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肩关节手术中,不同体位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式分析98例肩关节手术患者,对不同体位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98例肩关节手术患者采用合理的体位和精心的护理,手术顺利的完成,手术后恢复良好,回访中患者和家属表示满意。结论在肩关节手术中,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合适的体位摆放,并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几率。

  • 标签: 肩关节 手术 沙滩椅体位 侧卧牵引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病人的体位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住院部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30例(2013年1月-2016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分段随机化法将分为2组,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15例患者在基础护理上联合体位护理,对比2组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颈部压痛(26.67%)、头痛(33.33%)、呕吐(20.00%)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接受体位护理可以较好减轻患者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利于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颈椎病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俯卧体位和平卧体位护理配合在皮肾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进行皮肾镜手术的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参照组55例,实验组采用平卧体位,参照组采用俯卧体位,两组的其他护理条件均相同。方法对比实验组的平卧体位和参照组的俯卧体位,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差异不大,采用俯卧体位患者的手术并发症要明显多于平卧体位。结论经皮肾镜手术采用平卧体位和俯卧体位的手术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平卧体位降低手术的并发症,适合子经皮肾镜手术中采用。

  • 标签: 经皮肾手术 改良体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折患者体位护理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20例,对体位护理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果全部120例患者经科学和合理的体位护理,并没有出现因为体位护理不合理而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患者均满意、安全出院。结论科学和合理的体位护理,能让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减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体位护理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根据其相关特点制定针对性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进行卧位及立位血压测量,根据样本是否患有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分为三组,即A、B、C三组,A组样本即患有体位性高血压,B组样本即患有体位性低血压、C组样本为非体位性血压变化组。对以上三组样本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比较分析,结合临床情况总结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共120例样本中,A组样本16例,B组样本33例,C组样本71例。对比上述三组样本的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情况及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得到A组、B组样本与C组相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样本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风险事件出现概率相比较正常高血压患者更高,对此需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从而尽可能降低以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老年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体位护理在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需要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作为分析讨论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患者,第一组患者采用常规仰卧位护理方式,第二组患者采用半卧位护理方式,第三组患者采用转动体位护理方式,比较三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效果。结果第三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均低于第一组和第二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动体位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体位护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体位护理用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0例,随机并均分为对照组15例以及观察组15例。对两组患者给予同等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以舒适度为准来变换体位,观察组患者均取30°半卧位,且协助患者翻身2h/次。两组患者治疗与其他护理无差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住ICU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结果经不同体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病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住ICU时间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半卧位护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增强患者康复能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体位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半卧体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体位摆放的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将全身麻醉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侧卧位摆放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手术体位摆放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其他细节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皮肤、神经损伤情况。通过理论与实际情况研究,总结摆放手术体位的要点,避免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运用传统摆放方法的对照组在术后产生皮肤压疮20例,神经损伤4例。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在术后产生皮肤压疮2例,无一例神经损伤。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成功率,接触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摆放方法 手术体位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结局。方法收取我院40例低危初产妇,并将低危初产妇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观察组产妇使用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卧位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30.00%、自然分娩率70.00%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45.28±10.21)min、第二产程(28.14±9.23)min、第一产程(8.27±3.11)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低危初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助产护理,能有效增加自然分娩,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 标签: 自由体位助产护理 自然分娩结局 低危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情况和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130名)和预见性护理组(170名),比较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预防老年人高血压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年龄≤7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餐后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预见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卧床、行走、坐或者半坐以及下蹲、趴下等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用力和屏气的分娩方式,并用常规的截石位。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概率高,产程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概率以及剖宫产概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由体位方式,可以加快产妇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子平安。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抢救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总结出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随机抽取到我院接受医治的164例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同时对这些病人的坠床行为、心理认知还有跌倒行为进行评估,力求提出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办法。结果这164例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期间都没有发生安全问题,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及时的评估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可能发生的危险,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甚至是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对产妇分娩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且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1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取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对照组取仰卧位。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可缩短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 体位 产程