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早期乳腺癌的患者78例,均进行^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结与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观察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以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性。结果^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结检测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7.44%,超声检查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51.28%,超声联合^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结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度为91.67%,灵敏性为93.33%,准确度为92.31%。结论^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结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而联合超声检查对于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确诊具有准确度较高的优点。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99Tc^m-硫胶体前哨淋巴结显像 超声
  • 简介:基于4维矩阵DCT变换理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立体视频编码方法。通常的方法是对每个立体对都进行视差估计和运动估计,该论文的方法采用4维矩阵DCT变换去除双目图像数据间的冗余,因此只需进行三分之一的运动估计计算而不需做任何视差估计。第一个立体对被称为"I立体对",接下来的每三个相邻的立体对被称为一个"P立体对",并且以4维单元的形式进行保存。仅对"P立体对"的中间时刻的块进行运动估计,中间时刻的运动矢量被视为4维单元的统一的运动矢量来计算运动补偿。然后,用4维矩阵DCT变换进一步的去除时域和空域上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编码性能。

  • 标签: 立体视频编码 立体对 4维矩阵DCT变换 4维单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职能-矩阵型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分析干预后两组的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PEF、FEV1和FVC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职能-矩阵型护理干预老年肺炎患者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职能-矩阵型护理 老年肺炎 肺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抗—M是一种室温盐水凝集素,这种抗体大多是天然产生的。IgM型抗—M抗体屡有报道,而IgM十IgG型的报道较少。最近笔者在血型鉴定工作中发现1例具有IgM十IgG性质的抗—M抗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IgM十IgG型 抗—M抗体 血型鉴定 案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留置胃管是保证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胃肠营养的重要途径。临床上常用两种置管方法经鼻置胃管、经口置胃管。新生儿以经鼻呼吸为主,经鼻置胃管易造成鼻腔横截面面积减少,鼻腔阻力升高,导致气道阻力增加,对呼吸产生不利影响1;经口置胃管则可避免上述弊端,故临床上现多采用经口置胃管法,此法的缺点是不易固定,常因口腔分泌物使胶布潮湿而致脱落,造成胃管的滑脱,且早产儿皮肤薄、娇嫩易破损,粘贴敷料不妥当会造成是产儿医源性的皮肤损伤。

  • 标签: 早产儿 3M加压胶布 3M液体敷料 胃管固定
  • 简介:抗人球蛋白试验(AHG)被视为检测免疫性抗体的一种经典方法,特别对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病因的诊断十分有益.随着免疫血液学技术的发展,检测免疫性抗体方法也逐渐增多.新近,国外推出一种新的方法即磁珠固定被动血凝试验[1](M-MPHA),该方法具有简便、敏感的特点.为此,笔者应用该方法检测了109份多次输血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AHG法进行Rh抗体敏感度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磁珠固定被动血凝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 免疫性抗体 输血患者 红细胞抗体 血清学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Millagan-Morgan术(以下简称M-M术)联合消脱止-M治疗Ⅲ°、Ⅳ°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Ⅲ°、Ⅳ°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90例采用M-M术联合消脱止-M,对照组90例只用M-M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应用镇痛药频率、术后出血、创面肿胀时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用药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肿胀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尿潴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服用消脱止-M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M-M术联合消脱止-M是治疗Ⅲ°、Ⅳ°混合痔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Millagan-Morgan术 消脱止-M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μm激光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数据进行分析和回顾,在获得患者同意后选择96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录入48例患者。给予实验组患者2μm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钬激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同时导尿管留置时间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长,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2μm激光应用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恢复时间,同时出现的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 标签: 2&mu m激光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6A相关lncRNA对胃癌预后的作用。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中下载的胃癌最新数据,借助R语言软件,采用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鉴定出与m6A相关的lncRNA,用Lasso回归等方法构建m6A相关的lncRNA风险模型,将患者随机对半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成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对高低风险组做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使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本研究的风险模型由17个m6A相关的lncRNA构成。通过Kaplan Meier生存分析得出低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高风险组(P<0.05)。在整体数据集、训练集、测试集中,依据风险评分绘制出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患者5年OS的AUC值分别为0.757、0.828和0.753,校准曲线拟合优化度好,说明m6A-LPS可以准确地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结论:本研究基于TCGA数据库构建了包含17个m6A 相关的lncRNA的胃癌预后风险模型,经数据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胃癌患者的生存状况,预测效力优良。这提示m6A-LPS作为预后评估指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6-甲基腺嘌呤(m6A)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预后
  • 简介: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8.6~16.4%,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术式存在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及术后活动不便等缺点。因此,微创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主流趋势。1996年瑞士人Müller开展一种经小切口金属钩去除下肢曲张浅静脉的手术,称作Müller术。我院2008年7月—2010年6月采用Müller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6例,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Müller术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PICC置管后有效地止血,避免上肢肿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我科60例PICC置管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0例用3M自粘绷带正面局部加压、患肢制动、24h换药。对照组30例用常规方法PICC穿刺后在穿刺点上方覆盖2层无菌纱布,用10CM×12CM透明贴膜固,患肢制动、24h换药。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穿刺点上方覆盖无菌小方纱,3M自粘绷带局部加压,患肢制动,24h换药能够有效地达到止血的目的,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3M自粘绷带 PICC 局部加压止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系统观察糖尿病大鼠4w、8w、12w和24w视网膜病理改变,特别是视网膜Müller细胞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视网膜Müller细胞从4w开始出现少量线粒体肿胀,嵴溶解,并随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加重,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状明显。各时段均未发现典型的毛细血管闭锁、管腔狭窄等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基本正常。结论糖尿病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要早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及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在神经节细胞层及神经纤维层改变最明显,并随糖尿病时间的延长Müller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更加明显。

  • 标签: MÜLLER细胞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形态学 超微结构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在预防放疗后皮肤损伤中实施 3M 皮肤防护剂的护理效果。 方法 : 抽取研究人员的时间为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抽取在我院就诊的放疗患者 5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25 例。对参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和皮肤护理,对实验组行 3M 皮肤防护剂和相关护理干预。检验 2 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轻,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 96.00% ( 24/25 )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 72.00% ( 18/25 ),组间差异明显( p < 0.05 )。 结 论 : 在预防放疗后皮肤损伤中实施 3M 皮肤防护剂,使皮肤对辐射的耐受性提升,将皮肤损伤情况减轻,避免出现严重损伤,使护理效果提升。

  • 标签: 预防 放疗 皮肤损伤 3M 皮肤防护剂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海拔3815m驻藏某部官兵健康情况。方法,对驻藏某部随机抽取90名官兵心率、血压、经皮氧饱和度、既往史、进藏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本研究的官兵年龄18~43岁,平均24.73岁,中位年龄22岁,平均进藏时间67.37个月,中位进藏时间24个月,进藏时间与经皮氧饱和度及舒张压相关,进藏时间越长,其经皮氧饱和度越高,其舒张压也越高,进藏时间虽然与心率无相关性,但有相关趋势。心率与吸烟、饮酒、舒张压均相关,即有吸烟及饮酒史的,其心率越快,而心率越快,其舒张压越高。结论,随着进藏时间的延长,官兵的经皮氧饱和度、心率及舒张压均会呈上升的趋势,可以提高官兵的耐氧能量,但长期持续心率快、收缩压高的状态,使官兵的循环系统可能存在健康问题。

  • 标签: 驻藏官兵 体检 健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