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确诊的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初诊与确诊情况。结果初诊时确诊后循环梗死者17例(32.6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40.38%),前庭周围性眩晕10例(19.23%),梅尼埃病2例(3.85%),前庭神经炎(3.85%)。入院后经病史与危险因素查询、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MRI、MRA与颈部超声检查等均确诊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结论通过病史检查、体格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终全部确诊,及时纠正治疗,无1例死亡,表明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病史与危险因素的重视能够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提供有效的诊断基础。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孤立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应用于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良性结节患者是56例,占该组的46.7%;恶性结节病例是64例,占该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内孤立结节可以通过CT诊断来观察期特诊,这有助于良性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的区分。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以及肺部穿刺活检证实为肺内孤立性结节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接受肺叶切除术者共计70例,在此其中,假瘤2例、腺癌24例、结核4例、鳞癌40例。接受切除术者共计14例,其中假瘤2例,结核10例,纤维增生2例。经64层CT诊断证实,其能区分、确定结节。最小直径为2mm,倘若结节直径在4mm以上,重建时就会受一定干扰。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病变,有着一定参考价值。此项技术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带来发展动力。经过后续处理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实现对小结节定性分析,帮助临床正确区分结节性质,此项技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内孤立性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86例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续以华法林抗凝治疗,2.5mg/d;B组给予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20mg/d。治疗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复发情况及随访7d、14d、21d、90d时的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10d后,两组患者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FIB(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血管通畅情况和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血发生率4.65%低于A组的出血发生率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激酶基础上采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给予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疗效相当,但应用利伐沙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安全性可靠。

  • 标签: 尿激酶 抗凝治疗 深静脉血栓 血管通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选86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接受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采取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8.38、8.99,P=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偏瘫患者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性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性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5例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ABR不能作为PCIV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后循环缺血单发性 眩晕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肺内恶性孤立性小结节的效果及其征像特征。方法对76例肺内恶性孤立性小结节患者进行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分析恶性孤立性小结节的CT诊断符合情况及其征像特征。结果CT诊断恶性孤立性小结节39例,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2.9%。胸膜凹陷征、血管束集征、毛刺征、引流线征、分叶征、棘突征、细支气管充气征等CT征象的占比以恶性孤立性小结节居多,与良性孤立性小结节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5例(83.3%)同时具备有3种以上影像征像,25例(59.5%)同时具备有4种以上影像征像。结论CT诊断恶性孤立性小结节的符合率较高,根据影像学征像的典型特征进行鉴别,准确判定孤立性小结节的良、恶性,有助于减少恶性肺结节的漏诊和误诊。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诊断 恶性 影像学征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讨论,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输尿管软镜组和经皮肾镜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8例。输尿管软镜组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治疗方法,经皮肾镜组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方法,比较各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输尿管软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经皮肾镜组,经皮肾镜组的术后出血率、一期清石率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均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治疗方法,均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孤立肾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2cm以下孤立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孤立肾结石17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验组在冲击波碎石治疗基础上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总有效率数据差异不显著,未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1例发生输尿管假道、1例术后高热,并发症发生率2.35%;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不明显,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2cm以下孤立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孤立肾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祁阳县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的认知、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祁阳县0-14岁流动儿童数10493人,通过对流动儿童及其监管人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0493名流动儿童的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知晓率基本都低于70%,主要通过接种单位接种预约单、通知单被动给儿童接种疫苗,对免疫接种知识有主观需求为75.29%。结论祁阳县的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低,主观需求还较低,政府及医疗机构应加大免疫工作的宣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 标签: 祁阳县 免疫接种 流动儿童 相关政策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孩政策后高龄妇女助孕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高龄助孕妇女,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常规组与全面组各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组给予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助孕产妇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全面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助孕产妇对助孕周期治疗知识的了解情况,全面组第1~4周期的了解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临床妊娠11例,妊娠率为26.2%;全面组临床妊娠18例,妊娠率为42.9%;全面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1%;全面组为97.6%;全面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二孩政策后高龄妇女助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助孕妇女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对助孕周期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 标签: 二孩政策 高龄妇女 助孕 护理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