甘草酸单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對比分析普罗帕酮与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将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等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给予A组患者普罗帕酮治疗,给予B组患者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58.33%,远低于B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物剂量及对症治疗后减轻,可继续治疗。结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较普罗帕酮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硫酸沙丁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在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86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沙丁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茶碱控释片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7.7%,优于对照组的74.4%(P<0.05);治疗后,联合组FEV1以及PEF分别为98.5±8.4和170.2±2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6.8和138.5±19.8(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32.6%(P<0.05)。结论硫酸沙丁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所取得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 茶碱控释片 急性老年哮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心律失常的患者11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达到96.49%(55/57),对照组患者治疗达到84.21%(4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较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临床指标改善明显,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胺碘酮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