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间传染科采集的220份血清标本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后按照操作说明稀释150,1100,1500,11000倍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经150标本稀释,仅检出HBcAb阳性12例。通过将标本按照1100,1500,11000稀释后再次检测,结果显示HBcAb阳性检出率逐渐增加,当稀释比例达到11000时,HBcAb阳性检出率为70.0%。结论高滴度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在较低稀释倍数下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临床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选择11000稀释倍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核心抗体 标本稀释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父亲血清HBv—DNA载量和孕母HBsAb对乙肝病毒(HBv)父婴垂直传播发生的影响,以期寻找阻断HBv父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以HBsA异及HBV—DNA为指标筛检父亲HBs鲰阳性、孕母HBvM全阴或者仅HBsAb阳性及HBV—DNA均为阴性的121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检测结果作为分组标准,将HBv—DNA检测阳性23例作为病例组,阴性9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19.0%(23/121);②父亲血清HBv—DNA载量与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趋势x2=60.108,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父亲血清HBv—DNA载量10^6拷贝/mL是预测HBV垂直传播发生较好的分界点;③孕母HBsAb阳性组与HBsAb阴性组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99,P=0.000),当父亲血清HBv—DNA载量≥10,拷贝/mL时,两组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亲血清HBV—DNA阳性和孕母HBsAb阴性是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父亲血清HBV—DNA载量10^6拷贝/mL是较好的垂直传播发生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父婴垂直传播 脱氧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实施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结果的价值。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心卫生院检验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式对收集的所有血清标本实施相应的检验之后,将血清标本中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且乙肝核心抗原阳性的标本血清重新实施乙肝五项检查,对比乙肝五项检查与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查对于检查乙肝核心抗原的诊断价值。 结果:针对血清标本实施乙肝五项检查与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100%,且乙肝五项检测为阳性表本的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值明显高于阴性标本(P

  • 标签: []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乙肝核心抗体 阳性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核心抗体半定量检测值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时段到我院检测乙肝人数总5958人,检测患乙肝人数301人,采取乙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根据患者的病程和病史等分为急性乙肝炎(158人)和慢性乙肝炎(143人)。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ALT、AST、白蛋白等指标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急性乙肝患者的抗-HBc lgM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结论:结果表明Anti-HBc lgM数值在急性与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差异明显。

  • 标签: 乙肝核心抗体半定量检测值 乙型肝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抗体检查用于行输血治疗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核心 IgM抗体检测(抗 -HBc-IgM)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 416例施甸县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全县报告的乙肝病例,分别对大三阳组、小三阳组、 GpT升高组使用酶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血清抗 -HBc-IgM检测,观察各组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GpT升高的 51例乙肝患者中,有 26例检测为抗 -HBc-IgM 阳性,其阳性率为 50.98%。大三阳组中抗 -HBc-IgM阳性 89例,阳性率为 48.11%,小三阳组的抗 -HBc-IgM阳性率 37.78%。结论:乙型肝炎应用抗 -HBc-IgM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感染程度及病情发展情况,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 诊断价值 核心 IgM抗体检测 有效性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厂家单克隆抗体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使用BD公司及贝克曼-库尔特(BC)公司的复合CD4/CD8/CD3三色荧光抗体,对30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y,BA)检测,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种抗体的差异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经McNemar检验,当以BA单项阴性为需要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BA双项阴性为需要治疗的标准,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体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0.2。结论两种单克隆抗体检测封闭抗体的结果存在差异,实验室应明确使用抗体的厂家,尤其是对同一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封闭抗体变化时应使用相同厂家的抗体

