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热牙充填与冷牙侧方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冷牙侧方加压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热牙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I、SBI以及PD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GI、SBI以及PD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冷牙侧方加压填充术比较,热牙充填术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患者的GI、SBI和PD降低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髓炎 热牙胶充填 冷牙胶侧方加压填充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牙充填与冷牙侧方加压在根管充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102例根尖周病、牙髓病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我处在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冷牙侧方加压治疗,观察组选择热牙充填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存在,P<0.05。两组根管填充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充填,应用于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中,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减少根管充填时间,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 标签: 根管充填 热牙胶 冷牙胶 应用效果 对照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龟补肾胶囊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跨度周期为2016年6月-2018年10月,择取样本为期间门诊治疗及住院治疗2254例肾虚症患者,其中1220例患者采用龟补肾胶囊治疗,为研究组,1034例患者采用三肾丸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管充填中热牙充填技术与冷牙充填技术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两种充填技术。那么,这两种技术到底谁更胜一筹呢?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来对比两种充填技术在临床上的实用性。结论热牙充填优于冷牙,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根管充填 热牙胶 冷牙胶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CAVM)的效果。方法应用Onyx栓塞治疗31例CAVM患者,评价治疗效果,并对21例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31例CAVM患者中,6例一次性栓塞畸形血管团〉90%,其中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4例,其余2例3个月内DSA复查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25例一次性栓塞≤90%,均接受多次栓塞或联合放射、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多次栓塞10例,多次栓塞后放射治疗7例、手术治疗8例。26例栓塞治疗后癫痫、头痛、头晕改善;3例术后出现头痛;2例并发颅内出血,其中1例左小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24h出血,急诊手术治疗无效死亡。结论Onyx用于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疗效较好,是较为理想的血管内栓塞剂。

  • 标签: 栓塞 治疗性 放射学 介入性 颅内动静脉畸形
  • 简介:血清分离是一种由数种化合物组成的半固体惰性,其比重约为1.03,与血液混合离心后分离成血清(上层)、分离(中层)、血细胞(下层)。用血清分离真空采血管采集受血者交叉配血标本,可以快速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在临床急诊交叉配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解血清分离是否影响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结果,笔者作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交叉配血 血清分离胶
  • 简介:目的总结EC耳脑在脑脊液鼻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额底硬膜外入路,EC自体组织粘贴术,术前行颅底CT三维成形进行漏口定位。结果本组术后14例痊愈,1例术后1月发生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后痊愈。均获随访,时间3月~1年,无复发。结论应用EC耳脑修补外伤脑脊液鼻漏具有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脊液鼻漏 颅脑损伤 EC耳脑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芪升白胶囊恢复造血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铂类药物化疗且出现造血功能异常的20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利可君组(100例)和芪升白组(102例)。利可君组口服利可君片治疗,芪升白组口服芪升白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并监测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 芪升白组治疗后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利可君组(P

  • 标签: 芪胶升白胶囊 造血功能 临床效果 血小板 白细胞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牙髓炎、根尖周炎治疗中采取热牙垂直加压与冷牙侧方加压法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6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病情均符合标准,遵照随机性原则进行摇号分组,对照与观察组分别30例患者,前者实施冷牙侧方加压法,后者采取热牙垂直加压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根管填充效果。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填充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展开治疗时,采取热牙垂直加压法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热牙胶垂直加压 冷牙胶侧方加压 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分离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9月在本院进行血清检验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真空玻璃管进行血液的收集和检验,观察组使用血清分离试管,对比两组血液的凝固时间和离心时间以及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指标。结果 观察组血液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数值更低,而且血液凝固时间短,血清分离更明显,两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血清分离胶 生化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利用丁卡因浆和利用传统石蜡油润滑导尿病人的舒适度改变,寻求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导尿方法。 方法 资料收集加统计学的方法将2021年2月1日到2021年7月31日这6个月中手术室手术患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男性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传统组和改良组,两组均使用同一型号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导尿包,其中一组加用一支丁卡因浆。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成功率、主观感受和耐受程度进行对比。 结论 改良后的加用一支丁卡因浆的导尿方法比传统的石蜡油润滑法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一次性成功率,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利用丁卡因浆润滑导尿值得推广。

  • 标签: 丁卡因胶浆 男性 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检验中,探究血清分离应用效果及在生化指标方面评价。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20年7月,结束时间:2022年5月,参考对象从以上阶段内抽取,将其分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对象检查后发现,均为我院健康体检人群,总例数为88。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将普通玻璃采血管为对照组提供,分离真空采血管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健康体检者44例,对比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临床检验后,关于TP、CK、AST、Ca2+指标,实验组VS对照组,较低,P<0.05;GLu比较,实验组高,P<0.05。结论:临床检验时,分离真空采血管效果明显。

  • 标签: 生化指标 血清分离胶 临床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使用医用黏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在2021年5月-2023年1月期间接诊的头面部外伤患者32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清创缝合术,观察组为患者在清创后实施医用黏合术。对比两组患者创口面的处理时间及对愈合外观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88.13%(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的处理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头面部外伤的患者,急诊科在进行清创处理后使用医用黏合术治疗,可以减少处理创伤的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在临床上适合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 头面部外伤 医用胶黏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派特医用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止血及免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包皮环切术后用康派特涂抹切口及龟头,免包扎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油纱布包扎方法。结果治疗组术后无出血、龟头渗液少,不需要去除包扎敷料痛苦少,术后水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用康派特医用免包扎疗法痛苦少,易被患儿接受,疗效确切。

  • 标签: 小儿 包皮环切术 免包扎 止血 康派特医用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派特医用在口腔颌面创口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污染不严重及无感染化脓灶的口腔颌面伤口或切口161例,用康派特医用进行粘合修复。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对患者手术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避免了创口周围红斑、硬结及瘢痕增生,使术后创面更加平整,减少了感染机会,直至美容修复,痛苦减少,易修复的效果。结论医用对位粘合后瘢痕小、无针眼、无毒副作用的特性,使其更适于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较之普通缝合法对伤口的对位更具优越性,对医生的缝合技术要求不高,操作更简单,省去了拆线的步骤。

  • 标签: 康派特医用胶 口腔颌面伤口 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