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适用于实验教学要求的骨髓涂片不易获得,若不采取有效的保存方法,其使用时间较短。该文介绍笔者正在使用的种比较理想的教学骨髓涂片保存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骨髓涂片 保存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及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和脑血管损伤的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共计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3例,均在接受介入球囊栓塞术后获得治愈;发现颈内动脉急性闭塞2例,在开展药物治疗3天之后治疗无效死亡;有18例嗅觉丧失的患者都没有得到恢复;存在单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有5例,3例在手术后视力获得恢复,但有2例患者没有接受手术,后视力丧失;18例患者的嗅神经存在损伤,动眼神经损伤的有5例,功能均未获得恢复;存在面神经损伤以及听神经损伤的患者有19例,治疗后仅有6例患者获得听力的改善。结论临床上在针对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在创伤性CCF以及视神经损伤患者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挽救。

  • 标签: 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一脑血管损伤 手术 视神经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包茎与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选择传统包皮环扎术治疗)和实验组(70例,选择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包皮环切手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手术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的原则、技巧及方法

  • 标签: 心理护理 方法 原则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使用地西泮配合活跃期使用催产素促进第产程的药物疗效。方法从2013年至2015年,第产程中,潜伏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潜伏期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催产素为甲组。活跃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活跃期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乙组。不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丙组。观察第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甲组42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19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8人。乙组58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22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2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11人。丙组50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5人、第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8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27人。结论第产程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小剂量催产素,在严密监测胎心音、宫缩情况下,可以促进第产程完成而进入第二产程,缩短总产程,使产妇保持良好精力,更好配合完成阴道分娩。

  • 标签: 宫颈扩张期(第一产程) 地西泮 催产素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合成PSMcDNA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试验中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调整,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总RNA量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的262bp的产物带。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极高的灵敏度。为早期预示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技术手段。

  • 标签: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MRNA 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典型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个组类,对常规组采取日常的医护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医护体化护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年后,常规组的Harris评分为(80.01±1.32)分,实验组的Harris评分为(93.01±3.31)分,常规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医护一体化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 简介: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量的中专、大专、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2007年以来,我科根据实习护生的不同学历层次,选择不同的带教老师,采用了“”带教方法。依据实习大纲,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护生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教学 质量控制 教育 护理
  • 简介:诊断疾病是每位医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临床常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规范、完善的诊断。就没有正确、恰当、合理的治疗。因此,诊断疾病的水平是体现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方面。规范的诊断疾病程序是培养和训练医师临床思维,

  • 标签: 诊断思路 程序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中药治疗患者中抽取210例,数表法分成三组A组(炮制前分档)、B组(水处理前分档)、C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各70例,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C组缓解率为97.1%(68/70),高于A组的80.0%(56/70)、B组的81.4%(57/70),统计有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0),低于A组的12.9%(9/70)、B组的11.4%(8/70),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材经由严格清洗、筛选、加热后再炮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急症手术麻醉方法、用药原则等。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尤其是痛觉的丧失。急症手术由于患者病情紧急,其不良预后可比择期手术者增高3~6倍。急症手术预后效果如何,急症手术麻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急症手术 麻醉
  • 简介:探索"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法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在"临床检验基础"讲授过程中,选择与课程内容有紧密联系的、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讨论式教学弥补了课堂讲授不足,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教学相长。

  • 标签: 教学法 教学质量 临床检验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炎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道损伤治疗患者150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从临床治疗效果而言,胆囊炎切除术对胆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护理模式缓解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护理模式有利于糖尿病足患者控制血糖和足部病变,值的推广。

  • 标签: &ldquo 一病一品&rdquo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血液学检验是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实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血液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在心电图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阶段教学法”、“类比法”、“小组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于心电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明显提高了心电图实习教学效果。

  • 标签: 心电图 实习教学 方法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本文重点针对检验检测方法的试验和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应用范围加以阐述,首先分析了检验检测方法的主要种类,然后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和确定工作的具体内容加以了阐述,结尾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和确定工作的具体使用范围作了阐述,以便确保所提供的检验数据都正确、可信。

  •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治疗手足口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7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全面的临床观察以及采取系列全面的护理措施(卫生预防护理、饮食、皮肤和口腔等方面的护理、消毒隔离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发热护理、防止并发症方面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总结护理体会所得。结果本组出现手、足、口腔皮疹或疱疹70例,经对症治疗皮疹或疱疹均结痂消退,无感染发生;64例发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出现惊厥抽搐1例,并发脑炎4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年龄小,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精心护理,则预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