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课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医药的发展输送新型人才。方法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5个方面进行课设计。结果体现了中医药思维的融入,传递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以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学模式。结论通过课,构建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体现特色”于一体的中药专业《仪器分析》课程体系。

  • 标签: 中药学 中医药特色 仪器分析 说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放置曼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017年6我院接收的200例自愿要求放置曼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受试者在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乐,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1~3天放置。分析两组受试者曼乐续用和避孕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脱环率略低,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带器妊娠;观察组患者综合续用人数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因症取出者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月经量减少人数比对照组稍低,但P>0.05;点滴出血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闭经以及异常出血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以及月经干净后放置曼乐效果相似,放置曼乐不会提升不良反应风险,另外,即时放置能够缓解女性紧张心理,避免二次放置手术,故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 月经干净后 曼月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的特点。方法对101例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疗及转归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其特点。结果8龄内婴儿麻疹具有发热时间长、病情重、合并症多等特点。结论防治婴儿麻疹应从改进对其母亲的主动免疫、及时正确诊治及患者的消毒隔离等方面入手,控制该病在8龄内婴儿中的流行。

  • 标签: 婴儿 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腕骨骨折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其中经舟骨骨周围脱位占1腕部损伤的3%—5%,对腕及手的功能影响极大。通过分析总结20例舟骨脱位伴或不伴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从而归纳腕骨骨折合并骨脱位的典型X线及CT特征从而分析临床诊断工作中漏诊、误诊原因。

  • 标签: 月骨脱位 腕骨骨折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PDCD5在卵巢上皮性癌当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择20161至2017年2,在我院行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100例,其中,正常卵巢组织为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相关软件对PDCD5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当中表达光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呈现出的为高表达,卵巢癌组织当中PDCD5蛋白呈现的是低表达,三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在不同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升高,PDCD5蛋白表达呈现出下降特点。结论PDCD5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存在密切的联系,对PDCD5蛋白进行研究,对治疗卵巢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PDCD5蛋白 卵巢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016年12在我院接受治疗肺结核患者60例,分别经由荧光定量PCR检查、痰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进行检测,分析5种检查结果阳性率。结果60例肺结核患者TB-PCR检查、罗氏改良痰培养、痰液直接厚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93.33%(56/60)、75.00%(45/60)、68.33%(41/60)、58.33(35/60)。结论肺结核患者经由罗氏改良痰培养检验痰结核杆菌准确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结核 痰结核杆菌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依从性、哮喘积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健康知识评分、住院时间、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哮喘/护理 干预性研究 老年人 综合护理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患者在临床上病理特征研究的过程中,确定微小miR-340-5p血清在患者体内的表达,并充分确定其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是否能够作为潜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方式的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分析,将我院在2015年6至2016年5期间收治的10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55例为肺癌患者,21例健康患者,其余32名患者患有良性的肺部疾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采用miR-340-5p检测,确定两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达水平,并根据研究过程中确定的表达谱进行比对,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临床参考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将t检验作为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的miR-340-5p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以及良性疾病患者,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miR-340-5p指标在肿瘤患者中表达程度较高,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是目前对于肺癌诊断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血清miR-340-5p 检测 肺癌诊治 临床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观察5—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治疗效果。方法门诊收治的多发性跖疣患者87例,随机分为3组,5-氟尿嘧啶组25例,皮损内注射5-氟尿嘧啶注射液;冷冻治疗组30例,皮损直接冷冻治疗;联合治疗组32例,皮损内注射5-氟尿嘧啶注射液后联合冷冻治疗。三组患者每半月复诊一次,若没有治愈可连续治疗,最多不能超过3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局部注射组的56.0%,高于冷冻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注射组和冷冻组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5&mdash 氟尿嘧啶 冷冻治疗 多发性跖疣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不同大黄饮片的贮存过程中,对蒽醌成分的(5种)含量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在不同大黄饮片贮存1、3、6、9以及12个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检测生大黄、酒大黄以及熟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在对大黄、酒大黄以及熟大黄的检测过程中,5种蒽醌成分的含量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均有所下降,其中,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的下降量最大。结论无论哪种大黄饮片,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其中所含的蒽醌成分均有所下降,同时相关的炮制工艺也会对大黄饮片中蒽醌成分的含量产生影响。

  • 标签: 贮存 大黄饮片 蒽醌成分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2.5%5-氟尿嘧啶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126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2.5%5-氟尿嘧啶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61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结果3后治疗组治愈57例,复发8例,治愈率87.69%,复发率12.31%,对照组治愈30例,复发31例,治愈率49.18%,复发率50.8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21.838,P,<0.001)。结论5-氟尿嘧啶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较单纯微波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5-氟尿嘧啶 尖锐湿疣 肛周 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曼乐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2016年2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术后未给予任何处理,观察组术后放置曼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6个和1年,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22.86%)明显高于观察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乐能显著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率,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患者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曼月乐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电切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2至2016年2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更优,对比于对照组而言存在显著差异显著以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行性较高,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刺加注射液用于脑梗塞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给予治疗,研究组则运用刺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风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现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丹参注射液比较,刺加注射液用于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刺五加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对失眠模型大鼠神经递质释放及改善失眠机制研究。方法小平台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复制失眠动物模型,以右佐匹克隆为对照,将10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治疗组,造模结束后观察并检测各组大鼠的全身变化及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空白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灵活,反应敏捷,毛发有光泽,体重增加明显。模型组大鼠各项均减弱,治疗组及西药组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及反应情况不如空白组大鼠,体重增长较空白组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总睡眠时间、5-HT、IL-6、TNF-α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西药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总睡眠时间、5-HT、IL-6、TNF-α含量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及西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酸枣仁汤可较好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全身症状和睡眠时间,有效控制大鼠体重减轻,其机制可能与其可调控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 标签: 失眠模型 酸枣仁汤 神经递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28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甘草酸单胺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酯胶囊口服。观察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ALT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LT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五酯胶囊 复方甘草酸单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与苓散在心衰水肿患者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到2016年12期间收治的80例心衰水肿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采用桃红四物汤+苓散进行中药加减治疗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呋塞米+螺内酯进行西药常规治疗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心衰水肿患者使用桃红四物汤+苓散进行中药加减治疗可以获得比呋塞米、螺内酯等西药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五苓散 加减方 桃红四物汤 心衰水肿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3至2016年3确诊肺癌35例为观察组,确诊为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5例为良性对照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三组患者的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断片(CYFRA21-1)的血清水平。比较三组的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的血清水平,分析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的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高于各标志物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高,临床价值高,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细胞角蛋白19断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补阳还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影响。方法将2016年1至2017年8因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气虚血瘀型)于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联合针灸及补阳还汤,均4周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补阳还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补阳还五汤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