  • 标签: 封闭抗体 反复自然流产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妇女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抗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80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180例正常生育女性为健康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对象ACA、β2GP1、AsAb。结果鉴别组ACA-IgG、ACA-IgM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ACA-IgA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鉴别组ACA、β2GP1、AsAb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体内ACA、β2GP1、AsAb与不孕不育有密切关联,采取联合检测能帮助患者查找不孕不育的病因,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不孕不育妇女 抗心磷脂抗体 抗&beta 2糖蛋白1抗体 抗精子抗体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抗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β2-GP1抗体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月至2023年7月80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ACA、抗β2-GP1抗体和AsAb的检测。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中AsAb阳性率为35.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A的总阳性率为31.4%,具体到ACA的IgG、IgM和IgA亚型,阳性率分别为24.5%、14.7%和5.8%。抗β2-GP1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9.4%,其IgG、IgM和IgA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21.5%、12.7%和3.9%。与对照组相比,ACA的IgG和抗β2-GP1抗体的IgM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AACA、抗β2-GP1抗体和AsAb在女性免疫性不孕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这些抗体的检测对于确诊免疫性不孕症至关重要。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1抗体 抗精子抗体 不孕不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输血具有感染疾病的危险,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最为严重.对库血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抽检,将有助于控制经输血途径传播的疾病,减少医患纠纷.因此,笔者随机抽检了1998~2000年间900份库血的HBV、抗-HCV、抗-HⅣ等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900份血标本均来源于经泸州市中心血站检验合格,用于临床输注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

  • 标签: 库血 抗-HIV HBV 抗-HCV 输血 抽检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对实时荧光PCR检测HBVDNA、HCVRNA、HIVRNA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含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HBVDNA、HCVRNA、HIVRNA的血浆标本,2-8℃保存0d、1d、2d、3d、4d、5d、6d、7d时间后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混检+单检模式进行HBVDNA、HCVRNA、HIVRNA检测,对检测结果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8℃条件下保存1-7d的血浆标本,其HBVDNA、HIVRNA、HCVRNA检测结果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8℃条件下保存7天内HBV、HCV、HIV核酸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 标签: 保存时间 核酸检测 Ct值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建卡乙肝阳性并进行了HBV-DNA检验的56例(2020.01-2020.06)患者,对其乙肝五项和HBV-DNA检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乙肝五项不同模式下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5.00%,HBsAg阳性符合率较HBeAg阳性符合率高(2=23.333,P=0.000)。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乙肝五项与HBV-DNA联合检验,诊断准确度高,推荐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检验 HBV-DNA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比较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HBV pgRNA)与传统的HBV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探讨HBV pgRN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HBV pgRNA与血清学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根据患者HBeAg和HBV DNA状态分组,比较各组患者HBV pgRNA、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患者HBV pgRNA、HBeAg和HBV DNA的检出率。结果 HBV pgRNA 与ALT、ALP 、GGT、TBA、AFP 、HBV DNA 呈正相关。HBeAg阳性组HBV pgRNA 水平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 = 0.001)。HBV DNA阳性组的HBV pgRNA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 (P = 0.006)。在40例CHB患者中,HBV pgRNA阳性率为100%,HBeAg的阳性率为45%,HBV DNA的阳性率为80%。结论 HBV pgRNA能灵敏地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和病毒引起的肝脏损伤,在决定患者是否需启动抗病毒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HBV pgRNA HBeAg HBV DNA,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中应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本医院选取自1200份血液标本检验,通过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统计两种检查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化学发光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灵敏度相比ELISA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灵敏度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的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为化学发光法,能够有效提高整体诊断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血清 化学发光法 梅毒抗体 丙肝
  • 简介:免疫学血液筛查试剂对于提高我国的输血和血液制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极低水平的由于免疫学筛查试剂的“窗口期”所致的漏检.核酸血源筛查试剂可以显著缩短“窗口期”,进一步提高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酸血液筛查试剂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检测灵敏度、可检测的病原体种类、自动化程度、检测效率、操作方便程度等.据此,作者将核酸血液筛查试剂分为一-五代.不同的地区在开展核酸血液筛查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检测模式、方式及检测的病原体种类等.

  • 标签: 核酸 血液筛查 输血 血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